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国际能源状况国际能源机构在《世界能源展望2006》中指出,根据“参考情景”,从现在起到2030年,预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大于1/2,年平均增长率为1.6%。从现在起到2015年,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大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70%以上,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30%。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国,从而改变了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全球一次能源消耗增  相似文献   

2.
伴随标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摆满世界各国的货架,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在我们对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新的挑战已经来临.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如今已经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确定钢铁的需求量,对计划经济国家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具有很大意义。在这些国家里,预测已成为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大大提高综合远景规划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这方面的预测,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需求量,一是在不同领域的有效利用情况。主管部门在制订发展钢铁的决策时,就要求确定钢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主要消费部门及经济地理区域的长期消费情况。而预测所及的钢铁产品,是指生铁、铁合金、脱氧剂、钢及其合金、钢材、锻件、二次加工制品、管材、线材、精密合金、铁粉、金属陶瓷制品、铸铁件、铸钢件等。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走势平稳、经济效益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展望2007年,尽管存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有彻底改变等若干不利因素,但中国经济的巨大内在增长动力依然没有改变。经济景气指数分析和计量预测模型均表明,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年底增长速度有可能小幅回落。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GDP增长率约为9.8%,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大约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增长14.1%。  相似文献   

5.
粉磨技术在水泥行业应用以来,水泥机械就成了水泥生产的必备工具,然而水泥机械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磨损大量的钢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每年水泥工业消耗钢材就多这几百万吨。其中水泥机械磨损消耗钢材占到了以九成以上。因此,合理选择耐磨材料,对于减少磨损、降低铜材消耗、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沈永淦 《预测》1989,(5):13-21
本文评价现有的中国2000年钢需求量预测的结果,简介墨西哥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以及中国的钢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关系,预测中国2000年以前传统型和节约型的钢材需求量,并考虑可代替钢材的新型材料——植物纤维压塑材料的预计产量而得出最可能的钢材需求量预测值,还预测钢材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被喻为以色列的“神童”和希望的田野,这是因为这一年轻的工业所展现的强劲活力和巨大潜力.以色列生物技术工业近几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4%,是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倍.销售额从1988年的1500万美元增加到目前的近3亿美元.出口创汇从1988年的900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近2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8.
钢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之,研究2000年我国钢材需求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建设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侧重研究钢材需求量和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预测钢材需求量。  相似文献   

9.
窄带钢生产过程中轴承消耗量较大,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每轧一吨钢轴承消耗成本是型钢、线材的3~5倍,本文对窄带钢生产过程中轴承烧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伴随标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摆满世界各国的货架,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在我们对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新的挑战已经来临。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如今已经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1.
张萍 《华夏星火》2000,(4):54-55
马钢股份公司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国际上市公司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400万吨钢铁配套生产能力,拥有火车车轮轮箍、中厚板、线材、型材四大系列产品,是中国重要的建筑用钢材和火车车轮轮箍生产基地。截止到1994年底,公司用于生产、经营管理的计算机已  相似文献   

12.
张峰 《预测》1996,15(6):1-5
1996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及1997年初步展望张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996年是执行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各地区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国民经济总需求的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其中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一些工业国家的统计,由于材料磨损而造成的消耗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4%,其中磨料磨损占50%;J.Larsen—Basse最近估计在美国磨料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约为总磨损消耗的75%;我国在建材、冶金矿山、农机、煤炭和电力五个部门,每年因磨料磨损消耗的各类钢材超过百万吨。构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4)
随着生命周期评价法的快速发展,其相关的软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发,GaBi软件便是其中的一款,此软件主要分析了钢材生产在物料、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消耗与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况,其次分析了基于GaBi软件钢材生命周期的评价,最后阐述了GaBi软件在钢材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全球化的态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科技全球化的六大态势:从“位空间”到“流空间”、信息知识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物质增长速度、智力资源的全球开发得到高度重视、从“零和博奕”向“非零和博奕”、从机械模式到社会模式、从实体到虚拟。深刻理解上述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六大态势对于制定我国相应对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魏怡华 《预测》1996,15(3):26-30
香港、台湾经济走势分析魏怡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1995年香港、台湾经济形势回顾1995年,香港和台湾经济均表现出所谓“外热内冷”的发展迹象,对外贸易持续活跃、快速增长,当地消费需求则低迷不振,呈疲软之势,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中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共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备受关注。文章依据经济理论、现实经验、生产要素变化等,系统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为呈波浪形下降。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等,提出了年度GDP增速预测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对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增速为8.5%左右。文章进而基于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继续促进消费,稳增长、促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刘云  毛家杰  贾良斌 《预测》2000,19(2):34-41,22
本文采用规范的统计计量指标和数学模型,对10多年来安徽省的外向经济优劣势、对外开放程度,外向经济依存度与增长速度、外向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果等进行了较为客观、系统地比较分析、评价和预测,以认清定位,找出问题,选准发展方向,为安徽省制定“外向带动”战略的实施对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中拖拉机是一个有力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农民得力的助手。它的力量和速度比牛马大几十倍。它能干轻活也能干重活,能运输也能固定作业。不论是耕翻耙地,播种栽植,中耕除草还是喷粉喷雾、收获脱粒、排灌抽水、开沟筑垅、送粪运货、农村发电等,几乎都用得上它。但是现在的拖拉机重量很大,需要消耗大量钢材,而且功率越大,重量也就越大、消耗的钢材就越多;它的体积愈庞大,转弯抹角愈不灵活,不方便;另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人类福利水平提升与自然消耗脱钩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针对此,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地区的人类福利与自然消耗的脱钩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十五"期间:有15个地区脱钩状态为强脱钩;而其余16个地区的自然消耗正增长,其中有9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人类福利水平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有25个地区均为强脱钩;而其余6个地区的自然消耗正增长,其中仅有1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人类福利水平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有28个地区为强脱钩;而其余3个地区的自然消耗正增长,其中有2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人类福利水平增长速度。在中国区域人类福利与自然消耗关系中,技术效应起到了驱动作用,而服务效应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