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活动区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如果活动区的设置合理,材料投放适宜,活动区就会成为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从而对幼儿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幼儿园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活动区学习是幼儿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地投放材料是保证幼儿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投放活动材料应关注材料结构设置的“比率”、材料更换的“频率”、材料使用的“效率”和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活动区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载体,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区域活动真正意义上成为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已有经验、原有水平上有不同程度成长的一个有效平台,让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不断焕发其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投放材料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5.
幼儿园的活动区域,主要是让幼儿在特定的区域内自由地挑选和探寻材料,自主地进行游戏和学习,对于提高幼儿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和相关爱好与需求,在区域内有针对性地投放相对应的材料,从而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真正发挥出区域活动相对应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在幼儿园中,幼儿园创设丰富的幼儿教学环节,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性,喜欢的事物存在差异,同时幼儿对事物的热情可能很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幼儿性格特征,适当投放符合幼儿特征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游戏材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探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应附着多种教育因素。如:穿珠中的珠子可以是有色、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质地区别的,且数量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获得某些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原则,正确指导幼儿开始游戏性投放、挑战性投放以及创造性投放等。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具备初步分类的能力。基于此,正确地指导幼儿使用动作,构造和操作的内在化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12.
郑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6):116-117
运用游戏材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幼儿活动区游戏材料应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动态性、差异性策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动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交流是容易的,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自己的策略。可对于入园时间不久的小班孩子,怎样在活动区内投放适宜的材料,并根据情况来调整策略呢?我们做了以下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游戏材料是幼儿园开设活动区的物质条件。农村幼儿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有利的条件就地取材,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5.
材料是影响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主体性""建构性""情境性"的论述为幼儿园主题式活动区材料投放带来了新的启发。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提出幼儿园主题式活动区材料投放应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支持学习的建构性、增强材料的情境性,充分发挥活动区材料的教育价值,让活动区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班级活动区材料投放出现的问题.从材料投放的目的、数量、内容、层次、结构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理论指出:要认识客体,主体必然作用于它,并加以转换,必须进行移位、连接、组合、分离及组合——从而获得知识.在皮亚杰理论中,明确的阐述了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主体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幼儿作为活动区的主体,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指导活动区的活动时,应注重活动材料的投放技巧,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主动性,主动投入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区域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幼儿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的一种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域内的操作材料、情境及相应的活动中的。在区域活动中,材料在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幼儿通过材料为中介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互动,与同伴发生交流,材料本身发挥了指导幼儿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