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群体记忆。从生产关系、治理方式、地理-生活空间、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审视,当前的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呈现出从守望田园到离土离农、从礼治秩序到法理秩序、从“共同体”到“原子化”、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时代特征。“后乡土性”导致传统乡土文化陷入共同体瓦解与规制失范、价值式微与整合失衡的时代困境。乡土文化的教育重构须确立走向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构建文化主体回归的组织机制;协同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与活动拓展一体推进的实施进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价值的迷失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误。科技价值的迷失包括环境价值的迷失、价值利益的迷失以及科技应用价值的迷失。环境价值的迷失导致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化;价值利益的迷失导致畸形的社会发展观;科技应用价值的迷失导致社会发展中的人忧患。重视环境价值,确立综合、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正确处理科学与人的关系,是我们面对科技价值迷失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历史地分析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所以在西欧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近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制度化,二是若干有利于近代科学认知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前者导致科学事业的繁荣,后者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乡土社会生成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全球化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机遇与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乡土社会中,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内涵。从社会(乡土社会)结构的视角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对其现代价值的定位及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自然生态观的哲学基础上,对西方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基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探索,在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价值引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归,是对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正向价值延伸,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共建全球生态空间。通过对其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的探究,从经济转型、法律制度、思想引领和国际合作等领域促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科学沙文主义与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科学不能凌驾于民主和自由之上。科学家未必是要尽可能地向社会公众提供真理;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自我纠错机制未必能够确保纠错成功;现代科学耗用大量社会资源的活动,需要对社会公众负责;普通公众的“本土性”知识可以发现和纠正科学共同体的错误。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应当与人类其他文化传统进行公平、自由竞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应当与国家权力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思想自由,才能保障科学和其他文化传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宗法制度虽然在西周末年就已经瓦解,但它的影响在中国却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揭示出宗法制的残余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不同层面,并积淀成为一种支配中国社会、调整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的社会传统和文化精神,进而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伦理类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解光穆 《宁夏教育》2013,(7):125-126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崇文重教之传统,这有苟子“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为证。在教育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和外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但在推动教育发展中,由于传统文化意识、社会价值取向及群体无意识影响,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的思想认识与行为选择,导致了价值与行为的冲突,并进而影响到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观,是对考试活动及其本质特征的总体把握和基本看法。不同的考试观决定考试不同的功能和价值。科学的考试观能增强考试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考试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而传统考试观难以指导考试实践结果的准确、全面和真实.从而减弱了考试应有的社会价值。为了提高考试的社会效能和社会价值.我们需用科学的考试观指导考试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的视角出发,赫勒揭示出阶级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分工造成日常生活异化,进而导致以信仰危机、文化危机甚至人类生存危机为表征的整个社会异化。为克服社会异化,赫勒提出“未来社会共同体”的价值构想,旨在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主体的态度、塑造个体的个性等手段来克服日常生活异化,实现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合流,从而构建起“未来社会共同体”。赫勒的“未来社会共同体”执着于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塑造,是依靠人们自愿选择和共同努力构建起来的共同体,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统一的共同体,是为全人类存在的共同体家园。赫勒的“未来社会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共同体,其对人道主义原则、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共同体意识的强调,为我们今天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颇多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结合柳州实际,侧重谈了两个层面问题:其一,为何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二,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进行,传统的单位制日益解体,社区成为承接社会职能的重要载体和新型公共空间,社区建设应运而生。为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在社区服务领域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他们运用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深圳市在社区服务中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深圳市南山区在这方面又走在了深圳市的前列,率先提出"一社区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这种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起源论将西方近代科学革命的起源狭窄化了。科学革命的发生主要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经济领域制度变迁的产物:扩张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科学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初始动力和继动力;绝对主义的政权为科学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创新环境和制度保障;社会结构的变化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创新的主体,也使实验与科学的结合成为可能。曾经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过杰出成就的东方民族,并非由于其文化传统上的先天不足而成为科学革命道路上的落伍者,而是由于缺乏激发、保护、诱导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的有利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因此,只有从改造政治、经济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结构入手、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创新主体,才能够推动科技发展和整体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发展观看科学技术社会评价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评价并不仅局限于它本身,还需要从社会参与的角度做出社会方面的衡量,因为这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实际社会效应以及人们对待科学技术实际态度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科学技术本身横向和纵向的迅猛发展,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内容也相应发生了演变,并且随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价值观的渗入,科学技术评价的标准也应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哲学关注的认识论为切人点,以倡导科学认识的社会性取代传统认识论,将科学的认识过程纳入具体的社会与境中,提出科学认识是在社会运行中展开和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科学认识的社会性层面考察科学知识如何在社会与境中建构、科学知识如何进行社会转译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倡导的科学认识的社会特性如何超越认知个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价值所表征的是其同社会之间相互支持和满足的效用关系,它具有作为价值主体的学术价值、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专业共同体的价值文化,由此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共同体价值文化这相互支持和协同的"三体"价值结构形态。为了规范学术秩序和防范学术失范,促进社会科学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应当完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科学"三体"价值的本质规定、结构构成、基本关系和内涵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合理的评价制度规范、评价标准规范和评价技术规范这三维评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科学复杂、对文化政治社会等环境依赖性强的特点,造成对社会科学文献翻译区别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翻译。社会科学术语的翻译又在社会科学文献翻译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着重分析了社会科学术语翻译的特征及其背景环境影响,比较了归化、异化策略在社会科学术语翻译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由具有海洋科普共同愿景的海洋科研人员、涉海专业教师、海洋科普志愿者、中小学教师及政府机构人员等群体构成,通过开设海洋课程、海洋展览、海洋研学等交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中小学生传播海洋知识,既缓解了海洋科普教师短缺的问题,又实现了提高青少年海洋素养的目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验证了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中小学海洋科普成员中原有强联结的网络关系可以因结构洞的存在而重新建立新的共同体,网络成员社会资本的转换也因为中心节点而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explores students' use of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sense of genetics concepts. It aims to analyze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courses,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ractices and discourses. Sixth-grad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before and during four weeks instruction on genetics. General trends were detected regarding border crossing between discourse communit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ease of moving among informal experience, social practices, primary discourse of family, friends and community, and secondary discourse of science and school instruction. Two comprehensive case summaries – Debbie and Sam –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Debbie took what she experienced in her social life as criteria to discuss how people resembled one another. However, the language practiced in the classroom was different from Debbie's familiar language. Debbie thus experienced a conflict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courses. Sam's school education and home environment provided an aligned social context with rich scientific ties that nurtured his use of secondary discourse practices in think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We recommend that science instruction needs to build a learning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discourses will be recognized and border crossings between discourses facilitat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cience.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广东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有效管理,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已是摆在广东省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系统工程。认真分析了目前广东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广东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