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学校课程必须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做优分科课程的同时,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跨学科课程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课程融合是基于完整生命主体的发展需求,指向全面发展人的育人目标;基于知识融会贯通,指向形成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基于育人方式创新,指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为此,学校课程着力构建起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一知识一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融合结构框架,通过概念、主题、现象和方法等整合方式,形成学科间融合课程、领域间融合课程和活动融合课程的课程形态,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内容研究不仅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更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以此检视课程内容结构的现实样态,主要有知识逻辑型、儿童活动型和整合型三种课程内容结构类型,同时存在以教育功能消散为症结的知识价值迷失、学生学习活动松散、一体化设计缺失的问题。新课标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强化课程内容的育人功能:编制学科核心概念加强学科课程的育人逻辑,倡导学科实践以优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形态,增设学习经验以精制学生主体活动的微观结构。课程内容结构化背后的育人逻辑是引领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即明确知识的教育立场是课程知识育人的逻辑前提,学科课程的实践逻辑赋予学生强有力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是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为贯彻"三全"育人的要求、变革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案。课程思政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行,高校多着眼于育人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手段等实践层面的改革,但缺少对课程思政教育原理与方法逻辑的思考。梳理德育史,赫尔巴特肯定了课程知识的育人功能,杜威重新定义了道德知识并提出间接德育的实践。以二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点,探寻道德教育发展的演进路径,剖析课程知识与价值教育的历史逻辑,分析课程思政的教育逻辑,最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付宜红 《中国德育》2013,(19):14-17
一、课程改革指向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了,回顾这场改革,从最初的理念设计到课程实施、修订、推进全过程,始终高举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大旗,以德育为引领,体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1.三维目标,凸显育人功能回顾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目标的第一条即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程肩负着夯实通识教育基础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使命。通过修订课程目标、开发可视化教学资源、重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对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设计进行探索和实践。以“导数与微分”教学单元为例,从生活线和专业线出发,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在教学中采用“三化五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双课堂”探索了“筑基、强能、践行”三位一体教学策略,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思政全面推进、英语德育润物无声、高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新闻教学要充分利用China Daily这一思政素材资源库,扎根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养分,实现以价值塑造为核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三位一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等成为各学科的改革重点,进行课程整合也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式。科学技术对教育有巨大影响,并能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本文就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相比,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育人指向,通过课程目标、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典型的学科实践、学业质量的素养实践表达,以及重新强化教研活动作用,使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落实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这实质上是对历次课程教学改革所积累的问题的突破与经验的总结。在课程改革的整体历史中展开对课程方案与课标修订的理解,可梳理出我国课程改革独特的逻辑脉络与内在理路,体现课程改革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始终遵循课程改革的实践逻辑,不断提高对本土意识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课程总是以一种“作为事实的课程”出现.对于数学教育来说,“作为事实的课程”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追求知识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强调知识的抽象性.而“作为实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体验思维的历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联系实际等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课程问题需要从实践的观点来处理,倡导“作为实践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本实践,归纳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重要策略:吸收同行教材之长,以现有教材为本进行课程统整;充分挖掘新教材,以新旧教材互补为基础实现课程统整;基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统整。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与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活动相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统整,要以课程与教学评价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范仲远 《中学理科》2007,(12):49-50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被国家课程标准取代,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观念,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基于实践育人的新要求,将优秀电影引入课堂,探索电影课程创新育人实践。通过设计电影必修课程、研发电影选修课程、开展电影嘉年华活动,形成了有理论观照、有课程架构、有活动支撑的三位一体的电影育人模式。引导学生“看电影”“懂世界”“创未来”,彰显了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时代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13.
黄伟 《江苏教育》2023,(45):21-23
课程育人是当代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核心价值追求。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时,要用好课程资源以激活育人价值,优化课程结构以增强育人功能,丰富课程实践以凸显育人成效,创新课程评价以推进育人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一、调查背景 我市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已历时三年,课程功能、课程设置、教材都经过重新调整。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学行为在不断改进,但是应该怎样评价课程改革的成败?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小学数学教学教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审视、反思的问题,为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回答这些问题,比较清楚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及其改革的现状,以便更好地推进数学课程改革,株洲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育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以特定的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教与学的多边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育人特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特别是新课程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提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长春师范大学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文章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分析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从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案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电工电子技术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需要构建系统化的长效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平台建设,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关爱工程,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课程育人功能、科研育人功能、文化育人功能、实践育人功能和心理育人功能,深入挖掘"思政育人"要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李宏 《教育艺术》2021,(1):42-4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小学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深度分析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挖掘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讨论小学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共同致力于小学乡土校本课程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突出表现是能够适应并应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不确定性。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是提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未来发展需求的教育。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育人功能的主要渠道,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转型就是将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要的样态。当前,我国课程改革需要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面对知识迭代发展带来的人才培养困境,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现代性转型以承载育人使命。指向现代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化实践图景,需要通过在各学科课程设计中建立内容的主题单位,强调每个单位中知识的核心性、多元性与关联性,以特定内容与对应的学习方式共同促进核心内容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增长能力、丰富品格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合力育人成效,各高校大思政建设正在着力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课题组在国际商务专业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改革实践,提出了“三位一体”建设框架。其核心是“专业思政目标+课程思政目标+单元思政目标”的三级一体同向目标体系,其落实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的三位一体同行教学设计,其保障靠“院党团委+学工线+教学线”三线互动配合。为了保证建设成效,实践中要着力于应对建设基础、建设特色和建设难点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