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一致的共识。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是我们的职责。为此,应该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人格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总体小康。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发生更迭,社会上一部分人丢掉了艰苦奋斗作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作者在论述创新精神与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观点。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条件、手段、关键和动力。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开放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通往素质教育成功的阳光大道,作为老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学生置于他们热爱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更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语文包罗万象,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有哲学、伦理、自然、人生、民族意识、思想方法等,凝聚着复杂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国情、正义感、意志、气质等,体现着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其深远的影响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8.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指向的学习理念。而"问题解决"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所谓的"问题解决"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党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精辟论述。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学生是学习的主要执行者。为了达到各自的人生目标,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拼搏。教学必须始终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进行如何使用急救仪器的教学时,让学生们自己摸索仪器的使用方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产生疑惑、新鲜感,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即使以后遇到不同的仪器设备,也能很快掌握。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和表演来学习急救知识,理解更透,记忆更牢;同时还看到了其他小组的救护情境,对开拓视野和全面把握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要反对一味的以学生为主体,而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下面是一堂化学探究课的实录。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下面是一堂化学探究课的实录。  相似文献   

16.
德国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非常注重儿童的灾害预防和安全教育。在德国的幼儿园里,四五岁的儿童会跟随老师参观警察学校,了解警察的职能,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重要的信号路牌。他们也会去消防局参观,学习基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最为神圣,一个为肉体治病,一个让精神健康。于是"医"与"师"的后面,都有一个"德"字。 ——引自白岩松《你幸福了吗?》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放与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条件的不确定性,结构的多样性,思维的多向性,解答的层次性,过程的探索性,知识的综合性,情景的模拟性,内涵的发展性,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问题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20.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最近《中国妇女报》公布了一条调查结果:只有5.7%初中生和2.9%的高中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而且提出问题的质量绝大部分只限于"什么没弄懂"的层面上.正如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的那样,"中国学生虽普遍学习成绩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