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静静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F003-F003
现行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P128页第五节反冲运动部分有两个演示实验,现笔者对第(1)个实验——火箭的原理模型作如下改进。 1、将原来的单一实验改成一组对照实验,并对细节略作修改。用薄铝箔卷成两个细管A、B,A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靠封闭端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一支架上。B两端均留一个很细的口,靠细管的中间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B细管放在另一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A、B两细管放有药粉处同时加热。当管内的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A细管便向相反方向飞去,B  相似文献   

2.
一、给金鱼缸排水只要用一根细软管就可以方便地给金鱼缸排去污水.排水时.将细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置于低于缸中水面时,再用嘴吸一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或者首先将细管内充满水,用手捏住两端,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放到水面以下的位置再同时松手,水也会自动流出来.有同学认为,前者所述的排水法,是嘴通过细管把水直接吸出来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水实际上是靠大气压强给“压”出来的,而不是嘴直接吸出来的.嘴吸出的只是管中空气.由于管中的空气被吸出,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就把水从缸中压入管内,当管的下端低于缸内水面…  相似文献   

3.
在高一教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第一个利用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证明铝与盐酸反应放热,但较远处学生观察不到;第二个实验利用水被冷却结冰来证明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吸热,但此实验药品用量大,两种晶体必须研细,且搅拌要迅速,操作要求高,而成功率较低。对此,我重新设计一个仪器以便更明显观察到热量的变化。a.实验仪器的制作。①取一段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把一端烧封,并把此端烧吹成球形,其余部分烧拉成直径约3mm的细管。②再取一段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拉成直径约3mm成直角的弯管。③等…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第八册《渗透现象》一课中,有两个关于渗透现象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的材料有:胡萝卜、透明细管、软木塞或橡胶塞、蜡烛等。具体实验方法是把两个胡萝卜分别挖空,一个灌满浓糖水,另一个灌满清水,将带有透明细管的软木塞塞上,并用蜡封好,然后把第一个胡萝卜浸入清水中,第二个浸入浓糖水中,过  相似文献   

5.
199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一支微型的火箭拔地而起,上升到20多米的高度.当时这个实验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很惊奇,是什么原因使这支还没有焰火飞的高的微型火箭引起了世人瞩目呢?原来是一支没有安装任何发动机的火箭飞上了天.到此你也许更加吃惊吧,是什么把火箭推上了天?是激光!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物体热胀冷缩的内容中(小学自然第六册),有一个关于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装置。但在这个装置中的固体是一个球状物体,需专门购买。我自行设计了一种非常明显地揭示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装置。简单易行,使用效果很好,对农村小学尤为适宜。一、所需器材:电池夹,电池,小灯座,灯泡,导线。铝制毛衣针,10厘米厚的两块木块,折叠九十度的小铁片两片,小铁钉若干。酒精灯。二、制作步骤:1.把电池按入电池央,灯泡拧入小灯座。然后用导线将电池央和小灯座连接成图1样。2.将两个小铁片的一端分别打一个孔。再把另一端用小铁钉钉在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化学课上老师做了自制“小火箭”的趣味实验.杨杨同学回到家后,决定自己也发射一次“小火箭”.他拧下圆珠笔头部.把医用牙签的木棍插入圆珠笔头部.制成一个“小火箭”.从1号电池中拆出二氧化锰粉末,装入输液瓶中,用小注射器吸取家中消炎用的双氧水溶液.没有玻璃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吹气断铁丝     
我所教的班里,有几个同学酷爱课外实验,我便指导他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其中一个叫“吹气断铁丝”。 1、材料 一只橡胶热水袋和一只橡皮塞子,一截玻璃管或其他细管,一根橡皮管,一段约 10cm的细钢筋,一个小方凳,一块厚木板(书本大小),一段细铁丝。 2、步骤 ①在橡皮塞中插入一截玻璃管,玻璃管上再接一根橡皮管,然后把橡皮塞紧紧塞入热水袋的口中。 ②把细钢筋的一端砸扁并磨成小铲状,另一端钉入木板的中部。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中学课本物理学第一册第205面图74里有一个演示向心力的发生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书上是这样写的:“拿一根小棍,把它的一端固定在豎直轴上,使它能夠繞着轴作水平转动;再把一个小球穿在这个小棍上,并且在另一端彎一个钩(图1)。现在使  相似文献   

10.
喷泉实验装置的小改进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陆英麟一.实验操作1.在瓶塞上打一个孔,插入玻璃尖管,在胶塞上放一小团吸水棉花.2.将干燥烧瓶收集满氨气或氯化氢后,把带玻璃尖管的瓶塞连同吸水棉花团塞紧烧瓶,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盛水烧杯中,由于烧瓶中的氨气...  相似文献   

11.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旨在揭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特性。按现行中师和中学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法,实验时活动金属边有时会卡住不动,实验效果不理想。对此,我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改进。a.制作:①把一根长30cm(直径2mm)的金属丝弯成一个带手柄的弧形框,手柄用焊锡焊牢确保弧形框圆滑,在弧形框的一端弯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大小能让一根棉线穿过即可。②把一根长约25cm的棉线拴在弧形框的一端,棉线的另一端从弧形框上的小圆圈中穿出。如图1所示。b.演示:拉紧棉线的一端,把弧形框放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弧形框上布满一层…  相似文献   

12.
何元龙 《物理教师》2004,25(4):32-32
实验:将一个罐头瓶盛满水,用一根比瓶高略短的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瓶盖上,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盖紧瓶盖,把瓶倒置[如图1(a)],乒乓球便浮在瓶子里.手执瓶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则乒乓球相对于瓶也向右运动[如图1(b)]。  相似文献   

13.
试验准备:一条结实的长绳1.2~1.5米,一只网球(或一块石头)。实验过程:1、把绳子的一端环绕并拴在球上,或者用一个小网兜把球兜住,把绳子的一端系在网兜上(如图1)。  相似文献   

14.
曾经见到的一套模拟试卷中有一道试题,涉及到有关洛伦兹力做功的问题,且在我们物理备课组引起争议.看来,甚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加以讨论.一、从这道试题的解答引发的疑问题目 如图1所示,某空间区域充满匀强图1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磁场中平行纸面方向,有一长为l的光滑绝缘均匀细管MN,管内M端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A.开始时小球A相对于细管静止,随之细管带着小球A沿垂直于细管长度方向以恒定速度v1向右运动.设小球A的电量保持不变,不计其重力和其它阻力,则小球A从管的另一端N离…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陆英麟一,实验步骤1.用一个带导管胶塞的锥形瓶,取下胶塞,在胶塞上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粗铝线,铝线的一端锤成小钩,另一端弯成直角.导管上扎一只玩具小气球,或不漏气的小塑料袋.2.在铝钩上放入一颗绿...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在刚刚发下来的一本杂志里读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一线生机”。我决定和爸爸一起来做这个实验。我从厨房拿了根筷子,又找了一根长20厘米左右的细线,再拿来一个小小的“酷儿”饮料瓶。我把线的一端绑在瓶口上,在瓶子里面装上五分之一的水,再把线的另一端绑在筷子的中间。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我把筷子的一端平放在桌子边缘,另一端用手扶住,使瓶子悬空挂着。等瓶子不动了,再把手轻轻地放开,结果瓶子掉在了地上。我把筷子再放进桌面些,线往外移,再把手放开。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瓶子挂在了空中,但是筷子翘了起来。怎么让筷子不翘…  相似文献   

17.
一天,小涛同学在火炉旁,将手中的铁勾子在炉火中烧得通红.他突发奇想,如果将磁铁加热,结果会怎样呢?于是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可能会变强吧,有的说可能会变弱吧,还有的说可能不变.究竟会怎样呢?我提示同学们不妨先做一个实验看看.小涛和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大家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这说明当磁铁的温度升高时,它的磁性将变弱.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我.于是,我从物质组成角度进…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课本在讲“动量和动量守恒”一章中提到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制成的.并且介绍了我国古代文明的火箭和现代火箭的知识,还安排了一个“自制小火箭”的小实验,这些内容的安排对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加深对火箭这一尖端技术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劲松 《教学月刊》2002,(12):58-58
高中《物理》教材有一个“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找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我们通过细管中水面的升降就可以推知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得出所有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在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到:“通过实验还知道,没有萌发的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非常微弱,不容易被观测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以上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直观性强,效果好。现简介如下: 本实验的原理是:由于植物体中的所有生活着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据以上原理进行设计,实验装置见下图:1实验操作步骤1.1将细玻璃管弯成直角,较短的一端插入橡皮塞。1.2在玻璃细管中滴入红墨水滴,并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