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9,(4):76-80
老舍的创作实践曾长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在他看来,国家的落后是由个体的人格低下造成的,国民失去了人格,国就慢慢失去了国格,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老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从个人走向国家,把个人的行为和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让个人冲破自我、家庭的束缚,通过共同联合走向国家,坚持并践行"国家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国家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90后"知识型员工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新生力量被管理者们所重视,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不同寻常的工作行为向传统的管理界提出了挑战.职业人格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事业成就感、个人价值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部分职业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文章通过分析"90后"知识型员工的职业人格表现和管理困境,以职业人格为基点探讨如何对"90后"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管理.文章认为管理者应该从选人、工作设计、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方面做到人职匹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3.
孔子重视"周礼"原因之一,在于其中蕴含着他对理想人格的设想,其理想人格将道德、知性和毅力相结合,从而完成了"为己"与"安人"的衔接,这种人格设计对个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的关注,体现了孔子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些超越性的追求对促进我们当今转型期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音乐新课标充分体现"个人本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对学生人格的建构高度关注。包括怡养情感体验,建构学生情感人格;提高品德修养,建构学生道德人格;重视创新思维,建构学生创造人格。  相似文献   

5.
人格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  相似文献   

6.
杨春华 《教师》2014,(19):38-39
正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要完全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必须具有完善的专业人格,它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基本要素。一、用乐观与自信的情绪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7.
独立人格是按照个人诉求、直觉、预见、知识经验等进行反映的人格类型,具有认知独立性、选择自主性、思维创造性等特点。独立人格一般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却会在文化场域中被渗透、被感染、被强化。因此,在培育独立人格问题上,有必要搭建有利的文化场景,对认识主体进行主流价值观浸透,实现"应我"与"真我"的契合。基于此,文章从文化场视角对独立人格的价值进行反思,并从多个层面剖析独立人格培育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学生人格不良倾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时期正处于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时常表现出知识学习和文化修养上的"单面人格"倾向、道德操守上的"双重人格"倾向、自我意识上的"悖论人格"倾向等人格不良倾向。其教育对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引导学生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加强引导学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朱佳芳 《文教资料》2008,(29):116-117
人格也称个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教育卷称人格"从广义上说,人格与个性同义,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合,即个人的心理面貌."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人格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教育灌输法、情意渲染法、情感体验法、引导感悟法、审美熏陶法等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传燧 《中国德育》2014,(20):24-28
正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发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坚韧豁达、奋发向上,养成完善的人格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为实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我认为教师对学生主体精神、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尊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个人性、体验性和创造性学习的尊重,对其个人化的体验、个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80、90年代对教师形象的设计多局限于一种师范人格,这种"师范人格"的特点是:完美,"目中无人",抹杀个人的特点,笼统的理论探讨替代局部的具体情境的探讨.这种"师范人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它反射出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层的保守心态.本文试图在借鉴相关理论、实践和适应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师范人格"来替代"师范人格".  相似文献   

13.
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获奖感言谈的是"我的世界观"。他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如果把这段话借用到教育上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成全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和他们的人格。不仅是成全讲台下面具有创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软实力的研究已从原有的政治领域逐渐扩展到个人层面。个人软实力强调一个"软"字,关键在于个人所散发出的独特吸引力。个人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反之,个人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了精神动力,指明了个人的发展方向。因此,个人在发展专业技能等"硬条件"的同时,还要通过学习思考、人格塑造、提高情商等多种途径提升自我"软实力",促进个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合.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人格也称为"个性".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的阅读和鉴赏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做出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占有一定比例,这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有很大的审  相似文献   

17.
人格是人格学的定义,它有别于法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人格定义,它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是经由社会化所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和动力结构,是人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的综合。依附人格是依附他人,缺少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是大学生自立需求和自身素质发生冲突造成的扭曲人格,是一定意义上的素质缺陷。它不仅缺少进取性和创造性等优秀品质,而且在协调性品质方面也处在被动地位。它的存在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而且也会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全国"八五"社会科学课题组分别在91、92、93…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及理想人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主体是编辑活动中能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编辑符号以及其他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编辑客体)进行选择、组构使之符合流通传播要求的个人或群体.编辑主体的人格是编辑主体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主要包括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和审美人格3个方面.编辑主体的理想人格应是赋予时代内涵的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审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和谐人格"是编辑主体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高尚、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浅议教师人格和教师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人格 人格分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两种。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指个体人格,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具有的特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它可以反映一个人总体的心理面貌,可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个体人格是以个人的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和对环境的适应、改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作为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各个方面互相联系而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