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尤其强调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反馈,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信息反馈体系,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探究过程和学生主体。一、注重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反馈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断通过提问、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只有及时针对学生的探究做出有效的反馈,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尤其强调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反馈,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信息反馈体系,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探究过程和学生主体。一、注重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反馈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断通过提问、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  相似文献   

3.
<正>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所展开的主体探究,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与提高。高效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更加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关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这正是对传统的灌输课堂的彻底挑战。要实现高效课堂就要以新课改为思想,以新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校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也一直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不动摇.同时也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仅仅是探究的结论。用新课程理念指挥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陈雪娟 《考试周刊》2016,(13):75-76
当今时代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需要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不断参与课堂,在自主参与和体验的过程,积极思考,发展能力。本文基于农村文化的特点,探究农村小学课堂如何逐渐开展课程改革,完成知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课程改革,怎样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提倡实施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 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探究;太注重学习的评价与结果,而忽视 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太注重教师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 习的主体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改革的各项要 求,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 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的锻炼,让学生亲历物理 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真正从实践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要做到这些,探究式教学 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课堂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主要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通过设置探索问题的情境、问题质疑,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掌握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上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并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到能力素养的形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落实,真正发展学生的能力。核心素养不是考试目标,而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中不光注重问题的结果,而是越来越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将探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何保证课堂探究有效地进行,教学策略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高中物理新教材增设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一次学习的革命,这也是一次教学的革命。目前,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知识探究型模式,在课外则表现为课题研究型模式。前者主要是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弄清某一知识点的形成、发展以及应用。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为案例,浅谈这种模式是怎样通过师生互动来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的。1教学流程实录1.1创设问题情景师:(演示)把一个网球用细线…  相似文献   

12.
探究式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提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地做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一、创设机会,让学生愿意动起来小孩子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和好新、好胜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参与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独立探究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大幅度地放手,但只要学生处在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其认知能力及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教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颠倒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如何"学"——怎样消化吸收和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它是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所遭遇的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和参与者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基础上的探索性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让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构建新知,体验成功。一、实验方法自主化,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取知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科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赤壁之战》教学以课堂中主体间师生关系的形成为指导,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发现,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通过小论坛等活动设置营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数学课堂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自由空间",让学生自我发掘,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形成知识.一、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二、用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创新意识;三、用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过程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问题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何提好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究知识,从而构建知识、形成技能是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认为要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在"还"的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以问题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马小芳 《化学教与学》2016,(4):78-80,87
以"结晶"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同化的过程,课堂的引入可从学生的旧知引入新知,让新旧知识产生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后续发展,将初中知识与高中及以后的发展相结合。课堂上应注重学生的探究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的有效关注度,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