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玉萍 《生物学教学》2008,33(11):80-80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在讲述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时,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为例给出反馈调节这一概念,并指出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水平。如果在教学时做一些补充说明,能使学生较容易理解反馈调节作用。而事实上,人和高等动物的许多生理过程都存在反馈调节,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对以下内容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一节为例,利用透明饮水瓶和医用输液管等简易材料制作教具,模拟人体在感受到外部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内激素的分泌情况和调节过程。还可以应用在解释激素调节的特点、神经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区别和模拟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实验中。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10):150-151
本节是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实例,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部分中采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来处理这部分知识,本文对教材中的模型进行改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中,通过憋气游戏体验CO2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分析资料明确人体产热、散热机制,建构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协调配合,在特定情境下分析产热量及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下丘脑的作用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2.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调节:①体温、血糖、渗透压的调节中枢;②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多种,但都遵循以下模式:信号输入、信号的分析整合,以及信号输出。这可以分解成如图1所示的7个步骤。不同的调节模式,步骤有些许不同(图2)。简单的调节途径有:①简单神经调节;②神经-激素调节:⑥激素调节。复杂调节途径可能有多个信息整合中心(图2中③④⑤)。其中,最简单的是③,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组合;稍复杂的是④,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激素作用于内分泌细胞,促进激素的分泌;最复杂的是,⑤,涉及神经激素和其他两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相似文献   

7.
一、下丘脑的作用./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0/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调节:!体温、血糖、渗透压的调节中枢;"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合成和分泌。2/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相似文献   

8.
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提出了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途径:设置问题串,助力生命观念形成;借助行为活动,自主建构概念,锻炼科学思维;创设实验情境,渗透科学探究;课外拓展延伸,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视觉的形成"的知识链中,介绍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化"这一重要知识点。在教学活动中,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一抽象的重要内容理解、描述,确实需要直观教具予以支撑,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模型,以直观的动态模拟,把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相似文献   

10.
<正> 系统的稳态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它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大部分反馈调节是负反馈调节,但正反馈调节的例子也常见,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下面结合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1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曹茂昌老师的《〈五人墓碑记〉中的几组隐藏对比》一文(以下简称"曹文")。在论及《五人墓碑记》中"贤士大夫"与"缙绅"这一组对比时,"曹文"中说:"在古代,士大夫和缙绅其实同义。"这种理解并不正确。笔者上网搜索有关《五人墓碑记》的教案设计、教学实录等,发现持这种理解的教师还不在少数,实有辨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翻开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在其"教学目标要求"部分,极易看到"理解"二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表述中出现"理解"的频率也很高.毋庸置疑,"数学就是理解"(数学大  相似文献   

13.
<正>"说课"的主体,一般是授课教师。教师的"说课",最初主要用来帮助听课者更深入理解授课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意图、思维过程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说课"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讨、赛课、教师资格认证等教师专业活动中,"说课"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提升语文教师"说课"专业教学能力,先要理解"说课"的内涵和目的。一、"说课"内涵辨析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较早提出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与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内容联系紧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与后面的第2节和第4节共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已在高二上半学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大,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原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不约而同的问候语"你的文献研究做得怎么样了?""你的综述写得如何了?"有一段日子,这是许多准备参加连云港市首届"教·研·写"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的老师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个中原因与滋味,"圈内人"才能理解。教,课堂教学。研,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方案/写呢,难道是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但这里的"写"却是特指写文献综述以及"现场修改论文"。这是连云  相似文献   

16.
教材理解《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可以说课文的读者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因为其本质上是一篇教育叙事。"可贵的沉默"是教学的过程,"沉默"是教学行为中学生主体的状态和表现,"沉默"是孩子思想和心灵走向美好的突破点,沉默是孩子精神良性发展的表现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生物》(2006年12月第2版)第1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引起一线教师的疑惑,常常向教材编写人员提出一些质疑。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与大家讨论。1肾小管和集合管能吸钠泌钾吗?教材P.10中讲到:"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维持血钾和血钠的平衡。相反,当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则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减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简单地理解"教学对话",我们可以这么说:它是发生在教学过程或教学情境中的对话,也即教学过程中活动主体之间以对话的形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9,(2):61-62
<正>"渗透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一章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教学,仅凭教材中的叙述,学生很难对该内容有透彻的理解,会在解题时无法清楚地理解题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会从以下角度对"渗透作用"作出较为全面的透视和剖析,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韩国语的语法教学中,"惯用型"的教学贯穿于始终,表示"好像"意思的惯用型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经常因为理解不透彻而发生混用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填充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