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和冯云濠等一批学人前后相继、死生以之,历时一百四十余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首尾一贯、体例谨然、价值重大的学术思想史巨著。它为后世学术思想史的编纂提供了范例,为我们研究宋元历史主要是宋元学术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前贤时哲对此多所注重。兹文在吸收现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间述现今研究所不及,以求教于学界。一 "史学要领,体例为先"。《宋元学案》的体例特点主要表现在著述宗旨上的突破和对学案体的完备两个方面。 1.著述宗旨超迈先贤。学术史著述形式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对当时学术的分类与描绘。但直到宋元以前,学术史始终没  相似文献   

2.
《两汉三国学案》是清末民初一部重要的学案体著作,在编辑思想、体例和按语上均特色鲜明,对当今的学术史编纂仍有参考借鉴价值:编辑思想明确,以“明道”为根本宗旨;编辑体例创新,综合了学案体和纪传体两种体裁,对学案体史书进行了大胆创新;按语精辟,编纂者的学术独立性鲜明.  相似文献   

3.
版本源流考订是古代文献整理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单种文献历代同书异本传承关系的考察,可以从存本中发现和推荐与祖本关系密切的善本。对古籍数字化而言,版本源流考订有助于选择精良的底本,还可将前代版本源流考订成果随同文献正文一起数字化,并进行数据加工。文章以宋代梅尧臣《宛陵集》为例,利用OWL本体描述语言完成面向专业研究人员的古籍版本源流知识库的结构设计,基于本体开发工具Protégé完成以RDF资源描述框架为基础的本体建模,利用On?toGraf插件功能将该书的版本源流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围绕总百家之绪、溯学术之源、明簿录之体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艺文艺》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籍目录及其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数字学术的发展为古籍目录的数字化保存和利用以及开展数字工具支持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时间跨度两千多年的八种史志目录为数据源,以机器预处理与专家校对相结合的人机迭代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拆分和字段抽取、数据补全、规范化以及书目认同,最终完成11万余条书目记录的结构化、规范化集成。在此数据集的基础上,从领域专家的研究需求出发,结合统计、可视化、检索等方法,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构建了一个历代古籍目录可视化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书目统计以及分类演化分析两个主要部分:一方面可对书目数据进行细粒度统计和可视化呈现,以帮助学者清晰地比较、追踪类目的消长;另一方面可对所有典籍在历代目录中的分类演变轨迹以及各类目所收典籍的源流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更好地实现类目分合转化的模式识别。本研究为数字学术背景下的目录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分析工具,不仅为学者省去了大量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还通过新的技术和视角助力分析、比较等解释性研究。图8。表3。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古史及学术传承之间的关系,试图纠正学术史研究中的某些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观念。指出应当区分普通的"口传"与特指的"口传时代"或"瞽史口传时代"这样的概念;指出西周以前、西周到春秋时代、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秦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口传在学术传承上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范凡著《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注重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调查统计,围绕图书馆学核心内容进行阐释,有着宏大而开放的学术体系,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的规模与特色,是近年来有关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继往开来,对推动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海量的学术文献中自动发现有价值的高质量文献和研究点的时序演变路径是现代学术趋势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探讨了一种将引文分析技术、语义本体技术和可视化展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学术文献关键路径自动识别方法和可视化呈现方法,通过结合时间维度,它可以更好帮助学者用户发现有价值的高质量文献群及其相关联系.该方法主要建立在基于振荡算法的学术文献权值算法,和利用基于引文关键词加权共现技术的领域本体设计的引文链接权值算法之上,同时提供了完整的可视化展示界面.最后,文章对相关测试实验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以CSSCI数据库中的图书馆代表性核心期刊2008—2012年数据作为统计源,借助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对五年间的6265篇文献数据进行计量研究,得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文献、核心作者与学术机构,揭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及演变,为图书馆研究学者把握研究热点,找准研究切入点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文的发展与引入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借助数字化技术组织、关联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传承、创新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元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元曲四大家现存杂剧为例,通过自顶向下的方式对元曲知识进行抽取、融合、存储,最终构建知识图谱以实现对元曲知识的多维度展示与应用。基于本体模型构建的元曲知识图谱,能够实现对元曲资源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呈现,拓展了人文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