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虽然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一个非自然界存在的动物,不过在真实的动物世界里,其实有很多名中有“龙”的动物。上一次我们了解了古爬行动物、现生爬行动物以及鱼类中那些名中有“龙”的动物,这一次让我们来看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还有哪些颇具代表性的“龙”家动物。  相似文献   

2.
虎在中国     
湘泓 《百科知识》2007,(8S):8-11
虎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动物中最凶猛和最强大的种类,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虎的形象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居颇为显著的地位——龙飞于天,虎行于地,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人们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有时还充当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创新设计     
生 肖 碗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碗上的图案千篇一律 ,如果稍作改变 ,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设计的一种“生肖碗”是这样的 :每个碗的外壁上都有一个生肖动物图案 ,或鼠、或牛、或虎、或龙等。假如你是属兔的 ,那就可用带兔子图案的碗吃饭了。这种“生肖碗”有以下优点 :你每餐吃饭时用一个固定的碗 ,你家人也是如此 ,不至于相互弄错 ,这样吃饭较卫生。地图请柬时下使用的请柬大都是一个模式。我设计出这样一种请柬 :请柬上面印有你所在城镇街道地图 ,街道上标明了宾馆、饭店所在位置 ,你使用它时 ,只需把宾馆饭店画一个圈就够了 ,很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虎自远古来     
生肖轮回,牛去虎来.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伴生物,虎陪伴着我们的先民从直立人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信史之初一直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虎既完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由"中国古猫"到虎的进化,也实现了从动物之虎到文化之虎的升华.其影响遍布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精神世界里,有人奉它为本民族的文化图腾,有人相信它的护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虎的影像既鲜活于民间艺术中,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习俗中;在文学叙事中,虎是通灵的动物,人可以化为虎,虎也可以化为人;在医学典籍中,虎骨、虎胆、虎睛、虎血等虎的诸多器官与部件都有着神奇的疗效……经过华夏文明的洗礼,虎已然脱胎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灵物.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何时起,虎这种大型猫科动物“闯”入我们的生活——殷墟甲骨文中的“虎”,颇有几分形神兼备;东汉《说文解字》称之“山兽之君”,即“兽中王”。早期典籍也不乏涉“虎”词汇。虽说龙、虎、凤凰、麒麟均被我们尊崇,却只有“虎”存在得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又仿佛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英国神秘图案再现 英国农田出现神秘图案已有多年了。迄今为止,共计出现过78个农田环型图案。这些图案奇特无比,有的整齐有序,有的则是变幻莫测的不规则图形;有的只是在农田中小小的一个环,而有的却巨大得非神力不能制造…… 这些神秘图案究竟从何而来?它们是否是某些人的恶作剧呢?虽然曾有人站出来表示他们开过类似玩笑,不过,最近又出现的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再一次证实这些图案的设计与制造非人力所能为。 这个图案出现在英格兰南部的威尔特郡。只见在一片广阔的农田上,由409个大大小小的圆环构成一个巨大无比的螺旋形图案,该图案宽达450米。这个图案因其“十足的规模及复杂性”,令英国“农田环型图案协会”的会员们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赞叹这是大自然赐予的一件艺术品。据分析,这个图案是在夏季短暂的夜晚里完成,“制作者”将以每30秒制作一个圆环的速度进行“创作”,并且事先没有经过任何的准备工作。一位研究人员说:“根据我的经验,在制作大到一定尺寸的图案时(如60米以上),如果不在农田里使用暗桩,而想用皮尺进行测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摘自《科学此刻网》 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物理学家斯...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很多人的名字起得相当搞怪.生造字、冷僻字常常让人“畏名如虎”——皇帝们.连起名都追求“与众不同”“超人一等”呢!  相似文献   

8.
“龙”原是我国古代虚构的一种神异动物.鹿角、牛鼻、蛇身、鸟爪、有须有鳞,能兴云作雨是它典型的特征。世界上真正知道龙的存在还是近三个世纪的事。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1802~1892年)给它起了名字叫Dinosamrs,意思是“恐怖的蜥蝎”,这是因为这种动物形状象蜥蜴,体形庞大令人恐怖,我国古生物学家译成“恐龙”。  相似文献   

9.
<正>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勇猛、力量的象征。《易经》中的《乾卦》上讲:“云从龙,风从虎。”唐代的孔颖达解释说:“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生风,龙兴而致云气。”后世多用龙虎的威力作比喻,象虎啸龙吟,虎跃龙骧,勇武之士称虎爪、虎贲,威猛之军称虎师、虎旅,等等,都是源出于此。而虎的另一个含义——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摘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语言根据“权威语言数据库”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的语言一共有6809种,其中包括1700种使用人数不足1千的罕见语言。据历史学家估计,还有许多曾经出现过的语言没能计算在内,因为在近一百年里,已经有大约3000种语言消失了。如今,世界上有很多地区汇集了多种不同的语言。如欧洲一共有230种语言,而在亚洲有2197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个拥有390万人口的地方,就有832种不同的语言被人们使用。云南发现壮族古老文字最近,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在云南富宁县发现一本壮族古老歌书。该书有81幅图案,每幅图案均记录了一首壮族情歌。经考古…  相似文献   

11.
丹若 《百科知识》2024,(4):4-12
<正>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龙是主宰着风云雨雪的神奇祥瑞之物。我们会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几乎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人心中,龙年是很独特的,龙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具有神性的动物。民以食为天,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开启与龙有关的美食文化之旅,用“龙”食为您的农历甲辰新年送上如意吉祥!  相似文献   

12.
说龙     
2000年(农历庚辰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古时术数家拿12种动物来配地支,凡逢辰年出生的人属相是龙。龙是中国古老民间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相传龙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雨利万物。所以龙又被称为“天龙”、“神龙”。从中华民族5000年前的  相似文献   

13.
仰韶文化彩陶装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动物纹饰较多,有鸟纹、鹿纹、蛙纹。这些动物纹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形象生动,个别器物仿照动物的形象。在众多的动物纹饰中,鱼纹是最具特色的,有单体鱼纹、双体鱼纹、三体鱼纹,有的为变形体纹饰,既写实又抽象。而人面形和鱼形组合在一起的纹饰不见于其他文化,成为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从写实到抽象,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仰韶文化中半坡,底沟,秦王寨是其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半坡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写实、古朴;底沟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出现彩陶、植物纹,曲线、圆润流畅,生动活泼;秦王寨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几何纹、抽象图案、颜色鲜丽。  相似文献   

14.
陈诺 《科教文汇》2010,(17):204-205
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上里古镇韩氏双节孝牌坊为个案,分析牌坊中图案的象征意义。本文从人物、动物、植物三个方面入手,选取该牌坊上的一些图案来分析。它们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各种美好的意愿,这从一个侧面衬托了牌坊两位主人公崇高的节操。  相似文献   

15.
虎年跨虎步     
牛驰祥云去,虎带瑞气来。2022年是中国的壬寅虎年,源远流长的虎文化,为新的一年定下了快乐、喜庆的基调。关于虎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了新年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虎是一种大型猫科哺乳动物,头大而圆,形态魁伟,四肢强健有力,嗅觉发达,行动敏捷,性情凶猛暴戾,一旦发怒,则啸惊长空,威震山川,历来被称为“兽中之王”。“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属于象形字,描摹的是一只虎的形状,头朝上,尾向下,身有花纹,口大张,锐利的双爪呈张开之势,作势要扑向猎物,十分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16.
<正>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八月,45岁的纪昀(字晓岚)因在“两淮盐引案”中“漏言获谴”而被发配乌鲁木齐。谪戍新疆的经历促成纪昀写出了《乌鲁木齐杂诗》,诗集共包括160首七言绝句,且在每首诗后的附录中介绍了西域的风土、民俗、物产,展现了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有一首描述天池的诗这样写道:“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该诗既描绘了烟波瀚渺的天池美景,也展现了天池泄水不断、造福人类的奇特景象。  相似文献   

17.
“上午好啊,老兄!”建设气龙大声跟长头狭鼻翼龙打招呼。“你是……”长头狭鼻翼龙看看四周没别的动物,才问,“在跟我说话吗?”“当然!”建设气龙笑嘻嘻地点点头,“不要以为食肉恐龙就没礼貌喔!”“我可不想和吃肉的恐龙称兄道弟,所以请你赶紧走开!”长头狭鼻翼龙把头往旁边一扭。“别这样,你不也是吃肉的吗?”建设气龙一点也没觉得尴尬。“嘿,你搞搞清楚,我和你可不一样,我吃的是鱼哎!”(难道鱼肉不是肉吗?小读者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认为吃鱼不算吃肉?)长头狭鼻翼龙瞪了建设气龙一眼。“鱼肉就不是肉吗?咱们都是吃荤的,属于同类,谁也…  相似文献   

18.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在举世闻名的“北大荒”垦“荒”之前,那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丘陵和山地密布着590多种植物,有人参、党参、五味子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和猴头、木耳、蘑菇等真菌;动物200多种,其中有白鹳、黑鹳、白尾海雕、虎头尾海雕、丹顶鹤、鲟鳇鱼、马哈鱼、大白鱼、野生东北虎、马鹿、黑熊、雪兔……人们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形容当时的富庶。但是现在,你到“北大荒”再也不可能看到这样奇妙的景象了。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北大荒”经历了四次大规模开发。如今每年粮食总产达70多亿千克的“北大荒”,得到了…  相似文献   

19.
豹迹寻踪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09,(19):F0002-F0002
在众多的猫科动物中,狮、虎、豹是著名的三大“兽中之王”。不同于仅有一个物种的狮(唯一身上没有斑纹的猫科动物)和虎(身上有黑色斑纹),世界上以豹为名的动物有金钱豹、雪豹、美洲豹、云豹和猎豹等5种(身上有均黑色的斑点)。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只有金钱豹才是真正的“豹”,其他几种都是金钱豹的近亲或远亲,甚至比金钱豹与狮、虎的亲缘关系还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20.
心中有龙     
中国传说中有两种神物,麒麟和龙。在现实世界里它们并不存在,可它们的原身是什么却也没有人知道。如果说麒麟的前身还算有个捕风捉影的说法,龙的原身可就没有一点痕迹了。这也许是因为龙的问题过于严肃。从某种意义上说来,龙是政治动物。过去说皇帝是“真龙天子”,后来维新了,大家一齐做“龙的传人”。可这么一来,龙就成了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是什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未免有些太荒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