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一、"有"与"无""有"与"无",是《道德经》中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第一章即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然而,"有"与"无"的具体含义,却难以轻易得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周易》之生态审美意识"贵人""重人",认为"人"通过"进德修业"则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宇宙天地得以生成的原初域,为"两仪"的整体化、一体化。"两仪"既符指"阴阳",也符指"天地"。"阴阳化育"是"天地"之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了"天地",万物便在天地之间产生出来。而"乾坤二卦",则是"天地"和"阴阳"的共同符号。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其化生化合,尽皆因于"天地"。"天地人"一体相通,"天道""地道""人道"相兼相应,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天地"之"道"与人事联系紧密,人事吉凶正好对应于天的阴阳,"天"的阴阳可相互转化,"人"的吉凶也相互转化,天地合德。由此,"天"与"人"就实现了沟通。  相似文献   

3.
正当提及陈献章的心学思想时,不可忽略的是他体认心体的方法——"静坐"。他的"静坐"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洗心、静思的修养,达到自得之境的过程。这种方法主张以"静"为本,将外在形式上的静坐与思想上的去欲、反思相结合,以实现内在超越为目标。对陈献章"主静"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学者们多注重"主静"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心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6,(5)
正今天所谓"绿帽子",源自古代的"绿头巾"。而古代绿头巾的颜色,除纯正的绿色外,也包括偏蓝的暗绿色乃至深蓝色,因此"绿头巾"也曾被称作"青巾""碧头巾""碧绿头巾""绿帻",《荀子·劝学》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语,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知绿、青、碧、蓝的色调在古人心目中是很接近的。笔者在下文所称绿头巾,也指  相似文献   

5.
端緒生氣浩漾天地簡,導引道道湍流,搏合團圑洄淵.萬化之生生實情,誠可謂曲成而渾成.屈伸往復以移换,盈虚剥復而代謝,此乃相舆曲成也;以顺逆反襯、委曲互形之勢交替成全.復歸生命根柢源泉,采汲能量、復與生意,此乃自兩渾成也;循自反之路以復本復元,由渾全自足而重開生面."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静曰復命."( 《老子》十六章)"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易·復·彖傳》)船山先生以陽動之端爲天地心,本諸"反復其道"之旨,力辟止息於静之論,"天地之心,無一息而不動,無一息而非復".①"復",一身而兼陰静之歸根舆陽動之發端,故其返樸抱一的虚静,實蘊蓄滋萌待興的動能和生機.幽明動静,環復無已.終始剥復之幾,周還往復之道,反本復始、復興重生之勢,由此孕孳而絡繹攢簇的生命意象;倘以"復"爲環中,均可給予聯類取譬的圜視.環中者,萬象澴流由以循環反復的中樞也;圜視者,周覧流觀而旁通曲暢也.②即乎轉换之際、轉化之機以比象觀復,自當深入曰月推移、風雲往還的時境縈曲,而匯歸於周徧萬有的元氣渾涵和生意包孕.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将孔子定位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孔子的思想范式是"以仁入礼",其理论形态是由中庸贯通学而、仁学、礼论形成的君子学说。孔子论中庸,首先定义"中庸之德",然后赋予其"中正"和"不损"双重规范:由于中正,"中庸之德"应普遍遵循;因为"不损","中庸之德"不可逾越。从修习讲,持守"中庸之德",是调节个人利害和生活,达到心正,涵养仁德;从践行论,持守"中庸之德",做到行正,实现公道,维护社会秩序。"中庸之德"既是"中正之道",亦是"不损之德"。其"不损"的行为原则,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正"的功能发挥,就是日用伦常。  相似文献   

7.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學"成聖"工夫論中一個核心問題,與"德性之知"相對應的概念爲"見聞之知",德性之知見聞之知的對分是普見於中國儒釋道思想中的一組概念的變形。大傳统的三教論述中,都曾提出一種由心體發出而可切入物之本來面目的無知之知,與此"無知之知"相對照的即是由感官發出的"見聞之知"。儒家兩種知的分别始於張載、程頤,兩種知的提出和兩種性(羲理之性、氣質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兩個面向,@是一種對新的人(亦即人的無限性)的想象,它們啓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臨。本文探討底下問題:兩種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學的良知與德性之知的關聯。本文除了涉及理學史的脉絡外,也探討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論的問題。  相似文献   

8.
<正>"心术论"是"《管子》四篇"的核心。何为"心术"?简单地说,就是统治之术,即"心治"或"心安","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心术下》)。通过"内业",即内在的心性修养,治心、治身、得道,最后将其运用到治国方面,形成"君无为而臣有为""君无事而臣有事"的治国理念,而"心"则成为重要承载。一、"四篇"的主旨是"心术论"《心术》上下、《内业》、《白心》是《管子》中哲学意味最浓的几篇,也是全书地位最特殊的几篇。现代自郭沫若、刘节之后,一般习惯称之为"《管子》四篇"。"四篇"的学术主旨和学派归属是争论的焦点。郭沫若主张"四篇"主要在谈心与情,"心欲其无拘束,情欲其寡浅","主张见侮不辱,禁攻寝  相似文献   

9.
自先秦以來儒道兩家的心論傳統中,心即有經驗層的意識心與超越層的先天之心的區别,後者"精、氣、神、明"之特性與超越性智慧,是朱子心論的前理解背景。朱子之心具有經驗心與本然心兩個層面,學界多將朱子之心視爲形下之"氣"及知覺運用,此是就經驗心而言,也是朱子學之工夫實踐的著力點。然朱子心論的重點實爲氣之"靈",從形質構成、認知功能以及心識的生成結構來看,心都具有形而上下之間的特性,處於未受氣禀私欲遮蔽的經驗心之先,朱子稱爲"本然之體""心之全體"等。本然心具有超越性,是經驗心的真正根源,也是中和新説、心統性情等思想建構的理論基礎。  相似文献   

10.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圜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心斋”     
“心斋”一语,作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术语,首出于莊子笔下,即所谓“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莊子·人间世》。按:以下只注篇名)显然,心斋一语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玄解道之奥义的门径提出来出来的。在现代认识论哲学的语境中,“心斋”一直被作为非理性的直观主义,神秘的直觉主义甚或不可知论加以批驳的。既便少有肯定者,那也只是在对“直觉意识”所谓“真理颗粒”的肯认上贞认着其所谓的“部分积极意义”。而无论是批评者或是肯定者,一般对心斋之内在性状都缺乏深入了悟,如:道之奥义何以由心斋证出?心斋之实质如何?其基本构成怎样?如此等等。笔者正是要在这些问题上给出“心斋”以深入的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方很多地方方言中有"拉黑牛""装蒜"两个俗语词。"拉黑牛"是赌博或买卖过程中的一种欺诈行为,"装蒜"指装糊涂或装腔作势。关于二者的来源和理据,已有学者做过解释,但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拉黑牛"用"拉""黑"二字来表示欺诈,"牛"只是为了生动形象而加的宾语;"装蒜"是"装酸"的谐音。二者均是词语生动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文化。拉黑牛拉黑牛是赌博或买卖过程中的一种欺诈行为。"拉黑牛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逍遥游》中,具足"悲"、"智"、"修"三种情怀。所谓"悲",是指庄子在其所生活的战国中期,广大阶层的知识分子悲惨的生活命运,使得庄子拥有着深刻的"悲悯"情怀;所谓"智",是指庄子巧妙的利用"小大之辩",来顺理成章的引导世俗之人发现功名利禄背后的卑微和不值;所谓"修",是指庄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从强压多灾的政治场域中脱身而出,根除对于"功""名"的执取之心,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张栻作为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中"与"性"的看法受到了周敦颐的深刻影响,他在同朱熹书信来往的过程中,对其师胡宏的论性之说提出了质疑与批评,二人皆反对胡宏的"中者,性之道乎"一说。而胡宏的"全体"之说在张栻那里成了"统体",并且张栻认为此"统体"即为"理一"之中,而此"中"则散为"万殊",此"万殊"则即为"时中",而此"中"非"性体"而只是"状性之体"。同时,在如何看到"性善"一说的问题上,张栻提出了"名"与"实"相结合的路径,"善"为(万物)性之名而其实则各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中,其核心思想的来源是儒、佛、道三家.儒家美学以仁义为基础,提倡"尽善尽美","充实之谓美".佛家美学以"真如"为核心,推崇"远、虚、淡、静"的审美情趣.道家美学以"道论"为依据,强调"美"与"真"的和谐统一.就此而言,可以说作为中国美学中永恒追求的至极意境,正是道论在艺术领域中的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16.
"西医""中医"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中""西"初始也非对立词汇。晚清口岸开放,西方事物一时俱来,医学是其中一端。外来各国本非一国,却逐渐以一整体的"西方"形象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乃至学习榜样。中西二元对立局面由此形成。"西医"概念、形象的确立与此趋势相伴亦相似。来华的外国医生虽分属各国,但因同属现代医学阵营,又是西力之一部分,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西方医学形象,并对中国本土医学形成冲击,两种医学竞争的局面出现。在此过程中,"西医"称谓形成,中国本土医学也渐获"中医"之名。"西医""中医"由此成为对峙的两端。  相似文献   

17.
"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对历史继承的一种创新路径,成为在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舞话语体系文化自觉、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从身体语言创造层面,"汉唐古典舞"是以当代创造,而非"复古"的形式确立。创建者孙颖以"形""神"关系之间的有效转化接洽历史,实现舞台形象的文化隐喻。在以"仪式""时代风尚""乐生精神"为递进向历史回溯的过程中,以形象回归对历史、传统的守望。  相似文献   

18.
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论语》中的名句,讲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让我们先看句中四个关键字"学""思""罔""殆"的含义。从《论语》这个大的语境来看,"学"不是说一般地学习,而是特指"学文",比如《论语·学而》第6则中的"行有余力,则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六艺之学"的实践模式"六艺之学"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发轫于商周之际的神权道德,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减损了殷礼中的宗教神权意识,增益了周人的宗法道德观念,形成了"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烝民》)的教化主张,由此原始礼乐的宗教仪式逐渐让位于礼乐的道德教化,在"敬德保民"的哲学突破中,逐渐形成了孔子的"以仁释礼"、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乐一体",系统地构筑了"六  相似文献   

20.
傩公傩母从由人装扮到作为神偶加以供祀,且成为西南各地区、各民族中普遍的神灵信仰,其文化表现形态的跃迁,体现了一个不断层累的文化结果。其内在的文化演进逻辑,可分为"圣化"与"普化"两个发展层次。其中,"圣化"层次,通过"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普化"层次,通过"伏羲女娲"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端公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最为核心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