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唯物辩证法与“朴素辩证法”的相通,唯物史观与“民本思想”的契合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与“大同社会”的相似是在“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性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合理性逻辑。在“两个结合”视域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需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同时,立足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共同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全面理解“两个结合”需要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厘清“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根据和现实基础。从历史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历史必然性;从理论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理论可能性;从实践维度看,“两个结合”具有现实指向性。  相似文献   

3.
“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从“两个结合”的相互联系看,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和必要支撑,后者是前者的历史延伸和文化拓展,二者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必须深入理解“结合”彼此契合的前提、互相成就的结果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繁荣昌盛,不仅物质生活的需求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高,而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一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充实。在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发展的理论支撑与科学指南,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人们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引,并渐渐将其融入精神生活中,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精神层面进行了“会面”。为了证明二者具有相互包容性,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差异性与同一性,从而说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包容性特征与其价值,最终希望能将二者的包容性及其价值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将“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简化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而不加以学理诠释,容易忽视“一个结合”中所具有的“第二个结合”的意蕴,也容易把“两个结合”的命题粗浅地理解为话语的增加。应从命题演化的历史逻辑把握其理论逻辑的发展。“一个结合”命题蕴含了“第二个结合”的意蕴,因为其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民族形式”,实践要求包括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两个结合”对“一个结合”的发展体现在:在内涵的提升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华文明特质,阐述实现“第二个结合”的价值;在路径的拓展方面,通过双向互动达到“互相成就”,通过“两创”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首提的“两个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铸就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从第一次结合到“两个结合”的百年演进,其内涵不断丰富、逻辑愈加深刻。这一理论显露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把握、对人民至上价值遵循的矢志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赓续与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自觉贡献。深入学习“两个结合”重要思想,首先,从内在学理上探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其次,细致剖析每一个“相结合”及“两个结合”的丰富意蕴;最后,从整体角度辩证地把握“两个结合”不同的内涵侧重与紧密的内在联系。要坚持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做出的时代回应,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智慧,是“两个结合”的时代产物,彰显了其全人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也从理论、实践和文化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现实典范,为超越西方“普世价值”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现实场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供的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的理论基石。文化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自身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与处于决定意义的经济基础和各类上层建筑有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精神文化生产的必要材料,继承与发展的方向根本由新的意识形态体系所决定,一旦置于新的社会形态,就具备了与原初形态相区别的内容与形式。“第二个结合”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原则与观点,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理论指导和塑造新文明形态的思考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原理性思想,是增强历史主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弄清楚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必须科学地、缜密地、细致地对精华与糟粕进行区分。评判中华传统文化,要以唯物史观为基准,着力从政治上和发展上去审视,广泛地取其精华,谨慎地去其糟粕。新征程上把握中华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根脉和魂脉的关系,要重视赓续中华文化的道统,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宇宙观、天下观和道德观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这是实现“结合”的前提;“结合”需要“返本开新”,“返本开新”就是要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理论、文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彼此借鉴和融合,创造出新的契合中国实际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文明;“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基、现实根基、文明根基,只有正确处理好“两个结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关系、“结合”与有效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的关系,才能更好筑牢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有力地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只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思想解放,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立德”作为人生最高价值实现的追求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从家庭、学校、社会诸层面为“立德树人”作了部署,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特别强调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文章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深入探讨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育人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从整体上关乎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的一个重大论断。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细化为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三个主要表现方面,从历史逻辑、生活逻辑、事实逻辑三个角度推动“两个结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相似文献   

13.
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逻辑,我们须从二者文化契合性的角度上加以理解,更应该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场域,从二者何以能结合、为何要结合以及结合的效应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其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包含的价值主张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天然属性上高度契合;二者的结合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与担当,不仅符合自身的实践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二者的结合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大势,还为化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重大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教育领域,坚持和运用“两个结合”,就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断,呈现出明显的系统特征,是系统思维方法的崭新成果。着眼历史、立足当下,“两个结合”理论、实践、文化多维一体,动态同构确保完整科学,方向、动力、内在力量和主体共同作用,彰显多层次协同,内涵延续和更新表明动态演进,历史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聚合关联,表明其开放视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是促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三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源初形态上的中西之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时性上的古今之别,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属性和中华民族利益代表的身份属性等,共同驱动了“两者的结合”。从马克思主义维度,马克思主义中西之变中的中国化实践和时代化理论发展的要求,是推进“两者的结合”的现实之需;从传统文化维度,传统文化古今之变中的内容、方法和价值的现代转化,是推动“两者的结合”的发展之要;从中国共产党维度,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与身份属性、党的建设、党的治国理政的实际需要,是达成“两者的结合”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界所谓的“决裂说”和“融合说”都有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出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科学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定位、基本内涵、现代价值与传承弘扬等内容。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论断与新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繁荣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在展示中国文明形象的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的失败迫使20世纪的中国人继续面对“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双重使命,但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不可能沿着既往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代呼唤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点亮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希望,因为正是马克思主义适时地正确地回应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时代呼唤。但是,时代的呼唤与理论对时代呼唤的回应,只意味着理论与满足需要的实践之间有了结合的可能,“可能”能否成为现实则取决实践主体的智慧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她从诞生之日起就必须担当起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使命,从而成为“两个结合”的实践主体。中国革命对新的科学理论的呼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三者有机统一,成为“两个结合”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并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根、创新发展之源。“两个结合”既从理论与实践上回答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问,也夯实了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文化根基。同时,“两个结合”深刻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遵循,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价值取向,坚持自信自立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原则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着力点,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思想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胸怀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