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建 《快乐阅读》2011,(5):32-33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创造。因为只有通过敏锐、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度的开发创造。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  相似文献   

2.
傅超 《学子》2014,(12):70-70
观察,是通过眼睛来认识事物、联想问题、发现规律。观察能力的获得,依赖于良好观察习惯的形成。达尔文曾对自己作了这样一个评价:“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国人的智力,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神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是认识事物,揭开事物本质规律的最直接有效的行为活动,美术离不开观察,美术领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4.
描写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在这一环节上,有些同学总也“过不了关”。他们描写事物,总是存在简单、粗略的毛病,写出的事物不具体、不充分。每每触及此,我们这些同学就“皱眉头”,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一、要解决好对事物的观察感知问题。描写事物和观察、感知事物有很大关系,不善于观察、感知事物就不能写好事物。要想把事物写具体、充分,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感知事物。1.要有“显微镜”式的眼睛。从同学们的写作情况看,有的同学在描写事物时,对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明确。这是写作前对事物没有很好地观察。只…  相似文献   

5.
所谓观察。就心理学意义而言,即人们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手抚摸等方法,有目的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的知觉过程。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都很重视观察。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把他研究的成果归功于观察。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他那著  相似文献   

6.
<正>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力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是构成智力的因素之一,观察力在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中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在各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幼  相似文献   

7.
作文源于作者对生活体验的描述和抒发,而生活的体验源于对周围事物、人物等的细心观察。从写作角度看,观察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对作文中可能涉及到的事物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进行全面感受。观察不是被动的反眏,在观察过程中时刻伴有思维活动。思维伴随着一切活动,没有思维的观察和没有思维的表达是不存在的。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存在着观察的盲目性、认识的狭隘性、表达的空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里不仅强调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强调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学生如果对事物没有准确的观察、清楚的分析,对事物的认识就不易真切,文章的内容也就不会具体。以下作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e-Learning到底是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表面现象的观察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的讨论和认识,只有对事物进行本质讨论并发现事物的内部特征才是获得有效认识的标志。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事物进行理论化提升是任何学科研究取向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教育技术这个研究领域,更应该大力倡导这种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站得住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将永无立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荣晓红 《快乐阅读》2013,(18):114-115
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而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好坏。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在各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一、从环境中的观察幼儿每天在班上都要面对教室里的环境,我们为了给幼儿的观察创造条件,我们在每一个科学主题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叫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和发展必备的智力特征。教育、科研、创作、生产劳动无一不用观察。进化论者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我觉得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超过中等水平的人们的。”伟大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千百次的观察,成功地进行了条件反射的研究,他在实验室的建筑物上刻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警句。不少科学家如牛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中段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观察的角度单一,不能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观察的深度不够,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想象不够丰富,语言较贫乏;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认识事物很片面。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小学中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系统指导,以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提高观察能力。为落实"语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就时蜕:“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确的观察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第三学段做了这样的表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材料,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对于"观察"我有这样的理解,他应该包括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闻、用舌尝——用"眼、耳、手、鼻、  相似文献   

15.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 ,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 ,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 ,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 ,言之无物。究其原因 ,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 ,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一、观察事物 ,认识生活 ,积累素材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 ,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 ,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相似文献   

17.
何谓小镜头呢?即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或生活中短短的一瞬、小小的一幕。指导学生写出“小镜头”,首先要求他们像照相一样把要写的事物摄入脑海,然后通过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下面谈谈我在指导中的几点做法。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孩子们对事物的观察常常带有随意性,匆匆一瞥,往往顾此失彼,违背观察事物应先有整体印象,而后仔细观察部分的规律。这是学生没有掌握观察方法所致。学生缺的,老师给与。在教学中,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有了想像,就可以冲破现实的局限,创造出神奇瑰丽、生动活泼、光彩照人的形象。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没有画,没有文学,没有一切艺术作品。我们在写作中要善于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是人的大脑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加以巧妙组合,创造出新形象或故事情节的过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优良的观察品质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并获得成功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对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化学概念,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一、学龄初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再现学龄初期儿童对周围事物观察的目的性常常是不自觉的,是没有计划,也不会有系统地进行,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是满怀兴趣地进行观察的。他们的观察是敏锐的,对每一件小事和小的特点都能注意到。所以,他们所画出来的东西,目的不是想表现什么,而是某一种心理展示。画面所涉及到的是那种要把一件新鲜的、有意思的东西展现出来的激动心情。儿童画画不是企图以一种不成熟的技巧去真实再现原物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所以在儿童画中充满了没有具体细节区别的一般性东西。了解儿童的观察特点,知道他们的绘画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过于要求他们画面的科学性。而是从儿童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角度出发,引导并提高他们逐渐认识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向儿童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要求,使儿童的观察力不断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二、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绘画的抽象性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儿童一般是通过形状、颜色、声音等感觉来思维的,他们对事物的本质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