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骥才的小说《感谢生命》《神鞭》《三寸金莲》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创作的作品,如果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去解读,会发现《感谢生命》中永恒的文化母题,会发现《神鞭》这一传奇故事背后的文化符号意味以及很早就开始的人类学视角,而《三寸金莲》的文化批判背后是对文化的反思和对文化处境的前瞻性的认识。对冯骥才小说的重新解读能让我们更多地理解作为作家的冯骥才在当代文化转型期投身民间文化保护的深在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眼光     
翻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文化"有四个解释项,总而概之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过,每个人对文化的具体理解又各不相同或者大相径庭。冯骥才说,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因此需要文化眼光,而文化眼光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龙应台则说,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9,(3):69-74
具有纪实与档案色彩的田野笔记《南乡三十六村》是冯骥才在进行大量民间文化田野调查与保护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随感、记录,它也是作者的心灵实录,体现出作为中华文化保护者的冯骥才所具有的现代知识分子情怀、责任与文化良心。作者站在文化与人性关怀的角度,挖掘了诸多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内涵,探求了它们对于乡土文化孕育下的普通个体所具有的安顿肉身与心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作者怀着对本土文化的忧思,在探索民间文化被破坏和走向消亡的原因时,也表达着对现实的批判,对现代霸权的警惕,甚至对中国当下现代文明进程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上)》2010,(17):158-158
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新作《乡土精神》目前在全国首发,该书共计1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乡土精神》以一种融散文、随笔、思想批评、文化研究为一体的笔法,记录了冯骥才在田野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述了许多珍奇美好又鲜为人知的文化。由于对民间文化满怀激情与厚爱,该书行文充满了使命感和危机感,而随处流泻的或警策智慧或深情美妙的语句,则显现着冯骥才置身民间文化大地深处所获得的丰厚感悟。  相似文献   

5.
非系统文化是文化现代性的"碎片"化表现,是对系统文化的改造或消解,其对系统文化的冲击表现为"文化碎片"和"碎片文化"。"文化碎片"往往以个体感性方式消解理性历史和民族精神,其在新兴媒体传播过程中往往以剥离、歪曲、含混的态度对待特定的历史、民族和社会,最终导致"碎片文化"的出现。"碎片文化"通过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在传播中表征出与民族核心价值对立的社会思潮,在附加个体利益和自我狭隘认识的基础上又被演绎出新的"文化碎片"。"文化碎片"和"碎片文化"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在新兴媒体环境下呼唤历史理性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铲除"三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来,"三俗"文化在大众媒体中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的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及对"受众中心论"有错误判断。若要遏制"三俗"文化,必须强化媒体自律,增强从业者社会责任,重视受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东方早报》报道,在两会文化改革发展专题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说,文化强国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应该有一个鲜明有力的为公民所自信的文化精神。第二是在文艺作品中,需要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创  相似文献   

9.
许江 《小学语文》2011,(4):52-53
提起天津,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狗不理的包子、十八街的麻花、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的彩塑等等。可要在文学界提起天津,冯骥才大概是不能不提的一面旗帜、一块招牌。作为一位作家,冯骥才的名声主要来自他的“津门系列”小说,亦有人称之为“津味小说”。冯骥才虽祖籍浙江,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对天津的风俗文化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8,(1):72-79
冯骥才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保护古村落等,表现出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的隐忧以及个人责任。从《铺花的歧路》开始,对历史的叩问,从来没有离开冯骥才的视野。八十年代中期,他的非虚构的"口述历史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借不同人的个人记忆,为"文革"历史留下群体印象。二十多年后,他相续完成非虚构作品《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凌汛》《地狱天堂》《激流中》等。在他的笔下,诸多历史细节丰富记忆,为历史存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媒治"这样一个新兴概念,我们需要在法治之下进行科学解读和认真对待。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媒治"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媒治"的科学内涵,既在于对通过媒体的社会治理方式的认同,也在于对媒体自身行为的有效规范。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媒体要保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要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2.
拜读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文章《文化可以打造吗》,感触颇深。其实,学校文化也不是靠打造、渲染,甚至搞突击、喊口号就可以形成的,而需要用时间和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前沿进展来看,还是就当前儿童严峻的媒体文化生活现状而言,均需要课程学者和其他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视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并将其列为教师教育新课程。西方教师教育领域自新世纪以来早已形成许多成熟的"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这可以为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提供经验参照。国内教师教育目前所要做的乃是正视身处媒体文化中的儿童,并将它列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省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河南广播电视媒体举起了"中原文化"的大旗,将其作为地方媒体的立足点和创新特色,既有利于河南省的形象传播,也有利于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注意依托卫星频道和历史资源,打造文化特色栏目,来扩大媒体影响;同时进行产业开发,扩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2日《京华时报》刊载"冯骥才谈文艺界冲突: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文化报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谈到当下的时代文化环境,认为目前整个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这影响到我们的文化、文艺,就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冯骥才首先说到传统文化中,比如春节,充满了商业浮躁的东西,致使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变味、变质。其次说到最近十年领域不出人才。文艺目前两个局面让人特别担忧,一个是最近十年来,文艺的各个领域不出人才,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没有一些众口传唱的歌,一些很  相似文献   

17.
(师生问好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冯骥才"三个大字。)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这是冯骥才的照片和介绍。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同时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的主流媒体对草原文化节的报道主要以文化类议题为主;在叙事框架上,媒体的落脚点都在构筑草原文化节的盛况和内蒙古文化大区的形象上,广泛采用了"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基调、叙述的话语形式和光辉泛化的修辞手法,多数媒体较为重视图片对传播效果的辅助功能。未来可以考虑从突破民族文化传播的宣传范式、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能力和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及手段等方面来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断言:"我们正在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按照他以传媒为标准对世界文化及文明的划分,所谓"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是指以文字为中心的书面文化逐渐被以电子、网络、媒体为中心的媒体文化所取代。的确,媒体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指不同媒体形式在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校园全媒体"指校园媒体能够互补融合利用的一切媒体协作平台和发声渠道,是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微博、手机报、智能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概念。"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本文特指人们交流思想、理解世界、建立身份、定义信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