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学科。高中地理除必修模块渗透外,还专门设有"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本文着重对人教版、中图版两个版本的高中地理选修模块6《环境保护》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素材选取、图像系统等方面对两个版本的《环境保护》选修教科书进行比较,旨在扬长避短,促进该册教科书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截至目前已经有七十多种,这些选修教材给学生和老师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却在教材的精品性与编写者的"基层性"方面存在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倡导的"生本"在实际的教学中让位于"考本";评价问题也成为制约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软肋;农村学校师资的缺乏使得选修这个理想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只能停留在"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改革,高中地理教材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它已经体现出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的特点。通过研读有关文献,总结出目前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高中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途径以及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急需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来传承和发扬。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在传承与保护"非遗"中有着绝对的优势,高校选修课程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注重学生的兴趣,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选择,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的选修课程的融合,不仅对学生学习非遗文化有专业的指导,加强了大学生的非遗教育,而且同时丰富了高校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是老子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成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般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悲观厌世的,是对现实的逃避。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辩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人生、宇宙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期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下,毛泽东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大本大源"思想。同时,又在"救国救亡"的时代主题之下,他创造性思考,并将"大本大源"哲学思想运用到国家改造问题上,由此形成了青年毛泽东关于国家内涵的创见。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包含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学科特征,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具有应用便捷、共享性强等优点,那么如何将微课模式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将二者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地理微课的特点概念、研究现状、设计模型和缺陷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新加坡《高中地理教学大纲(2023年版)》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两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课程编排遵循系统性原则,内容全面具体、基础性较强,侧重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新加坡高中地理课程依照21世纪能力框架展开,课程编排以问题为导向,内容相对简洁,知识的连贯性强,侧重于学科思维的培养。据此提出改进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建议: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课程内容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强化内容的连贯性和知识的串联性,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做到“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探寻中国发展内在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成为事实,邓小平哲学思想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以发扬,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哲学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实现角色转变,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高中地理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顺应时代发展,改变教育理念是前提;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基础;加强基本功,提高专业技能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及多元文化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少数民族高层次硕士研究生培训班"中进行的多元文化意识调查,以及学生对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的需求调查和分析,阐述了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在大学生课程选修中具有许多主客观的关注特性。大学生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经验等线索获得体育课程的关注特性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比较而做出课程选修抉择。本文将体育选修课程的不同关注特性信息整合成一个综合指数并赋予评价值和权重,采用IDB实验程序追踪大学生体育课程选修的抉择过程,探索关注特性对大学生体育课程选修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选修课程的关注特性随大学生抉择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关注特性的认知结构是其体育课程选修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比较法是确定地理事象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广泛使用。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无论是地理感性知识,还是地理理性知识都可以使用比较法。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5.
自从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生自主选项体育课授课以来,篮球、跆拳道等室内项目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而作为传统项目的"体育之母"田径课却受到了更多的冷落。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其研究结果旨在观察学生自主选修课后,大学生的体质变化,比较其教学效果,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择优选修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大同学》这篇中文文章里第一次出现"马克思"这个名字到今天,马克思理论已被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并被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其中,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被许多学者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本文仅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代化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能对此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必修3)》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论题,结合实例讲述了如何将人地关系和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是对《高中地理(必修1)》和《高中地理(必修2)》所阐述的有关的地理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与旧版教科书相比,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高中地理(必修3)》的内容安排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和变化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校实行学分制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在原有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这一体系还不健全,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怎样解决"重史轻文"的老问题?必修课程的学时锐减后怎样合理压缩其教学内容?如何合理设置选修课程?怎样把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等等.  相似文献   

19.
古代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可概括为"无为"。"无为"作为一种理念、精神在中外教育思想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以"无为"为主线,深刻剖析了中外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无为"智慧的精神实质--学习者高度信任,充分尊重,全面依托及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纵观马克思的几本重要著作,可以发现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并臻于完善的过程。本文主要以《手稿》《提纲》《形态》三本著作为出发点,梳理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厘清三本著作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从而系统阐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