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温度的测量”教学为例,尝试将智能评价系统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体验温度测量工具的选用过程,认识到物理量单位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从构造、原理的关联性角度深度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实时测评,既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科学向初中物理的过渡,更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定理测量是十分重要的.测定某物理量的大小,就是将这一物理量与规定做为标准单位的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被测量是标准单位的多少倍,则被量的大小就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孙作江  朱南 《物理教师》2002,23(8):26-26
1 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教学中 ,我们做了不少基本实验 ,测过许多基本的物理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有一些同样重要的物理量却很少被测量 ,甚至尚未被测量过 ,我们称这类物理量为非常测物理量 .比如 ,酒精灯火焰 (外焰 )的温度等 .非常测物理量对教学很有用 ,在此 ,笔者自制了小巧的量热器 ,通过实验测出了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误差处理 ,以供大家参考 .2 实验的原理及自制量热器简介本实验的原理是热平衡方程Q吸 =Q放 ,实验的主要器材是自制量热器 (见图 1 ) .实验时 ,首先用物理天平 (感量为 0 .1g)称出小铁块、…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位移是物理量测量中两个重要的参数。传统的测量装置存在精度不高、体积庞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为此,基于虚拟仪器设计开发了一种包括位移、温度在内的多物理量测量系统,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USB6008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搭建整个系统硬件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等功能。测量实验系统操作方便,测量过程直观,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现相应物理量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达到设计目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化,而在物态变化研究中有许多科学方法。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温度是抽象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到温度的高低,因此,要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则需要温度计。而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就是将看不见的温度转化为温度计中看得见的液体变化,从而测量物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在力学测量中,有些物理量不易测量或测量不太准确,那么,我们可借助一些常用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灵敏电流计等)与某些元件构成相应的测量装置--力电转换器来测量.这样其原理更科学,操作更简单,测量更精确,方法更巧妙.通过力电信号转换来测量力学物理量,将力学和电学物理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达到高度完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方法是人类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科学方法是科学问题解决的重要保证,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常用方法."转换法"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些平常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难以直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我们把这种将陌生、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离不开测量 ,而测量需要测量工具 ,所以学会测量工具的使用是学习物理的开始 ,是打开物理学之门的钥匙 .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对初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重要的 .本文专门谈谈初中范围内所涉及到的要求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所对应的测量工具的三个特征 .一、初中物理中要求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的测量工具在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范围内 ,对物理量的测量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用初中学生所学过并掌握的测量工具无法直接测 ,但可用物理公式计算出的物理量 ,这一类属于间接测…  相似文献   

9.
在力学测量中,有些物理量不易测量或测量不太准确,那么,我们可借助一些常用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灵敏电流计等)与某些元件构成相应的测量装置一力电转换器来测量。这样其原理更科学,操作更简单,测量更精确,方法更巧妙。通过力电信号转换来测量力学物理量,将力学和电学物理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达到高度完美和谐的统一。下面分别举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0.
类比,是把握各种事物的共性,进行科学推理的思维形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它是组织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常用方法。 (一)应用类比,学习理想实验方法,建立新概念。认识一个新的物理规律,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密度、比热、电阻等物理量,并且初步学习了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方法。进入高中后,物理知识面扩展了,认识的难度逐渐提高。许多抽象物理概念就成了学生认识新的  相似文献   

11.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量正负号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物理课学习中,由于涉及正负号的物理量和运算公式较多,其符号的规定方式又各出一辙,再加上学生对正负号的数学意义又具有较深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对认识和运用物理量的正负号会产生不少困难和错误。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总结其特点,指出一些常见错误,相信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一、常见几种不同意义的正负号1.表示方向的正负号此类物理量的正负号是用以表示物理量方向与指定物理量正方向相同或相反,并不表示物理量的大小。例如物体受两个力F1=2N,F2=-3N。说明F1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大小为2N,而F2方向与规定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传感器是指能将所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光照度、声强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通常把传感器定义为“对应于特定物理量提供有效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传感器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利用的信号.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原则上所有的物理量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很多场合中都需要测量温度。本文主要对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系统以STM32F103RBT6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AD590作为温度传感器,并且能够实现同PC机的串口通信,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处理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物理学就得进行测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某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得,必须通过一定的原理或方法对另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之后才能间接测得,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测量变换。比如说,卡文迪许测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G=Fr~2/m_1m_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两个物体的质量m_1和m_2,它们之间的距离r,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F。可是普通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实在太小了,无法直接测量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卡文迪许采用了扭秤装置,巧妙地将力  相似文献   

16.
黄锋 《数学教学通讯》2011,(18):21-22,27
新课程提倡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类比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将类比探究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课,依托阅读材料,在类比中生成了概念、在类比中提炼了解题方法,通过思想方法的类比展开了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而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物理量的测量,测量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测量工具,熟知各科测量仪器的“秉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更好地发挥测量仪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掌握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本文总结出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读数法,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对这些方法介绍的很详细、具体,特别是对间接测量法做了重点总结。这样,对于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量的测量,可以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测多项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等).测某物理量,需要一定的仪器(工具).如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器具(图1,图2),但是天平还可用来测其他一些物理量吗?答案是"能".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20.
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是表征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综渗透到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的许多领域,所以温度测试技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描述了P-N结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并讨论了测量温度的实际电路,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多路温度测试系统的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