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嫉妒是指对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或高或强)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人们的主观需要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时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小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知识有限,处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退缩型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矫正退缩型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退缩型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矫正退缩型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分析退缩型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矫正退缩型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些孩子说话结结巴巴,或拖泥带水,含糊不清,不能顺畅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称为口吃。产生口吃的原因,有的是模仿口吃养成了习惯,但主要是由于幼儿发声的肌肉和呼吸的方法发生异常所造成的。矫正孩子口吃,要从调整孩子呼吸着手,要孩子拣习一口气讲完  相似文献   

6.
学生常见的课堂退缩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中羞怯、不敢在集体中发言、朗读、谨小慎微、缺乏自信心、上课思想走神。要矫正学生的这种行为,就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情感着手,采取一  相似文献   

7.
┌──┬────┬─────┬─────────────────┐│天数│任性而哭│每次持续的│家长的对策 ││ │的次数 │时间(分) │ │├──┼────┼─────┼─────────────────┤│l │l │4 │孩子自己不慎摔倒而趁机大耍脾气, ││ │ │ │揉着孩子摔痛的地方安慰他。 │├──┼────┼─────┼─────────────────┤│2 │l │5 │叫孩子别哭了,但最后还是给了糖果 ││ │ │ │才哄住。 │├──┼────┼─────┼─────────────────┤│3 │2…  相似文献   

8.
幼儿退缩行为是幼儿期一种常见的无精神异常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必须及早察觉幼儿的退缩行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5岁的棋棋越来越令父母担忧了,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有客人来访,马上躲进自己的房间。即使在幼儿园里,棋棋也是一个人坐在某个角落,老师让他去做游戏,他也不肯动一动。像棋棋这样的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 ̄7岁的孩子身上。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社交场合因感到陌生、害怕而极力逃避。他们像棋棋那样,性格孤僻,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尤其怕见陌生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父母等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的。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正常的孩子如果突然到了一…  相似文献   

10.
《家长》2000,(12)
编辑同志: 您好!我的儿子今年13岁,读初一。他有个爱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当初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现在他已是个初中生了,这毛病还是没  相似文献   

11.
邻居家的乐乐最近经常拒绝上幼儿园,害怕与老师、小朋友接触。他在幼儿园整日惶恐不安,可一回到家中,却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到医院对孩子作检查,医生确诊他的表现为“退缩行为”。退缩行为是指幼儿在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所表现的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一人独处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身上。国外有研究指出,约有1/4的儿童会有某种程度的害羞或社会退缩。退缩行为阻碍儿童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影响其社会化和认知的发展。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  相似文献   

12.
问题:我女儿三岁八个月了,我一直对她的胆小、退缩而忧虑。每当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只要别人想玩什么玩具,她就会主动让出来,哪怕是她非常喜欢的或正在玩的东西也会拱手相送。这样做,她内心也会不愉快,有时把玩具让出来后,她就躲到一边去哭。当别的小朋友有攻击行为时,她更是躲避、退缩,从来不会还手或还嘴,也不会告状。有时看到她脸上有抓痕时问,她怎么回事,她总是说自己碰的。她自己一个人玩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敢玩滑梯,敢跳蹦蹦床,而且身体、智力也发育正常。我们也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每个班级总有几株"含羞草"。他们怕见生人,不愿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从来不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说话老爱低着头,红着脸,声音也比较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羞怯情绪。一般来说,羞怯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但一个人如果到了成熟年龄还不敢与人正常、自然地接触和交往,就会对他们终身的学习、生  相似文献   

14.
15.
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德,表现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在我们周围,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孩子:有好东西,躲起来自己吃;有新的玩具,自己玩而不借与他人;多为集体出了点力,自认为吃了亏……这些事,在大人眼里,往往被认为是小事,不足挂齿。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孩子的自私心理在作怪。对如此不良的思想,作为家长、老师应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就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90):192-193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心理品质,它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待困难与挫折的理智程度、社会风险意识及对自我思想、情绪、行为的控制能力等。现在生活富裕了,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重物质上的满足,轻视品行上的教育,滋生了不少"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处处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好强、霸道,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当他们真正面对一日活动、一日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和压力时,却往往不知所措,表现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17.
小荷 《家庭教育》2011,(1):45-45
浙江嘉兴一家长咨询:女儿平时住校,每个周末一回到家,就会向我提出各种要求,如:“同学们都买新球鞋了,我的球鞋一点也不好看,我也要买双新的名牌的。”“某某买新电脑了,你什么时候给我买一台新电脑啊?”女儿每次提出要求,我都很为难,答应不可能,拒绝不忍心。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既不伤害女儿的自尊,又能消除她的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18.
Q:专家:您好! 我家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是他却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本来自己想做的事见别人都不那样做,他就放弃了,就连买鞋子都说买他们班长那样的。我实在很苦恼,如何改变他这种随大流的心理呢?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08,(12):45-46
我儿子10岁。最近我发觉他有些不正常,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连想都不想,就说自己“不行”、“肯定做不好”;他在家不爱和大人说话,经常自言自语,到了商场里总是表现很幼稚,为了引人注意会坐在地上不起来。我们骂过,也打过,就是不见效果。他爸爸经常不在家,孩子现在这样子我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20.
一位母亲带女儿来心理门诊咨询:“女儿9岁,很怕生,胆子也特别小;做事没有长性,花了好多精力,学这学那,都半途而废。不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为了了解孩子的气质和父母的教养情况,我们用“儿童气质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对孩子和父母教养情况进行了测查。母亲的担心从儿童量表测查的结果得到了反映,孩子坚持性较低,情绪消极,表现出了明显的退缩行为。这个结果证实了母亲的判断,而另一个结果却是母亲始料不及的,在父母的教养方式问卷中,我们看到家庭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多采用否认和拒绝方式,对孩子的不适行为也多采用惩罚!这个结果,使我们不难理解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