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魏书》记载,北魏立皇后时要举行一个奇特的仪式,这就是"铸金人"以占卜吉凶。占卜时所铸造的"金人"就是佛像。这一习俗开始于道武帝拓跋=时期,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后被废除,实际仅仅实行了两代。在北魏前期,这一习俗与佛教的兴衰相始终,是北魏崇信佛教在生活习俗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逛过故宫,还有谁渴望做皇帝? 地方实在太大,也太小。太大,因为一个皇帝,在睡房中忽然想私访一下其中一位爱人,要走多远的地方?即使是正室,传旨叫皇后过门,也得有人备轿从坤宁宫抬过来。虽则随传随到,那距离也等如从好莱坞大道以西尽头走到兰桂坊,等得来兴头都怕冷了。  相似文献   

3.
“女人”是“女”与“人”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作为“女”须被男人认可;作为“人”须被社会接受;作为“女人”则要被女人自身认同。女人的认同是“女”与“人”统一的关键,它与女人的文化素养和自主意识密切相关。自主了的女人,不仅作为社会存在的客体,自觉地有选择地接受着社会和男人给女人制定的标准,而且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塑造自身的同时,也塑造和改造着男人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甄嬛传》里妃嫔繁多,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只有一个人,就是甄嬛。这部电视剧是一个人的传记,其实一点儿都不错。皇帝代表甄嬛内在的男性部分。情窦初开的少女甄嬛把最纯净最美好的爱情给了这个男人。从此,他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唯一。后来她不断地因为这份爱受到伤害,当看穿了将希望  相似文献   

5.
《神断狄仁杰》中,凤凰弄丢了刚刚找到的迎阳公主,向皇帝封的寻访使狄如燕道歉。如燕回道:“这可让如燕讳莫如深了。刚刚你还说我可以休息了,可你的意思是,本使的任务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6.
北魏时期,有一个在跑步方面能与刘翔有一拼的人物,此人名叫杨大眼。 虽然杨大眼跑步快,但遗憾的是.他生活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田径比赛,自然也没有奖金。  相似文献   

7.
“戒盈杯”     
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一次宴会上,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大臣则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滴酒未喝,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杯子作怪,此杯叫戒盈杯,  相似文献   

8.
上一期我们说过,写人,不管是写眼、写脸、写手、写衣着,还是写表情、写语言、写动作,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各种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整体形象,所以大家要明白一点,写局部不是目的,通过局部来写  相似文献   

9.
唐中宗李显身世显赫,自己是皇帝,父亲的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拿的是母亲还是皇帝,于是史书称他为:六位帝黄丸。医生说:去给那位今天要出院的病人注射一针镇静剂。护士不解地问:都可以出院了,还打镇静剂干吗?医生说:等下要结账,我怕他受不了!  相似文献   

10.
蒙元文献中的“色目人”一词虽然是汉语,但在用于族群划分时是相应的蒙古语词汇“合里(qari )”或“合里·亦儿坚(qari irgen)”的译语。因此,“色目人”一词所涵盖的对象在蒙古语世界与汉语世界并不完全一致,其边界是动态的,有一定的模糊性。蒙元政权的多民族政策,从根本上讲,是蒙古至上主义,即蒙古(国人)与非蒙古(“合里”)的二等人制,四等人制是细化的说法,汉文化意识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清代御制文献的概况,对清代御制文献的编纂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认为清代顺治以后、乾隆以前的帝王在御制文献上都有较大的建树,各自都有其编纂的侧重点和特色,这与帝王个人的文化素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悬挑结构与建筑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悬挑结构与建筑造型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刻分析,以便读者能透过建筑外观认识到其结构造型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为建筑设计者从事建筑设计造型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北魏宗正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来的九卿制度在中古时期完全衰落,并逐步被三省制度所取代。但是宗正卿的职能在北魏时期却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和延续,这为日后封建王朝的宗室管理提供了可资效仿的范式。北魏统治者出身北方游牧民族,他们能够独辟蹊径引入中原王朝的宗正制度,并依据华夏纲常对皇族进行系统地改造和管理,表明其封建宗法化进程的加速。  相似文献   

14.
北魏前期监察机构不健全,官爵无禄,吏治腐败。孝文帝时期建立正常的官吏考核、升迁制度,以俸养廉,严法治贪,树立御史台权威,并敢于从亲近者正法,加之正面教育,故有效地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吏治也有好转。  相似文献   

15.
金朝流外出职制度来源于北宋。流外人员中,中央政府吏员主要来源于承荫人、终场举人和地方政府吏员,地方政府吏员主要由推举产生;宫中诸局分承应人来源于承荫人和非承荫人。吏员出职一般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宫中诸局分承应人一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吏员不能廉洁奉公的现象普遍存在,宫中诸局分承应人的素质随着皇帝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两种人出身的职官,不能给予太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听证参加人及其法律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听证参加人及其法律地位是行政听证制度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通过对听证参加人概念的重新界定,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听证参加人范围的认定与选择,以及当代行政听证制度中听证参加人所应当具有的权利义务等问题,旨在为今后有关听证参加人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魏前期道武、明元、太武、文成四位皇帝为加强皇权,都对地位较为强大的宗王进行了打击,如道武帝对卫王拓跋仪的打击,太武帝对乐平王拓跋丕和乐安王拓跋范的打击,文成帝对临淮王拓跋谭、永昌王拓跋仁等人的打击。通过打击宗王,北魏皇帝维护了自己的皇权,使北魏的中央集权不断走向强大。  相似文献   

18.
道武帝拓跋Gui据有中原后,北魏政权进入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蜕变期,而变化的根本点是专制皇权的形成,这一过程突出表现在其都城的建立,部落离散,官僚政体的建立,正统形象的确立等方面,最终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初步确立而宣告完成。  相似文献   

19.
北魏孝文帝定代人姓族之举,在北魏发展史上是一件极重大的事。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前后,都有改定代人姓族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改鲜卑勋臣八姓中纥奚之奚为嵇的事例,看似个案,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表明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改革过程中,不止一次改定代人姓族的史实;表明孝文帝对汉四姓认识的逐步清晰和门阀观念的增强;表明在这个过程中皇权力量的人为干预,即君主的力量可以按历史发展的变化,重新编排他们的次序、改变他们的姓氏。  相似文献   

20.
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中,一切的行为都是神圣虔诚的宗教行为,也都是重新认识把握佛教精神的必要过程。造像的过程是藏传佛教修行者人生价值的反映,体现了藏传佛教修行者的根本追求,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感,因此在造像的过程中,造像者自然而然就会把身心沉浸于神圣超然的情感之中,从而获得超凡脱俗的精神升华,每一尊神灵造像就成为他们心理的需要和情感寄托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