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泪珠是悲伤吗?台湾女作家琦君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用生命无言的独白回答:不!全文是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独特的体验,用泪珠诉说生命无言的独白。其实,“泪珠”与“珍珠”已超过了其实在的意义,“泪珠”在一定意义上喻指人纯真善良的心地,而“珍珠”则指人的善良、爱心和为世人担负所有痛苦与罪孽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2.
姚炳辉 《学语文》2005,(5):10-10
闲话家常式的《泪珠与珍珠》。可谓是开篇点题。一步到位。“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眼”“心”对举,分明是在暗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滴泪珠里都有一颗心,泪如珍珠。弥足宝贵。之所以“清明”,乃因为历经了人生的风霜雨雪;之所以“温厚”。是由于心中有他人,再大的苦痛自己担起来。形式美。意蕴深。古稀之年犹能记起这句少女时代非常喜爱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12课《泪珠与珍珠》,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课文第一段引用了美国女作家奥尔珂德《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相似文献   

4.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的主旨,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虽未明言,但观其“内容分析”部分对全文的段落概括,分明认定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相似文献   

5.
[课文聚焦]见证沧桑晶莹泪,抒写真谛无价珠。我用此语概述台湾散文大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作者以“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引领贯串全文,凭敦厚之心将人生的各种泪深情呈现。这种饱经忧患、历经奋斗的泪,慈悲无私、仁爱感恩的泪,是人生的珍贵片段,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它们恰如颗颗珍珠熠熠生辉,晶莹无价。清人张潮说“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历尽沧桑的琦君将70年的阅历凝聚成真谛之作——《泪珠与珍珠》。  相似文献   

6.
因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和《神童诗》等。在此之前,湖北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存无限,刹那见永恒。”台湾散文家琦君深谙此理。《泪珠与珍珠》便以一滴泪、一粒珍珠去折射人性的光辉,去烛照生命的真谛,去评判人生的境界。全文着意挖掘泪洒千古的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意蕴深醇,朴中见美。一、人性美———珍珠有价情无价“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两句是串缀全文的线索,也是全篇文眼之所在。何谓“清明”、“温厚”?作者认为,流泪是因为真诚,泪珠总是浓情挚爱的流露与宣泄,“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拥有真情、善良、仁爱的内心,一如青…  相似文献   

8.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最为成功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正确的;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诸葛亮不是“愚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只能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9.
读了《中学语文》2000年第9期上曾宪一先生的《〈威尼斯〉教学实录》(以下简称《实录》),愿就《威尼斯》一文的“文眼”问题谈点不同看法,以就教于曾先生。《实录》以师生问答和板书的形式认定《威尼斯》全文的文跟(即总文眼)是“别致”,文章第一部分(即写“水上之城”的部分)的文眼是“明媚”,第二部分(即写“艺术之城”的部分)的文眼是“华妙庄严”,这种分析并不十分切合《威尼斯》的实际。要谈论文眼,当然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文眼。我们知道,文眼是能高度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的词语或句子,它起着统率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读者  相似文献   

10.
“通变”一词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议对》、《通变》和《知音》三篇中运用了“观通变于当今”、“通变则久”、“通变无方”、“乃通变之术疏耳”、“可与言通变矣”、“通变之数也”、“三观通变”等7处,其含义虽因具体语境的不同而有细微的区别,但基本上都是“继承与革新”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说,“通变”也就等同于《通变》、《明诗》和《物色》三篇中的“因革”。正因任何成功的文学创作都是处理好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的结果,所以刘勰才在《文心雕龙》一书中专列一篇《通变》集中论述“通变”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封神演义》整体艺术构思的确立及其神魔故事的形成,除得益于《武王伐纣平话》外,最为直接的素材与灵感来源是流传于宋元明三代的玄帝收魔的故事.这一故事之所以会对《封神演义》的整体艺术构思产生重要影响,首要条件是二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的契合.《封神演义》中主人公姜子牙形象的确立,哪吒、杨戬等人物形象的添加,三十六路伐西岐故事的形成,功成封神的结局及其“混合三教,以儒为本”的整体文化特征,皆与玄帝收魔故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壶口瀑布》是我国当代散文作家梁衡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经典的山水游记散文。在《壶口瀑布》一文中,梁衡观“真景物”而抒其“真感情”、写其“真哲思”,通过由外而内、由次及主的巧妙构思,以及由景即情再即理的符合思维导向的顺承性表达设计,以凝练自然的语言揭示出“磨难塑就个性”的深刻哲理,体现出作为一篇游记散文应有的立意、构思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三《训》人性观在继承儒家性自“命”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为“丑”.主张性有“好恶”。其人性观属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性恶论。三《训》还认为通过“因”性施教、“因”性分次等方法,可以解决性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师说》是韩愈在当时“师”和“道”衰落不堪的社会背景下,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吐槽”。韩愈通过“吐槽”针砭时弊,宣泄愤怒的情绪,发出时代的强音。他以缜密的逻辑、机智的构思、丰富的手法打造了高段位的“吐槽”。让世人清醒地认识到“从师”的重要性和“人人可为师”的先进“师道”观。《师说》是一篇蕴含韩愈伟大智慧和崇高人格的高段位“吐槽”名篇。  相似文献   

15.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撒播温馨的一篇散文。作家将大半生饱经忧患得来的生命体验,一一化为笔下的仁爱与智慧。朴实厚重中透出淡淡的情味.平易近人里流露着深深的哲思.构建了自己特有的动静适度雍容典雅的生命境界。文章以奥尔珂德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线索.把泪珠当作是对人生世态的一种写照.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多种意蕴.从而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至美——至真——至善境界不断升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陈晓亚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96-97,123
教师要想在教学行为上真正体现新课程理论,就必须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全文就《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因时间关系”、“课后解决”、“教学形式”、“联系实际”等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过秦论》、《师说》和《六国论》三文有值得比较的价值 ,通过对照、分析会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 ,从提出论点的方法和部位上看 ,三文不尽一致。《六国论》开宗明义 ,在文章启首即提出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属演绎法。《过秦论》首先罗列大量史料 ,论述秦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150年间的兼并战争和秦王朝因施暴而致亡的历史过程 ,最后用归纳法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 ,攻守之势异也。”《师说》的中心论点既不在开头 ,也不在结尾 ,而在课文的主体即中…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除了文中孔乙己说的“不要取笑”中的一个“笑”字外,全文就有十三处写到笑。文章以“笑”贯穿全文,自始至终扣住一个“笑”字,虽只一字,却表现了“众人”的精神面貌,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一个突出标志。  相似文献   

19.
《诗经》和《庄子》中都对各自马的世界尽情描绘,充分反映出人与马的密切关系。马之意象,对二者的艺术表现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马的艺术构思又有不同:《诗经》中是指作为社会工具,以驯顺温和、健硕有力为美的马;而《庄子》中是指精神上渴望自由、天性的马。马被驯养而失去天性,违背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课文品读】 《祝福》写作手法梳理 从全文的整体结构上看,作者运用了“三层式”的构思手法,即引出故事一描叙故事一议论抒情。文章用自然空行的方式进行间隔,极为清晰地显现出故事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