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明晶 《教育评论》2024,(2):134-140
深度学习指向问题解决,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由浅层向深度学习的转变,问题解决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落脚点。深度学习与问题解决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旨向,二者具有内在耦合点,问题解决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核心路径。文章深度剖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深度学习”的价值意蕴及理论支撑,继而构建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模型主体包括四个模块,分别是学习过程模块、教师支持模块、学习交流模块和资源中心模块。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的目的与特征基础上,构建其思维结构模型。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特点,尝试以“氯化钠的欢乐之旅”为教学主线,分析项目学习主题、项目学习目标、项目学习评价体系等要素,设计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三化学项目式复习教学,以实现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发展诉求得以满足,使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中的学科思维有深度、学科知识有宽度、问题解决有高度。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现象教学从问题的提出、探究到问题解决都指向思维的培养,变知识主线为问题主线,采取"问题凝练"策略,促进知识学习向思维发展转化。挖掘探究活动的本质内涵,以"学习单"和"U形学习"为学习支架,聚焦结构化思维,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以"深度课堂四特征(内容、过程、方式、结果)"为评价导向,关注与提升学生的思维效能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从深度学习出发,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3单元第2章第1节“种子的萌发”中“发芽了”一节教学,从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入手,以问题驱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促使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科学探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产问题,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际,学校课堂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协作式问题解决教学范式,将“问题解决教学”“协作学习”与“混合教学”有机融合,以问题设计引领课堂教学,以问题解决构成教学活动主线,以师生、生生协作开展课堂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并进,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学相长之真正要义。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从“重‘想’轻‘做’,思维可视,形成图式”“单元视角,注重关联,形成结构”“一题多变,关注逻辑,主线清晰”“一题多解,掌握通法,提炼优法”4个维度提炼了初中几何的解题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师的几何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形成深度思维,促成深度学习,培养数学品格.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个人独立和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诠释自己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来体验参与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强调主动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复习课要以“关键问题解决”为主线,立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对数学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深入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深层次的思维[1].文章以“三角形全等”复习教学为例,浅析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深度学习理念指引乙醇的学习,设计学习任务、进行实时评价,并以“知识结构化、认识思路结构化、核心观念结构化”为主线,进行“乙醇”一课的教学设计,为高一有机化学的深度学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的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正在从“教师培训”的固有模式转向以深度学习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教师学习”。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具有超越合作、协作等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运行特征,是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深度学习的自组织系统,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对教师深度学习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支持功效。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视角来看,基于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深度学习机制遵循“由外而内”的路径,是参与共同体实践、模型重构和理论生成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这三方面动态整合在从问题聚焦、实践分享、情境创建、协同探究到集体反思的整体过程之中,本质上是接纳、内化、转化、外化、升华的螺旋上升,具有整合性、互动性、连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旨在提高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STEAM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运用跨学科知识来培养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深度学习的目标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以“STEAM”为基本理念、以“真实场景”为学习环境、以“自我目标的设定”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核心和以“多元评价方法”为手段的面向STEAM教育的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证了模型对促进深度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践结果显示学习者对模型中的“真实场景”和“自我目标设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期望能给研究深度学习领域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深度参与、教师科学引导,以最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该模式应用于“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前线上自主理解学习、实验课堂实现知识内化、课后拓展学习三个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迁移应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真实情境下,基于挑战性问题驱动任务,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工具解开“问题链”,学生在师生、生生讨论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提高“解题能力”转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的物理思维、探究能力、实践意识等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教师要优化和解决各类教育教学问题,要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高中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深度学习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以“几何体体积”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5.
回应课标的要求,小学科学课堂必须朝向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朝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样态演变。而要实现这种教学样态的变化,需要从“教学设计”转向“学习设计”。具体到操作层面,“学习设计”可以分成三个层级:理解层级,要设计让学生思维可视化的学习历程;组织层级,要设计恰当的学习工具;支持层级,要设计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彭海华 《江苏教育》2023,(11):21-25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着眼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却削弱了知识掌握的深度。跨学科主题学习意在超越二者各自的局限,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在跨学科实践上,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为导向,以大任务为锚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致力于问题解决;在学习评价上,评价内容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7.
深度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中浅层专业学习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即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教师浅层学习问题集中体现为学习逻辑缺陷、学习历史萎缩与学习风格受蔽。全人学习是教师专业学习深度化新路径,具体包括主题生成、主线延伸与主义形成三部曲,主题生成注重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逻辑力量,主线延伸侧重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历史表征,主义形成强调教师深度专业学习的范式表达。  相似文献   

18.
张琪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60-62+65
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真正地践行深度学习呢?文章以“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为例,以实践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从“创设情境,激趣启思“”问题驱动,逐层深入“”加强整合,发散思维”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和核心素养目标确立,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育人方式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科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向学科素养转化的基本过程和方式。以学科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和抓手,转变教学方式,从照本宣科转向问题解决;转变学习方式,从坐而论道转向知行合一;转变评价方式,从看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转变育人方式,从学科学习转向素养形成,建立新型育人方式。这既是新课程正确的价值定位,又是落实新课程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英语学科亦是如此。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