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行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透视社会的反光镜,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人们丰富的文化心理。人们可以透过流行语来观察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大众心态。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谈流行语的生成途径,从文化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流行语蕴涵的文化心理,可窥见流行语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不是热门词语,也不是高频词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使用的"流行语"实际上是"热门词语"和"高频词语"的复合体,语言学界应当有自己的流行语定义,我们认为流行语的语言学界定是"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而且具有语法组合或语义组合的创新时,就形成了流行语",这一定义使我们更多地关注流行语的语言形式的创新及其语义演变过程,更有利于理解语言变化的社会动因。流行语具有流行性、创新性、变异性和模因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流行语是语言变异的一种形式。它既有地域方言的特点,也有社会方言的特点。现代流行语发展快.数量大,而且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崭新的语义内容一旦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语音形式为载体.便意味着流行语的内部条件的成熟。与此同时,如果相应的社会化、社会心理及语用等外部条件也已具备,流行语便应运而生,流行开来了。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流动着的符号象征,它敏锐地反映出时代舜口社会心理的变迁,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不折腾”是最近在网络媒体和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该词语流行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流行语个案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媒介等技术发展和公众网络资源普及基础上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本身所具有网络文化的特性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网络流行语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试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视语言为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还是"分类命名集",是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分水岭.然而.现代语言学却从未思考过更无法回答语言何以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的问题;反之,语言何以是"分类命名集"的问题,却通过自古希腊以来的"词源"语源观预设得到了回答.由此暴露出现代语言学所不曾料想的两个互相联系问题:一是现代语言学实际持有必然导致"分类命名集"语言观的"词源"语源观;二是20世纪的语言学实际仍然为"分类命名集"语言观所支配.索绪尔的符号价值系统语言观之所以未能在20世纪真正确立,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曾意识到语源观是一般语言观的基石.如果不能提出为价值系统语言观奠基的崭新的语源观,当代语言学就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37):27-28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张波 《文教资料》2012,(18):55-56
仿拟是网络流行语体生成的主要方式,网络流行语体的层出不穷与其生成方式密不可分。仿拟在网络流行语体中大量出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强烈的社会时代特征。从语言和社会两个角度对流行语体中的仿拟现象进行分析,揭示流行语体存在和发展的一些规律和原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网络流行语体、发挥流行语体的社会文化价值都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隐喻是认知的,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而语言作为思维的容器则更是一种能体现人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将以网络流行语作为切入点,研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概念隐喻的体现,以及概念隐喻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望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高校流行语是大学生语言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裁体的心理文化标示。我们可通过高校流行语的考察,来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文化脉动。本文以2010年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校园流行语为抽样调查对象,以统计,排序的方法为主,采用定量.定性分析认识的方略。管中窥豹,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不同视角解读剖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文化,客观地认识90后大学生,期翼对高校教育管理提供实效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绝不是简单的商业用语,而是一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和富有艺术魅力的鼓动性语言.它可以说是受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甚至美学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的,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广告英语来提高我们自身的英语水平,也可以了解现代广告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促进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态语言学这门应用学科。生态语言学进行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生态性质、生态伦理和生态规律来探究人类语言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流行语在数量上急剧增长,且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中快速传播。因此为了做好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生态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网络流行语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以及生态语言学视阈下治理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流行语总是承载着相应的价值理念,中学生流行语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扩张的过程.中学生流行语的发展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进步性.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通路;从消极一面来说,由于中学生流行语在内容和形武上还包括着大量糟粕,它们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需要疏导和规范.通过探寻中学生流行语的来源及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和利用流行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英瑛 《文教资料》2011,(18):41-42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言语的使用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语用交际目的与交际原则,本文在对近十年的春晚流行语进行语言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春晚流行语进行语用分析,进一步挖掘春晚流行语的语用学信息。任何语言现象的出现和传播,都和一定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文章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影响春晚流行语传播的因素进行分析双重分析。此外.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其自身的性质与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春晚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流行,与其自身的特征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沟通交流的媒介。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体现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而文化语言学正是以意象为中心可以体现出此种认知的方式。在学习文化语言学的同时,一直思考"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能够从符号的角度把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语文化"和"语言"联系在一起呢?本文也试图从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以符号的角度看当前网络流行语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变异是其创新性的体现。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本文拟通过原型范畴理论分析部分流行语的语义特点和结构,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能对语言产生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日本的“若者言葉”(青年新语)给日语言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我们的共同课题.笔者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新语”到“流行语”,再“若者言葉”的研究过程,对“若者言葉”在日语中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若者言葉”产生的原因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它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是见证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显示器。央视春节联欢会节目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变迁。通过对历年春节晚会的经典流行语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春晚流行语与社会相互影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分析春晚流行语中语言偏离现象,进而探讨语言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语言学中较新理论,它揭示了语言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规律,而语言学习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从模因的视角探讨校园流行语变异将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该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就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四个方面对校园流行语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