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剑 《中国档案》2012,(4):78-79
四川省南部县历来具有重教兴学的传统。据《南部县志》记载:早在隋开皇初年(581年),该县就建儒学于县治(县行政首长所在地)之西。在科举时代,南部县共产生了进士120人,状元3人,举人123人。晚清时期,南部县重教兴学蔚然成风。翻阅《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可见一位"才识宏通、尽心民事"的知县章仪  相似文献   

2.
胡剑 《档案时空》2015,(9):46-48
崇俭戒奢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警世良言告诫我们: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翻阅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一个名叫侯昌镇的知县崇俭戒奢,整治恶俗流弊的举措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南部县历来具有重教兴学的传统。据《南部县志》记载:早在隋开皇初年(581年),该县就建儒学于县治之西。唐开元6年(718年)始兴书院。宋元佑年(1086年),南部县人翰林学士蒲宗孟在今宏观乡建"清风楼"藏书,告诫子弟:"寒可无衣,饥可无食,书不可一日无。"在科举时代,南部县共产生了进士120人,状元3人,举人123人。晚清时期,南部县重  相似文献   

4.
<正>在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中,有许多关于举办迎春大典的文字记载。每当春季来临之际,官府均要正式行文,明确举行迎春大典仪式的相关事宜。以下两件涉及迎春大典的档案,分别是该县光绪12年(1886年)的春牌和光绪14年(1888年)的签。春牌与签拉开迎春大幕"牌"是清代地方官府向下行文的文书。光绪12年的春牌,是南部县衙发给该县具体承办迎春大典的司仪人员,即阴阳学官(掌管阴阳学事务的衙门官  相似文献   

5.
代容 《四川档案》2014,(4):46-47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唐诗,它所记录的就是清明前后的天气,以及传统中国在这"雨纷纷"的时节对故祖的哀思追忆。如今,我们仍能在四川很多地方看到家族于清明节当天办会祭祖的情景,这被今人称为"清明会"。笔者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也见到不少关于"清明会"的记载,并不能将其简单定义为"合族聚会祭祖的活动"。那么,究竟档案中所见的"清明会"是为何意?有何表现?命运如何?笔者拟以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清代南部县清明会作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清代县级衙门档案资源丰富,代表性的有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和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这些档案是清王朝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县级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其中,有大量的诉讼档案,对诉讼活动全过程记载尤为详尽,从百姓呈递状纸、县衙传签提讯、中间穿插胥吏差丁堪舆调查、验伤验尸、提取司法证据、到控辩双方互控再诉纠纷,最后由知县批写判词,当堂宣判,无不齐备。在这些诉讼档案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卑微的  相似文献   

7.
连振斌 《历史档案》2012,(3):140-143
一"锡良档案"之由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锡良档案"是清末疆吏锡良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锡良,字清弼,号梦如,巴岳特氏,镶蓝旗蒙古人。他少年老成,励志勤学,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甲戌科进士,时年32岁,以即用知县分发山西,走上宦途。不久,因办理山西乡试和管解饷银入京出  相似文献   

8.
<正>南部县制盐历史久远。清代和民国为鼎盛时期。笔者根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南部县民国档案》《四川盐政史》及馆藏其它档案史料对南部盐业的兴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梳理。一、南部县概况南部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人口131万。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南部县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已有人垦植。在《尚书·  相似文献   

9.
王晓春 《历史档案》2007,(1):131-132,135
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保藏有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17882卷,是清代南部县衙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是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外交等在地方的缩影.档案时间跨度为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没有断代,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且,档案涉及的地区广泛,辐射川北,全川,西南以至内地许多地方.南部县衙门档案按形成时的原始形态分类保存,吏、户、礼、兵、刑、工、盐七房档案完整,档案形成的固有联系得到尊重,极具原始性、系统性.其内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易婧 《兰台世界》2023,(3):138-142+147
晚清县域私铸泛滥,私钱与制钱相伴而生,流动在民间市场之中,对县域的经济秩序、社会治安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影响颇大。虽然政府采取了禁私措施,但私铸现象仍屡禁不止。根据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可以得知,该县私铸难禁的主要原因在于南部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富绅保甲的包庇与加入、国家律令与官府实际执行中存在偏差以及吏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1.
南部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重镇南充市的中部,解放时县军管会曾从旧政权手中接收过一批旧材料,1960年南充地委档案科派员检查时从中发现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1984年10月南充市档案局受命对此进行整理,6位工作人员历时6年,整理出南部县衙档案18070卷,约10馀万件。为便于管理利用,分装为1873盒,并编出23本目录。2004年开始,南充市档案馆按清史编撰委员会的要求重新著录,到2007年5月,统计档案约18000卷,7万9千馀件。兹对其基本状况及价值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1988年1月,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一书第303页,刊用了周恩来1946年6月11日在南京梅园新村写给他的"铁仙四哥"的一封信。"铁仙四哥"名叫周恩夔,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的独生子,在周家"恩"字辈排行第四,所以行七的周恩来称他四哥。周恩夔为何取字"铁仙"?据旅居美国夏威夷的周恩夔五子周华章向笔者回忆:"在我小时记忆里,父亲走路就是一瘸一拐的。我就问他腿是怎么搞的,他说是他小时候爬树跌的。待我长大后,我就不相  相似文献   

13.
《四川档案》2013,(4):48-48
日前,南部县档案馆在整理和数字化馆藏民国档案时,发现了一批零散清代档案。这批清代档案约三、四百件(一事一件),主要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的官府文书和民间文约。这些档案无疑是对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被发现、现已进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1997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张兰印同志参加卢氏县代表团讨论时,同代表们亲切交谈.当他得知女代表胡秀云是县档案局长时,张书记非常高兴地说:"你是全市档案战线唯一的一名党代表,也算是一名"档"代表了,这不仅是革命老区卢氏县的光荣,也是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光荣."张书记又详细询问了该县档案工作情况,当听到县档案馆去年达到省二级标兵档案馆时兴奋地说:"档案工作很重要,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我还要抽时间去看看你们的档案馆."  相似文献   

15.
<正>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因地而异,南部县地处川北四川盆地边缘,多山,位置偏僻,清代这里的民风习俗如何?各种书刊记载较少,语焉不详,即使在《南部县志》中也只见"略"字而已。可喜的是,在南充市档案馆保存的《南部档案》中却有不少档案记载着这里的社会风俗,特别是民间婚俗,它们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南部县的风土人情,而且突出地体现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为我们了解川北的民风民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翻阅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关于整治"滥办酒席",杜绝奢靡之风,其中既有民间崇俭戒奢的强烈呼声,也有官府严禁恶俗流弊的若干禁令。古人崇尚节俭的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奢靡之风一度盛行民间强烈呼吁严禁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自古以来,南部县人就以勤劳节俭著称。《清代南部县衙档  相似文献   

17.
《四川档案》2018,(1):28-30
<正>2017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作主线,主动融入文化强省建设,深挖档案文化内涵,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丰富档案文化传播手段,打造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进一步彰显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编印档案书籍。省档案局启动"阿坝州嘉绒藏族土司档案整理与研究"等8个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推进实施《烽火家书——三台抗战时期战士书信选编》等25个档案编研项目,评选《清代四川南部县衙  相似文献   

18.
<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这是古代诗词中为"蜡"赋予的特殊内涵,寄托了古人诸多的情思,而在清代四川南部县,白蜡作为一种土产物资,也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有不少关于白蜡的记载,而在其中,以白蜡的产销、代购、纳厘等为主要职能的新镇坝白蜡分公司走进了笔者的视野。那么,在档案中,关于分公司的创办、运行、职能以及弊端有着怎样的详细记载?分公司创立的种种  相似文献   

19.
胡剑 《四川档案》2023,(6):47-48
<正>在封建社会,清王朝对四川南部县进行了两个多世纪的漫长统治。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许多往事都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中。但从幸存下来的档案资料里,我们仍能了解到当时县政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清代南部县衙的机构设置封建社会的县级政权,历来被视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当时,县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知县,没有副职。辅佐知县的官员主要有县丞、县尉和主簿。此外,还有一些做具体工作的人员,称作吏或小吏。小吏的人数没有固定,主要根据衙门的机构设置而定。  相似文献   

20.
四川各级档案馆保留的大量清代地方县级衙门档案,以存载清代历史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著称,是我国现存清代地方历史档案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清代四川巴县衙门档案和南部县衙门档案。巴县档案计11.3万余卷,保留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资料,记载了清七朝175年的历史。南部县档案,计1.8万余卷,约10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