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专就唐代状元总数、各科状元姓名,针对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下称《记考》)相关记载而作,兼及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下称《谈荟》);199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状元史话》(下称《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沈《录》);199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沪《录》)的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2.
阎若璩为代表的学者以《古文尚书》原文与《孟子》引《书》之文不同为伪迹。但是,《孟子》引《书》存在改动加工情况。《孟子》的《梁惠王下》和《滕文公下》两篇对《古文尚书》的《泰誓上》和《武成》的两例征引,便是孟子为圆己说有意改动的结果,不能以此作为《古文尚书》造伪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易》类书籍标点中,六十四卦卦名是否应加书名号,各书观点不一,莫衷一是。现行《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经》指《上经》和《下经》,《传》指《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上下经》为六十四卦总名,可加书名号;六十四卦为经文之正文,可不加书名号。其实六十四卦卦名作为专名更早于篇名,专名之义更广于篇名之义。若加上书名号,则六十四卦违离卦名取义于卦象之原理,于《易》源于象之旨远矣。在通行《周易》各本中,六十四卦卦名多在目录中出现。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方便读者检索,并不等同于篇名。六十四卦卦名勿须加书名号。  相似文献   

4.
《语丛一》与《语丛三》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 ,可以合在一起分为《〈语丛一、三〉上篇》、《〈语丛一、三〉下篇》。然而从版本学上考查 ,《语丛一》与《语丛三》绝不是一册 ,至少是两册。因此 ,考虑到《语丛一》、《语丛三》在内容上的联系 ,以版本学为依据 ,《语丛一、三》可编连为《〈语丛一〉上》、《〈语丛三〉上》、《〈语丛一〉下》、《〈语丛三〉下》四篇 ,两两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丑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尽心下》) 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梁惠王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 观于海者难为水。(《尽心上》)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著作,它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易传》共有《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系辞传上》、《系辞传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和《文言》十篇。大量史料证明,《易传》为孔子所作...  相似文献   

7.
正《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Elsevier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共9卷16册:《一般科学哲学:焦点主题》《信息哲学(上、下)》《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上、中、下)》《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人类学与社会学哲学(上、下)》《物理学哲学(上、中、下)》《数学哲学》《逻辑哲学(上、下)》,是迄今规划最为全面的科学哲学丛书。英文  相似文献   

8.
孟子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七篇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最为重要经典文本之一。孟轲(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荀列传》“: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从上述记载来看,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9.
《墨经》今存《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通常被称为《墨经》。《墨经》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逻辑专著。早在晋朝时,鲁胜就曾把《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专门从《墨子》一书中抽出来,名之曰《辩经》或《墨辩》。对于《墨经》,现在一般都肯定它是后期墨家的著作。关于《墨经》的撰写情况和成书  相似文献   

10.
《数学通报》1997年第3期发表的宋灵宇《关于一个不等式的商榷》(下简称《商榷》)一文,其中几处似属不妥。为此,笔者就《商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商榷》指出《数学通报》1996年第7期《一道不等式习题的推广》(下简称《推广》)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文学代表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大多被当作后殖民、流散文学的典型研究对象。细读其作品,发现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然主义倾向。文章以奈保尔的短篇代表小说集《米格尔大街》为分析对象,揭示其文学创作中真实性的写作原则、文学作品中人的原始兽性的本能表现、被动的环境决定论以及题材上“穷人的诗篇”的选择等等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2.
Religious education has changed considerably over the 100 years of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Association (REA); urgency has increased for human communities to honor diversity.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realities, visions, and promises of cultural diversity. The article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REA's recent history, exemplifying its efforts and limitations in diversity. It then turns to five commentaries on a multicultural future, drawing on autobiographical analysis, religious and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study. Authors explicate and argue for: engaging in post-colonial analysis, de-centering assumptions, searching for a story to claim, taking time, and entering deep waters.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批判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师应放弃"专家式读者"和"权威性解读"的角色,转向课程教学的设计者、选择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是后殖民语境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14.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后殖民文学作家V·S·奈保尔的扛鼎之作,书中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的身边有一大批和其出身类似的印裔特立尼达人,作家刻画主人公坎坷一生的同时也真实生动地描写了这些印裔移民的生存状态,移民们为了摆脱身份危机,消解无根性,尝试了不同的道路,有人回归传统宗教,有人模仿西方文化,但最终都归于失败。通过塑造这些次要人物,奈保尔进一步阐明了他对后殖民背景下文化身份问题的悲观态度,即印裔特立尼达人不可能获取明确的、独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话语的研究。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西方中心理论在全球化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点上。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但后殖民理论家远非超然于西方传统价值体系之外,带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论述在台湾的兴起与演变关涉到人文知识分子如何思考台湾和如何“阐释台湾”这个至关重要的当代命题。后殖民理论如何“在地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构成我们理解90年代后台湾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脉络。“后殖民本土论”与“后现代民主”之间,在“后殖民本土”与“后殖民民主”之间,构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潜在论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后殖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应该扩展为"异质文化形象"研究。后殖民主义作家所接受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母国文化,他们笔下的母国形象既不属于自塑的传统形象学,也不属于他塑的异国形象范畴,而属于异质文化形象。它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出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矛盾性,是作者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体现,是后殖民文化混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身份政治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核心议题.萨义德揭示了西方强势的学术、文化和文学建构“东方”身份的策略,斯皮瓦克发掘出“底层人”身份,霍米巴巴从“杂交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殖民者、被殖民者、民族以及散居族裔的文化身份问题,由此说明,后殖民主义文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批判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19.
和建伟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39-41,45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内容驳杂,结构宏大,多年来各国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进行了种种探讨,自是见仁见智。倘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则可以看出本史诗显示出的人类普遍的身份焦虑意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后殖民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教学与研究》2007,21(8):70-76
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霍米·芭芭和斯皮瓦克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来批判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那么后殖民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什么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解读后殖民理论,一方面,解读出后殖民理论有何理论上的缺陷,另一方面,解读出后殖民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有何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