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车秀英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48-49,107
模拟导游课程是高职导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旅游职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真正实现"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模拟导游课程教改实践为例,从高职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实践等方面,阐述了高职旅游教学与学生职业观念养成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重构课程时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要重视课程间知识点的衔接,防止知识点的重复与遗漏,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够用、实用"的原则,同时注意高职教学模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的区别。课程通过整体教学设计,有效的实施与控制过程,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推销技术》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从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推销能力,是本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学、练",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融入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殷晓安 《考试周刊》2011,(33):216-218
作者阐述了在高职《电工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成功地在高职《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实施了"行为导向教学法",详细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在教学工作中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为  范骏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44-46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更加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生产企业的需要,实施"教学无缝,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网络教学,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极为重要,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突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就业为前提"、"以行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色,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7.
高职理工专业的技能型定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它教育类型、层次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压缩,也不是中专教育的盲目膨胀。而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理工课程的教育教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理工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应用及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业生产及其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包括生产一线、技术服务等相关岗位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在高职理工专业的实训体系的开发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技能型定位,考虑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塑料注塑成型技术》课程是高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主干核心课程。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向"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的背景从课程目标、课程训练项目、教学进度设计、考核方案等方面对高职塑料注塑成型技术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高塑料注塑成型技术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宽泛的商务知识以及熟练的国际商贸业务操作技能。这一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既不应是纯英语专业,也不应是纯商务专业,也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同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上实现语言课程和商务课程的融合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宋利 《考试周刊》2011,(10):18-19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又拥有较强职业技能专门人才。作为现代社会基本工具之一的计算机技术,是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术,而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提高计算机实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要以岗位活动中的工作任务为核心,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要求,最终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本文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针对《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该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为依据,对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为导向实施项目化教学,并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确立课程教学目标并对该课程进行人才培养定位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园林植物与应用"的课程建设包括开展教学内容整合、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及评价方式改进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阚璐 《考试周刊》2011,(5):22-23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机械基础》从传统课程向职教课程转变的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划分的原则,构建了"教"与"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技术、经济、就业市场方面的要求出发,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定位实现"以市场为导向",教学模式上实现"产学结合"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顺应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渐渐成为主流。《旅行社业务》课程是一门为高职学生量身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本文将就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来说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思路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VB程序设计与应用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爽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45-46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它不仅功能强大,而且简单易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应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其过程为确定项目,然后开展模块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最后评定成绩。  相似文献   

19.
梁文志  钱昶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60+162-160,162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作为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国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始由"技术应用型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转变。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对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原先采用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都在进行之中,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结合学院.定岗双元"的办学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