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生何求     
<正>从年轻时开始,一直喜欢看讣闻。名人去世,有大篇幅图文并茂的报道,非我所喜;爱看的,是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过着怎么样的一生。抓到萨达姆那一天,大家争着读详情,我却在讣闻栏中注意到一位名叫Frank Schubert的走了。他不是音乐家的后代,只是美国最后一个守灯塔的人。他去世时88岁,守灯塔,守了66年。守灯塔是多么浪漫的一种工作!所有诗歌小说戏剧  相似文献   

2.
新编《小学语文教学论》教材在教育思想及教学观念上应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全新的理论框架。新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应具有开放性,要拓宽有效信息量,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纯客观的角度对那些新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系统地介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云鹰 《小学语文教学》2006,(10):F0002-F0002
日历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小语界的良师挚友—《小学语文教学》已是25周岁了!1982年4月,我的一篇文章《开讲初探》,因为您的厚爱而得以发表。以后,我一直得到您的亲切指导和倾情扶持。现在想来,我的今天正缘于“和您一起走过”。  相似文献   

4.
李源 《江西教育》2002,(21):29-29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伊始教者就直奔文章的中心段———更羸说的那段话,即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其教学片段为:(出示多媒体课件:蓝蓝的天空,飞着一只孤独的大雁,边飞边鸣)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生:用箭射。生:用枪打。生:用弹弓弹。……师:你们很聪明,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研究》在1999年第2期刊登了胡杨老师的《〈丑小鸭〉告诉孩子什么》的文章。胡杨老师在文中部分否定了和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中确立的“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刘琼、温中元老师确立的“热情歌颂了那些大胆追求美好东西的人们”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赖小平老师确立的“不怕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6.
7.
8.
9.
〔教例〕二年级《雷雨》(人教版第四册 )课后练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 ,再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雷声渐渐地小了 ,雨声也渐渐地小了。第一步 领会词意(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一阵雷雨声 )师 :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 :我听到了雷声和雨声。生 :我听到了雷声和雨声慢慢地变小了。师 :雷声和雨声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变小的过程就叫———生 :(齐答 )渐渐地。师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 :雷声渐渐地小了 ,雨声也渐渐地小了。师 :能不能给句中的“渐渐地”换个位置 ,但意思不变 ?生 :渐渐地 ,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评析〕“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  相似文献   

10.
施茂枝  郑婷 《云南教育》2002,(10):34-35
一、以图导入,引发悬念出示课文插图。以“大家从图上看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谈话,之后,告诉学生,图上画的是一老一小两只麻雀。小麻雀为什么会掉到地上?面对两只小小的麻雀,狗为什么向后退去?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课始安排看图说话环节,旨在暗示学生表达要真实。学生说得粗浅、简单在所难免,说不好,则营造了“悱愤”之境,为下面更好地领悟课文描写的细节埋下伏笔。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意在引发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鼓励质疑学生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马汝恩 《云南教育》2002,(10):36-37
《草船借箭》记叙了东汉末年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施巧计,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的故事。课文围绕这一中心,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教学时,在引导学生了解事件背景和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可抓住关键词语,分段精读,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认真分析事件的起因以及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让学生知道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草船借箭》的起因来讲,从表面上看,是“军中缺箭”,如果仅停留于此,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既然军中需要箭,为什么诸葛亮不去造箭,却要冒…  相似文献   

12.
游祖玲 《湖南教育》2002,(13):48-48
师:(简笔画:阳光下的树和树阴,月光下的人及人影)(指影子)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是影子。师:小朋友也有影子,请大家欣赏自己的影子。(布置场景:拉窗帘,开灯)(学生自由走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一边走一边做动作,有几个学生伸手去抓影子,不少学生发出嘻嘻的笑声,特别兴奋)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认读,教师下位抽查后,重点注意了学生对“左”、“朋”两个字的读音)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一字一句认真读懂、读熟。(学生反复读课文,形…  相似文献   

13.
14.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分别讲述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创举 ,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由于课文所涉及的年代距今甚远 ,且篇幅长 ,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如下预习表格 ,大胆采用“四解放”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得扎实 ,学得轻松。我想问我欣赏词语句子内容板书设计(也可合作设计 )我想说  一、解放空间———自查资料 ,填补空白由于时空距离 ,学生对中国昨天的落后挨打难以体会。在初学《詹天佑》时 ,会出现许多的不理解。如果…  相似文献   

15.
16.
流逝的古典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相似文献   

17.
18.
19.
赵挚 《湖南教育》2002,(11):48-49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主要部分。先把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边读边标记你所认为的关键词句,并根据关键词句展开想像,然后,请把你想到的、悟到的告诉给大家。(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思索,然后交流)生:我从“单薄破旧”想到军需处长身上的衣服又少又破,他的衣服穿了许多年了。生:军需处长本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件御寒的棉衣,可他被活活“冻僵”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师:你能抓住关键词,很有眼力!生:我从“光秃秃的树干”想到当时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师:你的感悟很独特。大家想一想,军需处长的棉衣哪里去了?请…  相似文献   

20.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2,(10):30-30
《春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首诗歌。其中的教学片段为:师:下面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读了要想一想这是在说什么。来,开始。(师生同读: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师:春雨是不是沙沙响?是不是细如牛毛?我们到外面去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