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利用气液反应法制备原位AlN/ZL101复合材料并确定了其最佳成分,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对该材料进行了显微金相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N/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原位生成增强体AlN的尺寸为30nm左右,均匀分布于共晶体内部,同基体结合良好;由于细小增强相的作用,热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共晶硅以粒状形态均匀分布于基体中。  相似文献   

2.
为减缓由于碳纤维与碳化硅基体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微裂纹的产生,同时采用了C、SiC纤维作为增强体,通过有机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了(C-SiC)f/Si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中纤维排布方式以及基体相组成。研究发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复合材料中各相的存在形式。从复合材料抛光面分析可以发现,在纤维束交错处存在束间基体聚集区域。复合材料基体主要由具有不同衬度的两相组成,分别是由含纳米SiC粉体浆料裂解产物和有机聚合物前驱体(PCS)裂解产物。PCS裂解产物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浆料裂解过程中形成的裂纹和微孔中。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增强颗粒的种类、选择方法,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界面的类型以及如何减少界面反应和改善界面的方法等,为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阐述了SiCp/Al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有增强相的尺寸、形状以及含量,热处理工艺,基体与增强相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金属基体的化学成份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增强技术挑战着现行社会关系和传统观念。首先,增强技术弱化了人类的自决能力。在"增强自由"与取舍困境、"增强信任"与交往焦虑、"增强健康"与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增强技术与自主原则发生矛盾;其次,增强技术引发了技术、人才、市场以及财政等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与公义原则相背离;最后,增强技术还通过人体革命作用于人类价值观念,对传统进化观、自然神圣观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等天命观进行了冲击。  相似文献   

6.
采用铸造法制备了 Fe-Ti-C/ZL108铝基复合材料,用SEM观察显微组织,进行了 EDS元素分析以及XRD物相分析,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强相呈针状、板条状或团絮状,分布较均匀.增强体含量增加,针状和板条状的增强相形状及尺寸大小略有变化,由Al、Fe、Si反应生成,界面清洁;而团絮状的增强相逐渐长大,由Al、Ti、C生成,界面较模糊.增强相由Fe2SiTi、Al0.3Fe3Si0.7、Al4Si3C6等化合物组成;其反应机理为液-固反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增强体承载、界面传载机制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智障儿童有其与众多儿童相别的个性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稳定,对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习,以增强其视觉形象,吸引注意力;运用合成技术增强注意力,加强信息反馈,保持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促进智障儿童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为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如何增强学生自信心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那些失去自信心或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应注重情感的投入,通过情感教育,去冲击、溶化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改过的决心和勇气,增强自信。同时要科学合理使用批评和表扬机制,做到既能改变学生灰心丧气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又能防止他们走向极端,导致自卑或自满情绪。最后,结合实际,通过举行演讲、转换环境、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来改变了他们自卑的心理,以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之间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人类除通过分工解决这一矛盾以外,通过发明各种工具,特别是人工智能这种“特殊劳动力”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智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智力的不足,扩大了劳动范围,提高了劳动效率。人工智能促使人类社会由信息社会转向智能社会,人工智能逐渐融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伴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各有优劣,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强工作,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劳动目的。为了增强工作,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证人机交互安全,二是促进人机共存演化,三是增进人机相互理解。人机交互安全是增强工作的基础,人机共存演化和人机相互理解是增强工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传统误差模型的改正效果,满足更大范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单点高精度定位需求,使用RTKLIB软件处理多功能GPS卫星星基增强系统(MSAS)增强电文,计算各类误差的相应改正数,并与传统经验改正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型对单点定位精度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MSAS模型改正法可有效减少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效应和对流层延迟效应,提升单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制备钢纤维增强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钢纤维的体积掺量不同,研究钢纤维体积掺量对地质聚合物抗折破坏行为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声发射信号波形平均频率AF及RA(上升时间与幅值的比值)的变化趋势,得出地质聚合物基体的拉伸破坏及剪切破坏的规律。结果表明:镀铜钢纤维对地质聚合物的增韧效果明显;持续时间在40000μs以上,且所含能量很高的波形为诱发灾变破坏的波形;小RA值、大AF值对应着地质聚合物基体的拉伸破坏,大RA值、小AF值对应着纤维拔出过程中与基体的相对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2.
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系统的架构及教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现实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近乎真实的虚实相融合的学习场景。将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移植到智能手机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及普及率高等特点,因此更具有教育应用前景。该文首先给出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系统的架构,然后论述了智能手机增强现实对学习环境的影响,最后从移动情境学习、游戏模拟的体验式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学习及书本阅读学习四个方面探讨智能手机增强现实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通过该文的研究,以期能对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及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怎样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上讨论的一个重要焦点和热点。本文作者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向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实际工作者请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实验测试和统计的基础上,从微粉粒径、粒型等结构特点出发,研究超细微粉经过表面活性处理,与基体材料复合后,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机理,继而依据此机理开发出各种超细矿物粉体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15.
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是指某些病毒在相应抗体协助下复制或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的现象.使用常规疫苗免疫来防治具有ADE作用的病毒病常常难以奏效,甚至引起某些疾病病情加剧.近年来,关于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具有ADE现象病毒有效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坚持“三个”开放,即以开放的胸怀广纳海内外人才;以开放的视角,努力构建全球技术创新体系;以开放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才能尽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体细胞基因增强是改善或者提高人自身或其后代身体某些功能的一类医学技术手段的统称。这种增强会导致人的基因出现社会层化,也会使人群出现相应的社会层化。体细胞基因增强社会层化在社会公正、人的身心健康、自主权等方面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伦理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预警防控措施对其进行伦理调控,以削弱该类增强的社会层化与伦理风险,促进体细胞基因增强的研发和应用保持在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18.
晶须是一种单晶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填充体具备填充度高、增强效果明显等优点。晶须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制备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高尺寸精度、表面光滑的零部件。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注射成型制备一系列晶须含量的镁盐晶须/ABS复合材料,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镁盐晶须对ABS的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镁盐晶须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都随着晶须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弹性模量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但同时,晶须的加入限制了树脂基体的变形,断裂应变和冲击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增强现实技术具有虚实结合、三维呈现和实时交互的特点,能够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中。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展开。基于增强现实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将增强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多媒体教学系统,具备教学内容虚实结合与三维呈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真实交互以及学习资源实时共享的特点。通过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对复杂抽象实验内容的教学提供解决方案;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互动协作的学习条件,能较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实时交互和深度沉浸。  相似文献   

20.
增强现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它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高。增强现实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在理论上需要深入的研究,在应用技术上、实验环境、硬件平台的建设上都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增强现实硬件平台,以及基于这样一个平台开展增强现实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是我们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