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2月底,受广汉市研培中心的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一期"名师乡校行"语文活动.该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增加专业交流,给农村学校带去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执教经验. 活动中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是50多岁的杨老师的课,另一位是比较年轻的刘老师的课,他们上的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复习课.杨老师这节课主要复习的是"句子的类型",刘老师执教的是"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听下来后,总体感觉是:两堂课风格各异,各有千秋.杨老师的课朴实、扎实,刘老师的课青春活泼;杨老师的课更加关注教学内容,刘老师的课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对学生多了一些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应邀参加江苏通州市"名师之路"沙龙的活动,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这一堂课.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底,湖南省教育学会请了全国一些有名气的老师到长沙上课、讲座,笔者慕名而去。说实话,这次来上课、讲座的老师中,有些我是听了多次课与讲座的。听完后感觉到,有些名师的课与时俱进,每次听了都有新感觉、新体会。但也有些却是停滞不前,总是老调重弹。比如有一位在上完课后说,这堂课是第38次上了。我一听很惊讶,上了38次?但仔细回味那堂课,却觉得不像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值得讨论的地方太多了,甚至连课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常识还值得推敲。至此,我们很容易想到“名师需有进取精神”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1月中旬,浙江省正高级名师盛志军老师在"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示活动中,向与会的老师们展示他的一堂课——浙教版八年级(上)"5.2函数".笔者有幸学习了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聆听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感受到这堂课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参加了一次“送课下乡活动”,送课的几位老师都是获得过“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和“百优”称号的老师,而送课的地点是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校。送课的老师没有带任何笔记本等多媒体设备:一本书、一支笔,纯讲课去了,不摆花架子、不作秀。这次送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位18年没有走出大山的老教师,听了这堂课后,很感慨,说:这样的课真实在,我们也能学。  相似文献   

7.
<正>刘宜兰老师执教的《滥竽充数》这一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本课教学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具体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我作为与刘宜兰老师牵手的名师,和她一同经历备课、磨课、赛课的过程,因此,对这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历程深有体会。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析。一、朗读训练层次明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韵味直至读懂意思和寓意。刘老师着实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征文 《教师》2008,(3):32-33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非常实在,其用意在教育我们要重视反思。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送课下乡活动,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旅程,我学会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下面是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当老师说:这节课要学"商的近似值"时,我就想:求近似值不就是用"四舍五入"法吗?这节课没学头。可就是这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如下练习。  相似文献   

10.
王远龙 《教师》2013,(1):77-77
“同课异构”即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通过对这节课的评析,结合其取得的效果,找出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没上过该内容的老师则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本文主要论述在“同课异构”的理念下课堂教学总结方式这一具体环节,以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为例来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仇素芹 《考试周刊》2014,(39):31-31
<正>我曾迷失于"对话"盛行的高效课,认为吹拉弹唱、棋琴书画、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认为采用"一读二读三读四读"的模式就能横行天下。最近举行的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团送培活动在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徐徐落下帷幕,在众多名师中,常州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金磊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让我受益良多。金老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让我认识了简单语文的内涵,深切感受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一、彰显人性,让心走到一起  相似文献   

12.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本可读的书,其实,我说的这书是一本活的书,那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许老师。许老师是一本引人人胜的书。我最爱听许老师讲课,在许老师的课上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如何上得扎实而又精彩,是广大语文老师们关注度较高的问题.2014年下半年湖南一位老师的课多次送培到县展示,每到一处轰动一处,听课老师觉得这样的习作指导才叫真指导,可学的方法很多,课实在而不失精彩.这堂课的主要特点为:教学对象的“在场化”,教学目标的“深入化”,教学指导的“实在化”,教学媒体的“必需化”.  相似文献   

14.
有幸聆听了支老师在浙大的一堂全国小语智慧课堂名师展示课。课上使用的《最珍贵的东西》这篇自选教材是支老师从《青年文摘》上精选的一篇散文.是他凭着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最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这篇散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于是把它引进课堂。这一堂展示课充溢着支老师的语文教育睿智.语文教学于他.正如闲庭信步.却见满目繁花.着实让我深深折服!尤其让人叫绝的是他在这一堂课中实施的高妙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5.
时下,"名师"送教的活动多起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乡下学校带来了希望与教改食粮,许多名师的课让我们这些普通学校的师生们大开眼界,如沐春风。但近日听了两节送教下乡的课,感觉却没有那么强烈了,一节是某名校名师的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一节是某名师名徒的课——《古  相似文献   

16.
唐蕙恕 《中国教师》2012,(10):43-45
<正>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往往也有"课眼"。何谓"课眼"?众说纷纭。较早提出"课眼"的于冲老师,认为"‘课眼’意在‘揭全文之旨’(《艺概》),这是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全课"。[1]湖北名师肖爱国,将"课眼"解释为"一堂课藉  相似文献   

17.
有幸聆听了支老师在浙大的一堂全国小语智慧课堂名师展示课.课上使用的<最珍贵的东西>这篇自选教材是支老师从<青年文摘>上精选的一篇散文,是他凭着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最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这篇散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于是把它引进课堂.这一堂展示课充溢着支老师的语文教育睿智,语文教学于他,正如闲庭信步,却见满目繁花,着实让我深深折服!尤其让人叫绝的是他在这一堂课中实施的高妙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有机会听一位中学名师的课,我是带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去的,听完了却满腹疑惑.整堂课上,我只看到了埋头做笔记的学生和照着讲稿分析课文的老师.虽然偶尔也有学生发言,但总是由个别学生来回答,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上课四层次     
正教书数十年,听课无数,唯有一堂课给我以全新感觉和美的享受,也把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重新审视语文课,认识到上课确有"层次"之别——我把它们分为:原创课、特色课、功利课和作秀课。先说说那堂课吧。双鬓斑白的老师提着一把小提琴进课堂,上的课文是《荷塘月色》,这便有了小小的悬念。引领学生熟读了课文,对其文眼文脉作了精到点拨之后,老师拿起小提琴对大家说道:多年来,  相似文献   

20.
米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堂课的题目——"太阳的构造"。我的心差点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太阳的构造",这应该是地理老师讲的课,跟教数学的米奇老师八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