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很长时期,人们较多地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常发生在学困生身上,而近年来诸多的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学业优秀生。199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王极盛教授对北京市两  相似文献   

2.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为了使优秀生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表明,部分优秀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过于顺利的成长经历,过高的期望值,过分地追求完美,是优秀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优秀生心理问题的矫正,需要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降低过商的期望值,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现在的许多优秀中小学生,虽然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消除,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对优秀生认识的误区优秀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而家长和教师的这种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又与他们对优秀生的片面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很长时期,人们较多地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常发生在学困生身上,而近年来诸多的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学业优秀生。199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王极盛教授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32%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2004年,复旦大学谭晖等人对上海市1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6.
学生有学业适应的问题,跨专业给研究生带来了更严重的学业适应问题。鉴于此,通过跨专业研究生学业适应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对跨专业学生学业的指导;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各学校和学生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把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抓,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学业优秀生的智育工作,忽视学业优秀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劳动、娱乐等领域中的不良品行不加重视,尤其是因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心理障碍更是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不少学业优秀生因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疏导而影响良好品德的逐步形成、学业的不断退步,最终转化为后进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成绩好,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厚爱,整日沐浴在阳光下.这些学生被教师认定为"优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对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忽视了对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对身边的优秀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许多优秀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挫折承受能力差优秀生一般都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疼爱,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萦绕耳边的是赞扬、鼓励。一路走来,一帆风顺,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发挥失常,在某种比赛中失利等,轻则惶恐不安,重则悲观失望,丧失信心。2.心理负担较重一般来讲,教师和家长对优秀生的期望值都很高。…  相似文献   

10.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冬红  董超 《教师》2014,(2):6-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世界各国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和负面的压力将引发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因此,从学生的学业压力入手,探究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层面找到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把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抓,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学业优秀生的智育工作,忽视学业优秀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劳动、娱乐等领域中的不良品行不加重视,尤其是因种种主、客观...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常常以为优秀生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不必让教师操心。因此,班主任给予他们关心,爱护备至,却忽视了对成长在掌声和鲜花的优秀生的教育辅导,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永春 《中国教工》2011,(12):38-38
许多教师习惯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类: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优秀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不仅学习认真,成绩拔尖,且学习悟性高,自觉性强,往往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但是,优秀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同样会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自身优势带来的问题:高傲自大、自私狭隘、感情脆弱、甚至自闭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的学习成绩所遮盖,很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及时地给予教育,引导优秀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学习和生活中的位置,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社会环境、高校氛围、家庭及学生个人因素影响,高校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重视科技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分析研究大学生学业不佳的现状原因及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业不佳大学生进行自我减压与调适,以学生为本,营造高校和谐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难以适应新环境;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不懂得合理处理人际关系;存在学业和择业的双重心理压力。本对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中是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阶段,繁重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紧张、职业与理想的迷茫、青春期情感困惑等因素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高中学生正处于重要的人生节点,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助力其实现学业与人生价值目标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采取学业减负、自我调适、心理辅导、家校共育等积极有效的对策进行适当干预,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跨出心理误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的399名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人格差异;学业优秀生和学业一般生之间除A、F、L、N、Q4等5种人格因素以外,其它因素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群体之间也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