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与五代的关仝一起,被认为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继者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  相似文献   

2.
傅抱石以民族美术复兴为己任,借鉴域外美术精华,对传统文人"诗意画"进行了革新,成为现代中国诗意山水画创作的典范。文章围绕傅抱石在诗意山水画现代性转化过程中,对绘画观念的现代赋形、现代性绘画语言的提炼和现代性诗意的创构等方面所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髡残,因为其独特的画风被后辈所推崇,笔者仅对其山水画中所展现的动态美感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浓浓的诗情。这是因为:首先,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它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既有多姿多彩的山水风景,又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既有启迪智慧的喻理故事,又有感人肺腑的情感题材……每一篇文章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和编排,富有意境,随处流淌着诗情画意。其次,儿童纯真无邪,好奇心强,朝气蓬勃,充满灵气。他们最具想象力,喜欢异想天开,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和诗人。这样的语文,这样的儿童,构成的课堂当然应该是诗意盎然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促进孩子独特而富有情趣的想象,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怎样创设富有诗意的课堂呢?我想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和教学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林非先生在其散文创作理论中认为,无论是散文的创作还是对散文的研究,创作者的感情真实性与投入程度是第一要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次要的,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从散文的起源与发展的情况对比来看,客观写实性就是散文的灵魂和根基,一旦这个根基动摇,散文也就不成其为散文,而会产生异化性发展。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种的散文绝大部分地剥离开了其初源时期地功利性,但是其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既散文是不能脱离其客观写实性而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抓住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意内涵,精心展开语文教学环节和测评的诗意设计,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诗意的滋润,提升美的情怀。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让语文教学过程浸润诗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在神和貌上都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既有为山水传神的写实性,又有明显符号性的程式化特征,总体上呈现出极具复杂性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始终存在着无奈和尴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固然是语文学科的责任,但是,这些尚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语文教学的最终指向,应该是关怀人生,提升心境。唤醒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丰富他们的智慧,提升审美的眼界才是语文课堂的追求。提升心境的追求,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创设诗意濡染心灵,这应成为语文课堂的自觉。  相似文献   

9.
马远山水画风形成的地域因素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远山水画风的形成,既有绘画风格变化的画理因素,又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更有取景角度转换的地域因素。这是因为南宋画院位于环山的西湖之畔,客观上限制了马远的视野,不允许他作远观式全景描述,基于写实的原则,只能作俯身近观的边角构思。这些特点充分体现在他有关西湖的画作之上。  相似文献   

10.
北宋山水画家李成的绘画风格及艺术成就极大,几乎左右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他独创了卷云皴,其山水画的一大特色是以平远构图法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五代宋初北派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后世的发展,其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的典范,表现出的理性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历程,表达出的意境成为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偏于写实,这种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各种因素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南宋山水画主要成就集中于画院之内,以"马远、夏圭"为代表,被称为"院体山水",即以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在小幅画上画边角之景,形成与北宋山水画风格迥异的艺术特色.北宋至南宋审美风格的转折,一方面是源于画家对江南小景的艺术感受,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艺术本体发展的规律性造成的,同时更与当时文人画的蓬勃发展有着紧密关系.无论是从形式、内容、创作方法、还是审美趣味来看,南宋院体山水画都与文人山水画有着颇多相似之处.本文试从分析马远、夏圭的画风来探究文人画对院体山水画的影响、渗透.  相似文献   

13.
龚贤山水画的笔墨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贤的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变化过程,前期较为重视线的运用,后期则重视笔墨的综合效果,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笔墨风格,这种风格特征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中国山水画在面貌上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但是透过长时间以来人们不断的尝试及试验.中国山水画始终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混乱与浮躁,有必要适时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的挖掘,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和认识,从而更清醒地认识山水画的实质及其内在蕴味。  相似文献   

15.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110-113
欧洲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创作对象的画种。欧洲古典风景画是以写实为造型手段,在风景画的内涵上,追求本真、朴素、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典山水画则是以写意为创作手段,在山水画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诣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元代隐逸山水画的纯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山水画在宋代几经挫折,产生了很多作品,但就其纯粹性而言,仍不及唐代,山水画中的隐逸文化略呈颓势。山水画在元代才摆脱颓势,完成了对唐代山水画的隐逸回归和升华,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为代表的西画写实手法的引入,与中国画的传统水墨的矛盾,导致了中国画的多元变革。中国画只有与相对立矛盾的艺术状态构成张力场,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进程中保持文化自身的深层冲力,才能在多元的文化形态中体现人的价值,使已经变异形态并将继续演化的中国文化,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当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不存在写实,它记录了一种观念,表示了观念与观念之间的一种联系,表示一种观念如何转变为另一种观念。中国画在表达观念上,以山水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这样形成的绘画我们才能称之为山水画。  相似文献   

19.
元代山水画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后人评元画为“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是从宋人画中的重造化、重理性,转而重心源、重意象,一变严谨工整的画风而为重韵致、求天趣、崇尚淡泊逸品、追求天真和自然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