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必然会全面渗透到高考试题中,2006年文综全国和地方卷及历史单科卷已明显反映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趋势。这就要求广大高三师生要未雨绸缪,尽快转换角色,改变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复习备考,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43):3-4
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增加,高考试题中对多元史观的考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多元史观的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比较重视对教学理论的学习运用,但史学理论的成果却容易被忽视,史学观念比较陈旧,对历史前沿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多元史观的运用,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以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多元史观在试题中的体现,并研究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史观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历史教学该有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演变历程、中学历史教学引进全球史观的原因以及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全球史观。一、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演进史观,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历史教育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培养公民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看法,即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4.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之一,它占有独特的地位.如何将它们与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体现其实用性,今年的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统计试题作一些小结。  相似文献   

5.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之一,它占有独特的地位·如何将它们与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体现其实用性,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所探究的一个方向·今年的高考试题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6.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之一,它占有独特的地位.如何将它们与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体现其实用性,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所探究的一个方向.今年的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正因为这些试题的出现,使整份试卷增添了不少"光彩".下面就统计试题作一些小结.  相似文献   

7.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若除了1与它本身外,再没有其它的正约数,这样的正整数叫做质数.同日寸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数只有“2”.在质数集合中,偶质数只有一个“2”.在竞赛题中,对偶质数“2”的考查并不少见,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马书敖 《新疆教育》2013,(11):78-78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现状,阐述社会史观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细节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紧密联系,推动高职历史教育的纵向深入,培养职业人才小处入手、服务大局的意识。从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补益。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需要,高三教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普遍认识到史观教学的重要。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抓起,学生对历史资料的正确理解、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辨识,只有在相应史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史观入手,通过介绍三种史观的定义和运用,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和备考中融入及整合新史观,以考查新史观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及如何运用新史观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同时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学生理解新史观对他们应对高考复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俞秀萍 《教学月刊》2013,(12):39-40
全球史观是以全球视野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观念和史学研究方法,特别强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宏观和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演变过程,故学界又称之为整体史观。当前,全球史观已走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运用全球史观科学地分析历史,进一步提升分析、评价、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高考考核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中起始阶段,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入全球史观进行历史教学已成为一个新课题。实践证明,立足学情与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全球史观,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广度的拓展以及历史情感与认识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开场导入——引入全球史观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语如同磁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同航标,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其指明思维方向。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入语,以有效地将全球史观自然地引入高中历史课堂。例如,在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如下导人语人题。“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当西方的英、美、法和德等国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之时,东方的中国仍旧处于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中,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然而,近代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它们对外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史观作为当前一种新的历史观,具备培养学生全球史观视野的重大教学意义,现阶段已经被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到历史教学工作当中。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人类历史源头出发,去发现和探究历史事件的奥秘,从整体上认识历史,体会历史。本文通过对全球史观相关特点的论述,提出了如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融入全球史观的概念,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7,(19)
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都体会到应用全球史观教学方式对于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的明显作用。文章针对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张秋影 《考试周刊》2010,(42):182-182
一、全球史观的涵义 “全球史观”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相似文献   

16.
范杰英 《华章》2007,(5):69
"全球史观"作为一种较新的史学观点,不仅影响了历史学术界,也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注重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上海版教科书更是以文明史为框架,摆脱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编写的传统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有些高考试题如用常规的方法解决比较繁锁,但如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则比较方便,下面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需要的历史材料,通过对历史材料分析和思索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指导是必然要求。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加强对史学的研究、了解史学的最新动态,其中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是其社会对现代历史教师的要求。本文针对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了解其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