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定名与艺术源流是非常引人瞩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原有的惯性思维渐被打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重又回归理性。能够确认墓主归属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向只有萧梁一朝的9处共44件,不及已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总数的一半。围绕诸多失考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时代与归属,中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订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对南朝陵墓制度乃至六朝礼制文化的认识。为了保护长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侵害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文物部门与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对暴露野外的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的是应加强石刻表面缝合线与侧部纵立状缝合线的防水措施和防止石刻表面的地衣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最新发现的考古材料 ,结合历史文献 ,对六朝石刻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并从佛教石刻雕塑艺术、陵墓神道石刻雕塑艺术、铭文石刻书法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六朝石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陵墓石刻手艺精湛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气息,墓碑样式多样,建筑造型内涵丰富,具有独到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六朝时期的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文化同样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  相似文献   

5.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的三篇论文,选自2010年11月12日到14日在镇江召开的"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这次研讨会,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三家联合主办;而笔者选刊的这三篇论文,颇见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三家会议主办研究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六朝文化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镇江开展现代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在弘扬六朝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镇江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学习研究、传承创新、开发运用上下功夫,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应当注意避免出现一些不好的倾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六朝陵区多由两个以上陵墓构成。陵地的选定 ,除聚葬和风水因素外 ,还要考虑墓主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陵区内各陵之间 ,以及每个陵园中主从墓之间 ,按照墓主生前尊卑有规律分布。陵园内有陵门、陵垣、神道石刻、玄宫、寝殿等建筑。六朝特别是南朝陵墓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差异 ,明显反映墓主生前身份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王兴华 《广西教育》2014,(22):123-124
广西玉林的石刻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玉林市重要地域文化的一部分。玉林石刻文化根植于广西玉林市这块土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石刻文化中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宗教价值。  相似文献   

9.
湿地文化具有典型的人文特征,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挖掘镇江湿地文化,建设好长江生态湿地公园,不仅能够改善镇江的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镇江的全域旅游的开发、提升和丰富镇江人民的日常生活。挖掘镇江湿地文化,不仅能更好的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也能对地域文化有所传承。  相似文献   

10.
汉魏六朝石刻记录了大量的复音词,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起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数据库,然后对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进行定量统计,并分别从语法构成和语义构成两方面对汉魏六朝石刻复音词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