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尚理”为要务的宋代游记散文,给渊源流长的中国散文大河汇人了不同寻常的一朵朵光彩照人的浪花。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人教版新课标第一册)就是其中久传不衰的精品。在这篇千余字的游记式的论说文中,作者以高超的文章建构手法一契合无间的照应艺术,为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自然,结构严谨,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种类有三:一是首尾照应。《再别康桥》首尾呼应回环的写法是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之末节,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轻轻”换成了“悄悄”,并且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将“作别西天的云彩”更换为“不带走一片云彩”。总体结构变化不大,但这种复沓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沓,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它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首尾呼应可以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二是扣题照应,即围绕主题反复照应。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一首咏物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裱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内涵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  相似文献   

2.
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重要字、词、句。2.品读文章,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诵读的要领,积累文言字、词、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句中的含义及用法。教学难点: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出任江浙诸省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使他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并提出了改变朝政的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相似文献   

4.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任副宰相、宰相之职,并积极从事革新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这一变法虽有当时的时代局限和王安石本人的阶级局限,但他能够代表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抑制和打击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兼并行为,客观上对生  相似文献   

5.
古代游记往往以状写山川自然美景、记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取胜,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一反常态,不以写景状物记游为主,而是借一次不成功的游山探洞经历,生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及人生哲理。正因为王安石游山探洞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才有这位思想家对这次游览的深刻思索,也才有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游记,我们如何品评其中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6.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弊病。嘉佑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改革朝政的措施。虽未引起重视,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局部地区施行过一些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7.
侯天宇 《现代语文》2010,(7):113-114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王安石来到褒禅山,游了华刚洞,不过玩得不尽兴。为什么呢?因为华阳洞里的景观虽美,并且越往里走所见越奇,但洞里光线暗,温度低,路难行,越往里走越难走。于是与他同行的四个人中,有人心生懈怠,说:“再不出去,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游褒弹山记》(中师语文第二册)是一篇通过记游而进行说理的散文,作者把记游和说理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六百来字的篇幅中二十次使用“其”,理解“其”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对文意的把握。文中的“其”归纳起来有七种用法:  相似文献   

9.
<正> 褒禅(bāo chán)山亦谓之华山。(点明褒禅山褒禅山也叫它华山.的别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唐朝和尚慧褒最初筑屋在它的山脚,而且终于埋葬(在)那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点明褒禅山名称的由来。)今因为这个缘故那以后取名它叫“褒禅山”。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要点了解本文“于”“其”的用法和因事见理的写法。认识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二、自读指要 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带点的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今音“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本文“其”用得很多,阅读下面带“其”字  相似文献   

11.
12.
《游褒禅山记》的主题,说法不一。一般的都认为,“志,力、物”和“深思而慎取”两大内容是它的主题,连新编高中语文课本和师范文选课本也是这种观点。对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作为一孔之见,我认为主题的内容就是一个,即处事治学要有得,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首先分析内容安排。第一段记叙游山。作者从山写到院,从院写到洞,从洞写到碑,从碑写到文,暗寓游山,重在考证。一方面,在平淡中显出各种景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为说理铺设伏线。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作者只分析“花山”“音谬”的客观原因,故意避而不谈谬传的主观原因,就巧妙地安下了潜台词,给后文说理作张本。第四段与之遥相呼应,由音谬推及治学之谬,告诫“学者不可以不深  相似文献   

13.
《游褒禅山记》中的第三题要求从每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它几个词义不同的词。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本题加点词“求”的词义分别为:A.探求、探究;B.寻找、寻求;C.索求;D.乞求,请求。A、B词义之细微差别尚且不论,C、D词义显然有别。C、D之词义虽然同样有向对方的要求,但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用空话“索求”和氏璧,显然是对赵王的“强求”;而D之“求”,显然是齐国臣民对齐王的“乞求”、“请求”。两者异义显而易见,因此本题没有切合题目要求之答案。  相似文献   

14.
祝宇 《现代语文》2010,(3):105-107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记一次未能尽兴之游。其实,这是一篇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在文中,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记是一种文体,是一种叙、议结合的散文的总称,可以记人、记事、记景、记游。还可以借所记的对象,阐明一定道理,抒发内心感受。本文对《游褒禅山记》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游褒禅山记》练习商榷江苏/陈友良《游褒禅山记》课后“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学生“从每组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其中的第4小题,人教版配套《教参》的参考答案是A。笔者以为此答案值得商榷,略陈管见如下:第4小题: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浮图”《游褒禅山记》一课中注解“浮图”说:“[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义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这样注解是不准确的。“浮图”还有一个含义:佛家把僧人中修行圆满到大彻大悟者称为“浮图”。这是对佛教徒的尊称。非泛指一般和尚而言。文中说:“唐浮图慧褒”就是“唐代高僧慧褒”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想]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老文章,既要让学生既能掌握重点文言文知识,又要透过文章表面了解作者对于做学问,乃至人生的精神理想方面的认识与追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笔者采取"自学质疑法""精讲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对本文作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著作《诗学》中,提出了艺术创造的四个因素——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最后因。他说,这就好比造房子,先得有砖石土木等材料,还得有修建房子的蓝图,接着需要修建也就是创造的过程,最后才是房子即完整的作品。我用这一著名理论来探索王安石的经典名篇《游褒禅山记》的创作规律,从而尝试教给学生古诗文鉴赏的一种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游褒禅记》的第一段应分到“谓之后洞”为宜,第二段则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起,三、四段可合并为一段。这样划分可以清楚地掌握先写山,再记游,继而抒发感慨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