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涉及到课外体育活动这个课题中,有人提出开发体育“第二课堂”的问题,认为体育“第二课堂”是广义“第二课堂”的纵向分支,是指“体育课教学以外,有组织、有目的地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并使学生养成终身热爱体育的态度的课外体育活动。”认为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体育“第二课堂”的提出毫无意义,掩盖了课内课外的差别,混淆了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不同目的、任务和特点。那么,如何来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本文拟就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内涵及其意义与作用,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在认识上也有不同。比较普遍的看法,体育课是基本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目前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对教学、课外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提法和做法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其中必然涉及到课外活动这个课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应当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本文想从教学论的发展谈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内涵及其意义与作用,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也不尽相同。比较普遍的认为,体育课是基本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目前在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中,对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提法和做法上可以说千差万别。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必然涉及到课外活动这一课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应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教育,首先要抓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大学体育教育思想;改革缺乏活力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思路和活动的方式。并就未来如何修订、拓宽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个体、群体及社会对体育的教育化、生活化和自然化的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 一、思想性它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南。我们社会主义的学校体育,决定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指南必须贯穿在整个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二、群体性它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在同一体育活动中结成的群体,其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竞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流,从而陶冶每个学生的思想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若无教师、家长、社会的自觉投入,若无多数学生参加,是无法开展的。三、兴趣性它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寓课外体育活动于趣,“启其蒙而引其趣”,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树立以“创新教育”为思想指导,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以“体育俱乐部”为活动形式,以“多元性”为评价模式,以“自主管理”为制度保障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是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目的指向,也是真正摆脱以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弱势地位和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大家都对课外体育活动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然而,不少农村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难以落实,管理比较薄弱。我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中做到了六个落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思想落实。当前存在的主要思想障碍有:一是智育至上,认为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较差,为了提高升学率,只好牺牲体育;二是以体力活动代替体育活动;三是过分强调条件差,无法开展体育活动。我校针对以上三种主要的思想问题,联系实际、组织三级人员学习:组织学校领导学习,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时间、人力、物力上  相似文献   

8.
<正> “第二课堂”(又称“第二渠道”),“系指课程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发学生智能和体力的课外和校外活动”①。它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与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区别。课程教学是基础学科向纵向发展的渠道,“第二课堂”则是沟通各学科知识的横向渠道。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才能,获得课堂以外的新知识、新技能,并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它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课程开发的结果。当前,各门学科的“第二课堂”正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建立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对于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因为对“现代”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产生分歧。以往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两种争论,一种站在历史学的时间角度认为,“现代”是指从我国“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时间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从“现代”所代表的内容与意义角度定义,即能够体现先进内容与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中央重新恢复了“德、智、体”全面教育方针的提法,引起了我们对体育的重新思考。这里从教育的宏观全局,从人的哲学和人体科学的视界,对体育在人类活动中,特别是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或功能,作了初步探索,认为应当突破旧有狭隘体育观念,树立大体育观,把体育变为强化和优化人的生命体整体功能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与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差距较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健身、提高体育课成绩和消遣娱乐;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和缺乏应有的组织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有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承受力。提出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管理范畴、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和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推行有偿服务等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的观点,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观点、“快乐体育”观点、“健康体育”观点的综合。其中心思想是短期教育,终身受益。如何能使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不拖教育改革的后腿,如何把“终身体育”的观点贯穿于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说是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日本学者的观点是:快乐体育与生涯体育相联系,对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技术和增强体质的生物体育观持批评态度,注意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要使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终身体育”散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终生体育的提法最初见于1970年法国P.Lengrand的著作《终身教育入门》一书中,著者提出了“体育教育与运动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他指出,“必须抛弃体育活动是人一生中某一特定时期的短时行为这一错误概念;不能把体育活动只视为一种肌肉活动,而使之与其它文化活动割裂开来,必须把其与理性、道德、艺术、社会、市民的活动结合起来,使其统一于终身教育的整体之中;同‘身体文盲’作战是终身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70~80年代,是终身教育及终身体育观念及社会行为的形成期,自80年代前期开始,为了避…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加强北方高校冬季课外体育活动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孟光  王晔 《冰雪运动》2008,30(2):80-82
以北方高校冬季课外体育体育活动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北方高校冬季课外体育活动状况,提出加强新时期北方高校课外体育活有效途径建议方案,目的在于真正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教育”,挖掘具有北方特色的、丰富新颖、轻松愉悦的冬季课外体育活动,尤其要注意开发冰雪运动教育,使学生对冬季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和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自然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体育思想是西方激进教育改革者为反对揠苗助长、残害身心的封建教育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基本内容为体育是教育和文化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体育的本质目的在于教育人;强调“本能”的立论基础,基于“本体论”的教育化、生活化观念,推崇自然活动、否定非自然活动是其主要特征;自然体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体育方式符合我国学校的实际是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展,巩固体育课所学技术、技能,陶冶思想情操,丰富课余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好既生动活泼又有锻炼实效的活动,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通县东方小学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多样化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此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上,力求丰富多采,并注意做到“三结合”。 1.与体育课教材相结合。即选择学生最喜欢又能  相似文献   

18.
<正>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安排得好,是很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然而,由于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单调乏味,使得多数学生缺乏参加的积极性,或出勤不出力,敷衍了事。怎样才能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呢?我认为可从以卞几个方面去做工作。 1.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学生们自创的,也可以是体育教师创编或介绍的。 2.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订既  相似文献   

19.
刘燕  郑雪 《体育师友》2012,35(4):57-5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目前体育教学体制下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问题,以高校体育课教学体制为切入点,剖析高校随着年级的增高体质下降的原因,寻找其对策和解决的办法。其特点:用“运动套餐”一词,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以“运动套餐”锻炼的形式细化分群,并分析各参与人群特点,以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套餐”观点,提出课外体育活动弱势群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办法,倡导现行教学体制下采用三种套餐齐抓共管共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日趋被人们所认识,课外体育活动亦越来越被人们引起重视。然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采用的往往都是体育教研室制定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班主任组织,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的形式。这种形式固然可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它确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体育教师人员的缺乏,每个教师需带6~8个班,有的甚至更多,一个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