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有个性化图书推荐没有考虑受纸质图书的复本,构建读者及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定义基于页数的借阅时间、新书、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读者借阅记录的统计,在图书馆书库存在复本的情况下区分专业、非专业纸质图书推荐。在真实的借阅记录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访工作的现状、经费的使用及读者对纸质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图书馆提高纸质图书采访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纸质图书借阅率下降问题的分类和统计梳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读者阅读倾向,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调整书库布局,加强图书宣传与引导工作,激发读者借书热情,达到提高纸质图书借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读者借阅历史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从图书类目和借阅周期两个维度挖掘出了读者对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偏好规律,从而可以为图书采购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提升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纸质文献资源保障职能出发,对宁夏大学留学生借阅纸质图书的频率、语种、学科及借阅图书时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调查;利用文献信息服务软件,对留学生实际借阅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从中发现了问题,进而在针对留学生纸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提升留学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吴春红 《情报探索》2015,(3):99-103
针对当前电子资源评价过热的形势,指出中文纸质图书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纸质图书馆藏评价的实现方法。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馆藏图书结构及流通的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对馆藏图书的数量、结构、种类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根据馆藏比例和文献借阅比例相关关系以及馆藏图书借阅情况,提出了馆藏结构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图书零借阅数据统计分析入手,探讨了纸质图书利用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丽娜 《内江科技》2023,(3):110-111
<正>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为例,从年度、类别、人群等方面对2018年-2021年各类别可借阅的馆藏图书的流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借阅量下降原因,为馆藏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步变成了新媒体阅读,这种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行为,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持续居低,许多图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图书馆近几年来借阅量数据,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纸质图书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通过"新书借阅室"服务,开展纸质图书自主选购借阅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以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两校区2013年~2015年读者借阅图书数据为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不同读者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优化图书采购模式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2.
探索文献主题服务,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创新服务理念,不定期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图书推荐主题活动,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读者阅读服务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韩山师范学院韩东校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结构及流通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馆藏结构分布情况、流通借阅率、流通-藏书比、流通平均复本数与馆藏平均复本数比率,找出分馆馆藏纸质图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馆藏结构优化及馆藏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面临网络的冲击,原来的图书借阅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借阅的需求。所以图书馆不但要保持传统的借阅模式,而且要利用网络平台找出适合读者借阅的最佳点。把图书馆内大量的有价值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提供网上进行特色信息服务。发挥专业特长,成为网络信息的导航员和咨询员。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特色。如何在数字化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成了图书管理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率,推出了"彩云服务",这一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创了多渠道合作、技术更新快、个性化服务等阅读推广模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对业界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启示,即:以技术创新,多方位开辟读者群;以延伸服务,扩大阅读的物理空间;以整合资源,走向合作之路;以建立机制,保持常态化。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作实践,对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入藏及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读者借阅规律、需求特点和阅读倾向,揭示统计分析功能对提高馆藏建设质量、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李丕仕 《现代情报》2009,29(9):7-10
运用混沌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行为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针对图书借阅流量在不同时间粒度各时期中的波动特点,构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混沌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的验证表明,混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零借阅率图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有很大一部分常年不被读者借阅成为零借阅图书,从几个方面对零借阅图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业成功的影响力,文章抽取宁波财经学院图书馆和教务处的运行数据,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对比,从纸质图书借阅率、阅览室学习时间、数字资源利用和信息素养教育4个方面得出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对其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谭立云  丁智斌  玉嘉邓 《现代情报》2009,29(12):120-122
本文通过构建图书借阅的数据仓库,建立了多维图书借阅数据集,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对目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关读者借阅图书的规则,可使图书馆了解读者借阅图书的特定取向,使得其在图书添加、图书摆放上更加合理,从而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使图书馆对学校教学的辅助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