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初,每遇重要、难办的公务时,下级官员往往会向上司致信联络疏通,洞悉上司态度或得到具体指示后,再行文处理公务。官员之间这类商洽、联系公务的书信,沿用了书信私密、结构灵活、言辞随意亲切的特点,虽为商讨公务却可不用或少用公文套语简约方便,又不受公文运转程序限制可越级致信。因此公务书信深得官员的喜爱并普遍应用,到乾隆朝时,这种具有公务性质的信函最终由书信转化而成公开的正式的官府文书。  相似文献   

2.
我爱读名人写的书信,因为他们的思想,信念和人格,在书信中往往能够更真切、更自然、更生动地流露出来,并反映出他们与世界的关系。我爱列宁,因为他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人格统一起来的典范。这种统一实在太难了,然而列宁把世界上最难的事,做到了最好的地步。在当今的世界上共有多少书?这是一个无法统  相似文献   

3.
尺牍即古代人们用以传递信息、交往沟通的书信,乃书信之别称、雅称。我们之所以用“尺牍”而不用“书信”,“是从其在中国古代的本原状态和涵盖范围以及传统习惯考虑的”。这种背景下,就给我们一个探求尺牍之用的空间和机会。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产品和人们沟通的一种形式,书信在任何时候都有它的特殊功用。而目前对尺牍档案文献的研究,则存在着视野的局限性,缺乏系统全面的审察。在关注文化事业发展,同时呼唤民族文化复兴声音日高的今天,尺牍这一档案文献种类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胡适一九四九年飞离北京时,留下了一批书信,这些书信以前只在报刊上零星发表过。最近,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将它系统地整理成《胡适来往书信选》(分上、中、下三册),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内部发行。书信选包括胡适自一九一五年到一九四八年的一部分电报和信稿、电稿,并在附录中收入了胡适所保存的其他书信、一部分手稿和一些与书信内容有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手稿等。  相似文献   

5.
二、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一) 便条、条据和一般书信这种便条和一般书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现分别简述如下。(1) 便条便条实际上是人们写的一种最简单的信。目的是为了办理某件事情,或传递某个信息,比正式信件简单、随便,只把事情简单地说明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书信由于其特殊性,各收藏单位多未整理编目.它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文献史料、文学欣赏价值,是图书馆界馆藏有待开发的又一知识宝库.  相似文献   

7.
陈士银 《图书馆论坛》2023,(12):186-192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数据众包平台CSA以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明代书信计划是通过书信作者、收信人、书信名称及其所属文集进行检索的数据平台。自2020年成立以来,该平台已收录1,650位明代人物超过52,399封书信信息,另有约5万封书信信息待收录。通过整理书信往来人物,建立与CBDB数据库的关联,可以批量利用这些书信探索相关人物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别名、籍贯、入仕、官名、著述、亲属关系与社交网络等,丰富对明代历史人物及其社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书信,又称信札、书札,泛称为尺牍、尺书、尺纸、尺翰、尺素等等。在我国使用书信形式进行交往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有书信来往的记载,这样算来我国就有两千五百多年的书信交往史。从古至今,人们历来都很重视对书信,特别是名人书信的收藏与保管。从人们收藏与保管书信的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写信人自己收藏保管。古时,官场有退还书牍的风气,特别是对名人显宦的书札,收信人都细心保存,日后将其退还,以示敬重。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古代书札汇编,大都是以此种方式集中收藏保存的。也有写信人自己保存底稿的…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政府,决策和管理都在盘理全局.清晰思路,积极谋划安排工作,撰写全年工作要点。现在,工作要点几乎成为部署与安排年度工作的专用体,而我们对工作要点这种体研究得还不多.因此对其进行一些研究探讨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书信与日记,是中国历代文人使用最广泛的文体,也是档案史料的重要一页.书信,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电脑、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书信这一文体在传统生活中的使用逐渐被取代,然而我对其却仍未能忘怀.年少时家父短短的一封书信,在冬季里恒久地温暖着我的心.这样的感受,时下已难再重温.所以我对书信的好感,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11.
<正>王国维是近代著名学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友人往来书信是研究其学术思想、政治观念等重要资料,历来受到学界重视。自1980年《观堂书札》刊行以来[1],学界不断搜集刊布,主要的有《王国维全集·书信》(1984,下简称《书信》)[2]、《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2000,下简称《往来书信》)[3]、《王国维未刊往来书信集》(2010)[4]、《王国维全集》第十  相似文献   

12.
书信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通过举办书信展览,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屡见不鲜。展览能给予书信类展品空间上的优势,可以同时就某个主题展示大量的书信,反映历史事件、家风家训、文学修养、真情实感等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但书信作为静态展品,展览形式较为单一,表现方式多为单向沟通,弱化了信件的交流作用。福建博物院原创的"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革命先驱遗书展",不仅在单元标题上突破传统表述模式,还为18件书信文物配套地展出了24篇感悟文章,引发观众多角度、深层次的碰撞与共鸣,提升了观展效果,社会反响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19年4月至5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百年器象”展览展出了三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米凯莱·贝索书信的原件。这三封书信分别写于1909年11月17日、1921年5月28日和1952年3月6日,反映了爱因斯坦早年、壮年和暮年的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本文考察了这三封书信的文本与刊布情况,根据德语原文对这些书信进行了考订和重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爱因斯坦与贝索的交往、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的影响、爱因斯坦与科学仪器等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妍 《兰台世界》2016,(16):135-137
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与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信尤具文采,在宋元书信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全元文》收录其书信98篇,因其私密性的特点而真实反映了吴澄的情感和文风,表现出了语言质朴、逻辑缜密、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美学特色。吴澄在江右文化中成长,推崇唐宋七子文风,在书信中表达的文论思想也体现了"会和朱陆"的主张。这批书信还透露了他一生的交际圈,元中期的临川郡崇仁地区已形成了以吴澄为纽带的学术群体。  相似文献   

15.
在少共苏区中央局与红军总政治部的倡导与设计下,中央苏区建立起了军地紧密联系制度。紧密联系制度的核心任务是军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书信交流,相互引导与激励,以应对严酷的战时环境。苏区报刊深度介入了联系制度的推出与实施,并且刊登了若干军地互通书信。现存苏区军地书信主要是地方寄发前线红军的,传播主体有组织机构、百姓群体与红军家属,他们各有特定的写作缘起与叙事基调。苏区书信传播在情感动员与精神激励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组织传播的形态构建传播的完整系统,以相近的情感诉求构建定型化的文本框架,以高可信度的信源达成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在《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1]序言中认为,“论学书信”之题有一定的学理深度,因为书信往来一方面精要地反映了学人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能够“再现一个现代学人交际圈”,同时,“论学书信”又充满了主观色彩浓厚的人文关怀,而作者的个性才识和治学方法恰恰合适。在该书中,作者也的确很好地平衡了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事实与理论、微观与宏观等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封书信一堂教育课 某装甲团坦克九连教育方法灵活 函授学员杨建章报道:4月28日,某装甲团坦克九连指导员王金友给全连官兵搞教育,奇怪的是他没有带教材,也没带教育提纲,而是拿着一封书信给大家讲课。 笔者来到该连了解到,原来王指导员在用书信来给大家搞教育。实施书信教育已是该连开展的经常性教育活动,从年初到现在,这已是该连开展的第16次书信教育。实施书  相似文献   

18.
家书抵万金     
我独钟情于收藏书信已有十多年了,至今已收藏了各种各样的书信近千封. 书信在收藏领域里是一个起步较早而参与人数始终不多的项目.在古代,书信是人类除语言之外用来交换意见的主要工具.早在人类发明纸张以前,就已经有了写在布帛、竹简、木版上的书信.从那时起,书信便成了古代收藏家们的收藏对象,尤其是一些社会贤达、文人骚客的书信,更是备受藏家们的青睐.由此一代一代传下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如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唐朝韩愈的<答李翊书>等,就是书信中的精品,现在已成了中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阿英的六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书信主要内容为王重民为阿英编纂文献查找资料并提供文献线索的情况,同时在通信中也涉及王重民先生编纂出版"敦煌叙录"的一些往事与细节.这六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王重民先生与阿英的互动交流,是王重民研究史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赫索格》的写作背景和主人公赫索格的书信,体现赫索格的思想迷惘,挖掘他内心的困惑、愤懑以及如何度过这种危机,从而说明了赫索格是美国6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