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视经过十年改革特别是近一两年,正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变化。它的总趋势是:节目的内容与受众机制已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电视中原来一些“热点”正在降温或渐趋冷落;电视中原来相对冷落或“空白”的地方,正在崛起或成为新的“热点”。电视——正向着深一层次拓展。电视节目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电视剧,电视文艺为主体,它的价值也即主要是消遣娱乐至最高层次的审美;另一类则可概括为广义意义上的“信息”,它的价值主要是认识世界、认识社  相似文献   

2.
自90年代后半期,在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引领下湖南电视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率先在电视领域引入资本运营经验,初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在机制和节目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并引发了业界关于“地方媒体突围”和“媒体上市”的讨论。湖南电视改革所得成绩昭著,被业内人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这支由湖南长沙各电视台组成的队伍被称之为“电视湘军”。  相似文献   

3.
陕两电视台八套频道闪亮登场,对原有的电视媒体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由部门负责制改为频道负责制,实现了电视传媒频道由混合型向专业型转化。这一媒体改革体现了西部文化大省的大气魄、大手笔。新办栏目如“杨芳热线”、“开坛”、“都市女孩”、“影像”、“三秦警视”、“诉说” 等均在  相似文献   

4.
徐凌  胡洁岚 《视听界》2004,(5):9-10
一、无奈的现象和中国社会一样,中国的电视也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央视改版前,省级卫视长期以来多以“新闻综合频道”这种央视一套模仿版的面目出现。而业界和观众对它们的平庸始终多有诟病:雷同的电视剧,大同小异的版面设置,相互抄袭“克隆”的栏(节)目。中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有2000多家,上星的频道有40多个。然而,这些频道无论是在节目形态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太多的趋同性,同质化现象严重。2004年被业内人士们称为“改版年”,全国数家省级卫视台不约而同地集体行动,对原来的新闻综合频道进行改版。作为中国电视的中坚力量,省级卫视似乎有责无旁贷的义务来成为电视改革的桥头堡。不过,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中国的电视改革仍处在一个左右摇摆的地带:一面是政策,一面是市场。人们试图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尝试,但很快又退回到政策调节的范围。在政策和市场间迂回曲折,使得中国电视的改革前景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5.
新闻广播在发布政令、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职能上处于厂播媒体最重要的地位,主要发挥着“喉舌”功能,其改革具有巨大的联动、示范作用。1983年的第11次全国厂播电视工作会议曾提出:“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厂播电视宣传的改革”。正如当日寸的厂播电视部吴冷西部长在这次会议上指出的:“新闻这种形式最为领导关心、群众关心,最能  相似文献   

6.
一、“二重属性”问题是电视传媒改革的焦点中国电视传媒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取得一定成绩。比如国家允许电视传媒广告经营,推动电视传媒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把电视传媒视为第三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围。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经营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制播分离”,促进了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电视传媒普遍进行广告经营,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台已经完全实现自收自支;部分电视传媒集团实现上市,初步实现了资产运营。然而,必须注意到,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过高的行业壁垒、市场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严…  相似文献   

7.
陶新艳 《当代传播》2011,(6):112-114
电视湘军在经历了改革和辉煌之后,电视产业持续发展、突出重围的源泉必然来自根植于深厚湖湘文化的文化竞争力.培育湖南电视的文化竞争力,需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提高文化创造力;以“心忧天下”的情怀,打造文化亲和力;持“兼收并蓄”姿态,增强文化传播力;扬“经世致用”传统,铸就文化持续力.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传媒具有“二重属性”,我国电视传媒改革需要兼顾政治与经济双重目标,不同经济体制环境下的电视传媒改革模式中相关主体的经济关系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电视传媒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电视传媒的监管和规制。  相似文献   

10.
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套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的“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语”的公式,从总体来说,电视的总语境就是:电视主持人(或电视播音员)及现场参与者在电视播出时间中、在电视演播室(或采访、主持的现场)通过电视发射装置对电视接收机面前的广大观众谈所要说的话。从陈望道先生所说的情境上的分题——即语境的构成因素“六何”来说,电视语境的“何故”:是指电视节目的目的,怎样传播信息,怎样教育人、感染人、以理服人;“何事”:说什么事,传播什么信息,拍摄介绍什么事件、人物;“何人”:是认清电视节目的对象,是农民还是工人,是青年还是少年;“何地”:是指电视台播音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电视台台庆四十周年大会上,原台长杨伟光指出:“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的首要条件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需要勇气去创新。”他把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成功的经验归结于“创新”,过去的四十年围绕“创新”,中央电视台作了三方面的改革。 一是内容上的改革。1992年《东方时空》晨曲奏响了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2.
邱建浩 《东南传播》2022,(11):17-19
电视时政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化形象深入人心,但电视时政新闻在融时代的受众减少,其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融产品,确保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权。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融时代下电视时政新闻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融时代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特征,提出: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与“融”相结合,通过内容、平台、传播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整合,不断占据舆论主阵地,引导受众思维,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纵观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举措,最明显的特征是: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要新闻媒介除了进行自身体制改革与业务改革外,已经走出了束缚自己的“囿园”,打破了以往计划和行政圈定的条条、框框和块块,冲出了以往将报纸、广播、电视三家新闻媒介隔绝的“楚河”、“汉界”,进而进入其他相关领域,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本文重点论述我国广播和报纸优势的互补,探析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金妍 《青年记者》2016,(24):76-77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已成为常态,“广电+”这个说法来源于2015年的热词“互联网+”.何谓“广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2015年广电改革发展高层论坛上比较清晰、明确地阐述了“电视+”或“广电+”的概念,他认为可用“电视+”或“广电+”来概括广电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最迫切的意思就是“+互联网”,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占领主阵地.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①事实上,电视早就开始了与互联网的融合之旅,互联网发展初期,电视提出“内容+渠道”的发展战略;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又提出“内容+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电视加快了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电视提出了“全媒体”战略,终端融合更多样,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纷纷登场,电视内容的接收由电视机转向更为自由方便的电脑、手机等,“广电+”成为电视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断深化电视改革 发展先进电视文化@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台长~~  相似文献   

16.
最近,赵紫阳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好好宣传”。这是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应把宣传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宣传这几年改革在实践上的成就和理论上的发展;宣传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宣  相似文献   

17.
1958年诞生的中国电视,在经历了20年的行逡巡之后,终于开始迅速发展,从而进入了它的兴旺时期。从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中国电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1979—1982:在改革和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央广播事业局重提“自己走路”的口号,电视事业在各种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冲击下开始谋求独立发展。二、1983—1988:广播电视部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订了新的政策。电视在矛盾和冲突中摸索前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中诞生 改革中发展──重庆电视二台五年回顾一、台情概要重庆电视二台成立于1989年12月,已经整整五年了。重庆电视二台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新机制,经过五年的改革、探索,已逐步成为具有较规范的管理体制,并装备了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18日,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举办的“电视综艺晚会理论研讨会”在本院召开。来自各院校、社科机构和新闻媒体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我国电视综艺晚会的界定、现状、源流、评价、特征、改革等论题,从操作到基础理论层面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对当前作为显著文化事象之一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认识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其主要论题与观点综述如下:一、电视综艺晚会的界定徐舫洲(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电视综艺晚会”是对舞台艺术的转播,电视在其中只是媒介。电视导演在其中的作用,应限于转播或直播工作,而不应…  相似文献   

20.
移动出版     
背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随时随地传播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移动电视”、“移动博客”的兴起就是明证。“移动电视”是指在公交车、地铁及车站、机场等流动人群密集的场所安装移动电视接受设备以播放电视节目的新型电视形式,它具有传播信息和广告发布的双重功能。“移动博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