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亦多术     
“教亦多术”语出《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其实, “教亦多术”应该是个教育常识,遗憾的是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这样的常识似乎都缺乏足够尊重.《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注重因材施教”,而“教亦多术”可能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现在《二程遗书·卷十九》:因"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这一成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因材施教"的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陌生,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有明确的规定:幼儿园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非常讲究教学艺术,他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教学要言近而旨远,由博返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提出“教亦多术矣”,《学记》也对教学艺术作了大量论说,但那时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只停留在非概念化阶段,没有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华师大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曾荣获《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教师报》2013年度教育图书价值榜十大好书之一。书的封皮上是这样简单质朴的一句话:"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基本道理和知识。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我在书中,看到的不是教育常识,却看到了深邃的教育思想。一、我们的教育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张华杰、余慧娟的《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雷夫.艾斯奎斯2012北大演讲记》(《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很有感触,特别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常识的践行很值得学习,比如他对于学生的惩罚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就是在践行教育常识。"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还有"恐怖重写"。我们的教育手段除了正面的期待、鼓励、表扬以外,还应该有底线的惩罚。这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如果突破了底线就要受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8.
正拿到李政涛的新著《教育常识》这本书时,我略有些吃惊:既然是常识,还有必要专门写书来讲吗?对于教育常识,即使一般的家长不懂,但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不知道吗?这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的故事,最早见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定义看,学生是教育的自变量,一切教育活动、教育结果都因为学生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个性发展"都是在"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下展开的。但是,"因材施教"就等于"因生施教"吗?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育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教师、教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每一个因素的变化,我们都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对"因材施教"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0.
<正>久悉孙主编书通二酉、教亦多术,近读其新作《教育,就是做好普通的事》,果被吸引。这本书是孙主编近十年间教育随笔的结集,读后深感一种精神的滋养,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信念的淬炼。一、书中很多观点流露着著者对教育的卓见如:名师们有着共同的成长历程——热爱甚至痴迷于这份工作,不是简单地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每天不是"做事情",而是"做事业"。事实上,这也是孙主编自身的工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8,(4)
李学人2007年12月20日在《工人日报》上撰文: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因材施教仍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致遵循的教育原则。可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学校却置教育公平于不顾,巧立名目,大行因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位居"四书五经"之首,也是古代文人学子必读之书。在《论语》当中,孔子对教育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和阐释,比如"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在当今都是十分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此外,《论语》当中的德育方法也对现代德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论语》对当代中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教育改革大潮涌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各种模式竟相登场的今天,重提"用教材教"这一教学理念,显得不合时宜,属旧调重弹,鲜有理会.实际上现在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模式,多数是文字游戏,花样翻新,甚至是为吸引人眼球的急功近利.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份理智,一份理性,要尊重常识传承常识.而怎样"用教材教",就是永不褪色的常识,是我们永远需要研究且永远研究不完的课题,像研究如何"因材施教"一样,具  相似文献   

14.
《初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个性化教育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应用思路及具体操作手段两方面阐述了个性化教育在我校会计学专业《初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北京十一学校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老师、教室,做到了教学方法之外的因材施教。可惜的是,我们众多高中学校因不具备该校的资源和优势,只能"望洋兴叹"。令人欣慰的是,《江苏教育》2015年第1期刊登的《"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班级授课制下优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一文让我们获得了真正走近因材施教的跳板。这篇文章虽然是一所农村  相似文献   

16.
从孔子论仁看今天的因材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燕 《师道》2007,(9):39-40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因材施教"四字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到了李政涛博士所写的《教育常识》一书。该书荣获"《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以及"《中国教师报》2012年度教育图书价值榜十大好书"等殊荣。一经打开,书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人性的剖析、对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19-125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传承至今,不仅在于其"仁"的思想具有包含性、其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更在于二者有机的结合。儒家以知人、爱人的人本思想为原则,探索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契合,并在《学记》中加以记录与传承。因材施教不是简单的区别教育,它是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对具体环境的观察提出的教育方法。传承至今,因材施教有了更多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它是人尽其才的直接要求,也更是教学公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积极作用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核心。《论语》中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因材施教"与"启发引导"不仅有理论的阐述,还有实践的例证,二者共同指向了主体教育思想。深入探讨《论语》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认真重视,加强领导深入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东升1996年9月,国家教委、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的通知》及《关于在部分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的实施意见》。《通知》指出,从1994年开始,国家教委、国家民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