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古代咏侠诗史》是一部倾情投入之作,是一部向古代侠者的致敬之书,更是一部向历代咏侠者的致敬之书。全书叙述了古代侠义之人事的实存,重点梳理了人们对侠的诗性歌咏,既是对侠文化的体认,也是对侠风骨的赞美,更是对侠精神的召唤。全书对历代侠之实存与历代咏侠诗中的种种侠之表现,进行了基于史识的严谨判断,表现出基于基本人性的判断正义。书中对“文之侠者”的指认,深入探求了文人与侠士的精神同构,叙述并重塑出“文之侠者”的三大形象特征:不甘平庸的思想者、不肯沉默的言说者、逸兴遄飞的想象者。  相似文献   

2.
唐代侠风炽盛,成为侠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加之唐代是近体诗的成熟期,因而这一特定时期的唐人咏侠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咏侠诗发展史上的一座艺术高峰.<全唐诗>中收有300多首咏侠诗,从诗人的审美理想、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唐人咏侠诗的魅力所在,也体现了诗中文人的时代精神、独特个性以及巨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3.
宋人咏侠,与宋代任侠风气、民族矛盾、宋代武林、绿林、市井、秘密帮会等现实生活紧密挽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宋代咏侠诗内容丰富、气象恢弘,富含时代精神,在对晋唐咏侠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中呈现出独一的审美特质,闪耀着理想的光芒。宋代咏侠诗上承晋唐咏侠传统、下启金元咏侠之风,是咏侠诗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宋代咏侠诗从宏观上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不但能够填补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而且对于探讨文人的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都有重要价值,进而还可为研究中国文化在宋代的承传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它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盛行于民间。唐代侠风炽盛,任侠使气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思潮,进而上升为唐代士人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唐一代咏侠诗创作空前繁荣,侠的形象在诗歌、小说中大量出现。这时,侠就具有了一种符合象征意义,它本质上是唐代士人主体意识的张扬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七侠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侠义之士,讴歌和赞美了其"侠之忠"与"侠之义",并且使这些侠士及其侠行、侠节,侠行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核心和主体。作为"侠士"的代表人物,展昭的形象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初读《七侠五义》认为展昭只是"侠之忠"的刻骨追随者,但是在深入了解作品的的写作背景后再读这本书,则发现展昭身上所体现的是另一类"侠之义",展昭就是"忠义两全"的完美结合者。  相似文献   

6.
燕赵豪侠地,慷慨赋诗篇——论唐代河北诗人咏侠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高琴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1):103-106
有唐─代,社会上任侠思潮盛行,河北诗人依托燕赵大地"好气任侠"、"悲歌慷慨"的传统风俗底蕴和地域文化优势,热烈赞美任侠精神,以好勇重义、脱略使气的侠士自命,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咏侠诗篇,以其豪迈的气势和阳刚的美学风貌,为唐诗"风骨"质性特征的成熟注入了刚健浑厚的内蕴,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思想是多元而又辩证统一的,在这多元的思想因素中就包含着儒侠思想。对于传统的儒学,鲁迅有着不自觉的承袭,而侠则是其儒学思想的行为外化。  相似文献   

8.
嵇康是魏晋时期真正的儒侠,其“尚奇任侠”之精神主要表现在锻铁淬剑、琴棋书画、山林药酒、广陵绝唱等生命实践。嵇康的“尚奇任侠”既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又与他所秉承的越文化之熏陶、所染受的思想文化和所处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密不可分。嵇康正直守信、任性自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之操守和使气任性、傲世不羁、轻死易发、刚肠疾恶的侠之性格真正体现了侠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武侠小说的本体包括两个根本方面———侠文化和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本体研究即是探究武侠小说与侠文化及通俗小说的本质关系。从武侠小说与侠文化的本质关系来看,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文学形式和重要载体,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态,而且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0.
唐代侠风炽盛,侠意识异常浓烈,并在兼容并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其表现出的功名追求与人生享乐合而不悖的独特内容、明主情结与恩报意识中的国家、民族观念,都是对传统侠意识的发展,是独具时代特色的侠意识,包蕴着深厚的现实内容,反映着较为深广的时代文化心理。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唐代文人执着、进取的用世精神,追求功名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自由、注重世俗享乐的人生情趣,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心态和心灵历程,为我们认识其复杂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贾平凹在塑造他笔下的男性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儒"与"侠"两种文化资源。金狗是"儒"的代表,表现了多情重义、仁义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雷大空是"侠"的代表,他们敢作敢为、惊天动地,却又鲁莽缺乏理性,最终是同归于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结合、文化比较和文化整体阐释的角度,发掘了中国儒学文化与侠文化的理论结合点,对儒侠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笔者从儒学文化和侠文化两者各自的内容与内涵入手,完成了两者共同点的确认,从而在共同点上发现文化的兼容与联系,达到共通的理论发现。基于共通之处,研讨理论结合,在结合点上深化儒侠的概念,并与两种缘起文化不同的内容与内涵系统结合,进一步完成整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3.
描述游侠形象是魏晋南北朝较为突出的一种文学现象。从魏晋到唐朝,出现了非常多的咏侠诗,其中魏晋六朝时期咏侠诗人可作为代表的便是曹魏诗人曹植、晋张华以及北周王褒,他们分别代表了社会三个阶层——皇亲贵族、平民寒士、将士,并赋予游侠以不同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4.
"英雄"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母题,在其流变过程中,理想化的传统式悲情英雄成为了一种经典的形态.在传统式英雄大行其道之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却通过对平凡人物勇于对抗荒诞现实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脚踏实地的质朴英雄观.面对灾难,《鼠疫》中的西西弗式"英雄"们一直在以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勇敢对抗现实的荒诞,用永不言弃的精...  相似文献   

15.
《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创作的短篇小说,分析该小说体现出的艺术价值:一是父子之间的误会使得二者对话出现了信息差与语境差,通过解码者和编码者共知信息的缺乏﹑指义模糊、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的差异使得父子间的误解得以实现和延续;二是孩子面对虚假"死亡"的体验,独特的体验呈现出四个层次的情感变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  相似文献   

16.
唐代任侠风气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任侠风气所包含的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理通过其任侠、咏侠活动,已成为他们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任侠精神中表现出的对于勇武豪爽、建功立业、自由享乐等人生理想的追求,参与了文人人格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构建。他们将侠或任侠精神作为一种审美意象,寄托自己的理想,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形成颇具时代文化精神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初盛唐任侠风气与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并由此带来了唐人咏侠诗潮的高涨和边塞诗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1916年3月,美国潘兴准将率军越过关墨边界,捉拿墨西哥农民军领袖维拉,史称"潘兴远征".这次行动发生在美国由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的转型时期,是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活动.因此,"潘兴远征"彰显了其在军事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设立了基于"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为代表的英雄制度,形成了如何认识、评价和对待英雄的"人民至上"英雄制度文化.在认识英雄方面,深化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来自人民的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评价英雄方面,突出英雄价值的时代意义;在对待英雄方面,提出要崇尚英雄、厚待英雄、铭记英雄和学习英雄.从国家荣誉制度论析"人民至上"英雄制度文化,有利于形成尊重和崇尚英雄模范人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继承与发展英雄精神,加强与拓深英雄观教育,持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术套路演练与音乐的结合,是武术套路结构的创新活动,这一有益的尝试不仅保持了武术的传统性,而且为提升其竞技性构造了机遇和提供了实质性的内容和依据,拓展了武术套路的结构,从而更快、更完善地推动武术项目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根本的意义上,人是一种以"意义"为生存本体的高级动物,对意义的追求,源于人对自身的"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超越的欲求,对"总体性"、完整性价值理想与价值生存目标的渴望.人的超越性作为人趋向意义世界的一种努力,离不开人的现实活动.意义系统是通过人自身的生存而创造、构成的.意义系统的广度和深度所反映出来的乃是人自身活动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人的超越性活动所展示、所确证的正是人的自由本质,它是意义世界能否生成及其主体能否对其实施自为拥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