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群 《中学教育》2009,(4):50-56
当流行文化越过学校的围墙,与学校制度文化相遇在学校场域的时候,初中生型塑了何种亚文化?以上海五个老城区的五所学校的低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开展了相关研究。选取了阿切尔的文化二元主义分析框架,并借鉴其形态生成之观点,求证了两种文化张力下生成的初中生亚文化在生成形态上具有分数、表现的取向、引领时尚的取向以及追求形式的取向等特质。  相似文献   

2.
王芳 《教育科学》2021,37(4):41-47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建构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域,决定着班级生活的基调和氛围,具有多维性、包容性、动力性等多种特性。班级文化的本质是教育场,教育场包括多维化、包容性、发展性、育人性等多种特点。教育场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要整体来建构,确保文化影响的全时空、全过程,以及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场域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切实在班级文化中得到成长;也要把学校、家庭、社会、时代等多种要素结合起来建设,确保教育场域的包容性,使之和其他场域形成联动作用;最后还要采取全人策略,肯定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改革呼唤鲜活的教学文化。作为在教学场域中生成的文化形态,教学文化首先需要尊重主体性,尤其是学生主体性。然而,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文化具有不少弊端,让学生主体性丧失;新课程呼唤批判型教学文化,即从纯粹接受到学会批判再到主动发现。  相似文献   

5.
办学理念是中小学立校之魂,也是校长的个体教育哲学。校长需要对教育、学校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义”,然后从历史、区域和师生特质三个维度来“定位”学校,最后把自己“定义”的认知系统投射在学校的实践场域中去,提出办学理念,为学校发展“定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长在办学中生成其主体性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大学办学效益,办学效益的提升是围绕"知识文化"的剪裁与传播这条主线进行的。知识文化存在与传播的基本空间有政治场域、文人场域与民间场域三大场域,办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大学校长办学中引领大学对存在于这三种不同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剪裁与传播来提高的。大学校长办学的主体性之价值以及大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在广义上都可恰如其分地反映和再现于对这三个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自主剪裁与传播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行为养成机制由建构教育场域、生成学习动能、规训行为习惯组成。建构教育场域是学习行为养成机制的起点,教育场域包括学校、家庭、乡村公共空间;生成学习动能是学习行为养成机制的中枢,包括塑造偶像、建立契约机制、培养自动主义;规训行为习惯是学习行为养成机制的终点,为了固化优势学习行为,需对学生相继进行价值规训和行为规训。  相似文献   

9.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街头少年的社会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参与观察、定性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研究了初中生街头少年在学校场域和街头场域的社会互动,并从初中生街头少年的主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协商理论解释框架,发现了其角色转变的内在逻辑,即追求自我实现、自由和保护.本研究补充了以往初中生街头少年研究中缺乏主体性视角的空白,注重初中生街头少年群体对自身社会互动的主体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