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作为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文章主要围绕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探索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大概念统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梓生 《教育评论》2022,(10):139-14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扎实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文章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各主题“教学提示”的分析,提出“素养导向”教学具有情境和任务为关键载体、学科性实践为主要方式、整合性理解为目标追求的特征,结合“教学提示”分析情境和任务、学科性实践和整合性理解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功能价值,简括了“教学提示”与“‘素养导向’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素养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包含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与社会参与等内容。综合表现为学会学习、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与学会学习六大素养。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基准的教学革新主要呈现在课程标准革新、课程实施及考试评价等层面。其中,在课程标准中融入核心素养是教学革新的重要基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实施是教学革新的根本,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考试评价是教学革新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5.
课程理念是对国家意志、教育价值、学科特质等的高度凝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教师应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对标课程理念,以此明晰历史课程育人目标、理清历史课程内容、强调内容价值引领、突出师生的双主体性、强化教学评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史学素养“六大意识”,并在明确史学素养培育教学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联结主题与史实、史料以及史感,融通“为学”“为教”和“为人”,进而以“教—学—评—研”一体化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文章解析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概述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探索了“五育并举”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落实新课标要求,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从实践生成角度探索核心素养培育的正确方式和最佳方法。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优化从“吸引”“激发”到“对话”“指引”的路径,增强趣味性、针对性、参与性、实践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炼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艺术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修订价值取向、目标理念与主要变化、教学实施重点三个方面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解读,并建议在艺术教学中加强过渡与衔接,注重学生艺术体验,围绕核心素养发挥艺术学科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加快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应该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进行教学。选择性必修内容“羧酸”的教学,从事实证据推理、模型建构认知以及价值意义体验等核心素养的培育视角进行,助力实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目标,这就意味着历史课程的目标要由传授知识提升为素养培育。与此同时,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即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知识的结构化,打破碎片化的教学困境,从而培育核心素养。针对上述挑战,专家指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设计,变革课堂,“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大单元设计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1]。  相似文献   

11.
伴随聚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存在核心素养培育“虚化”的问题。为突围核心素养培育“虚化”的困境,教师应该在回归与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聚焦教学立意,制定整体目标;深挖知识关联,建构知识图式;贯通教学逻辑,设计问题群组;涵濡家国情怀,达成人文追求等教学进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12.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制订符合职业素养培育目标的课程标准,构建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联合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综合运用一系列有利于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全方位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一词被反复提及,高频率出现,意在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核心素养要分解和体现到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是学科教育的重点。学科核心素养也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改革的亮点与特色,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一定依托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与研制劳动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培育在劳动教育领域的落实,并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发展与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领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经验,以“成功生活”和“健全社会”作为维度,由劳动文化传承与理解、劳动意识培育与提升、劳动审美养成与提高、劳动应用拓展与创新四大指标构建了劳动教育核心素养体系。遵循素养作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深度融合,并在具体情境中体现的根本特性,参照我国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建议通过开发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基于情境化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制定基于层级化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实现课程、教学和评价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是关于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2017年教育部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国家标准的修订,将过去一直延用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意味着国家教育意志的意义嬗变,这种意义嬗变主要表现为作用载体从课堂教学转为课程建设,基本视域从关注教学过程转向注重学习结果,目标取向从注重三维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国家教育意志的嬗变需要每个职教人的专业理解与实践,每个职教人应将国家的教育意志融入到每堂课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到每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上,实现从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教学“转身”。  相似文献   

16.
围绕新修订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实践素养的培育问题,发现整合教材“微观”元素,设计主题式拓展课程,有利于“微美小世界”这一类课程实施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将教材内容精准对接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地寻找主题整合点,在实践中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框架和实践策略,可作为一线教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行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新的目标定位。那么,如何将五大核心素养化用到历史教学中,并在化用过程中对历史教学的内在逻辑进行审视,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加以补益,使历史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指向实现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立德树人,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以“认知历史—审视历史—解释历史—化用历史”的“鸦片战争”四环节教学构思为例,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托“实践活动”和“核心素养”两个维度,从实施实践活动的依据、实践活动的特性、选择原则、实施路径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5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生物学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素养为本”的课程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整体建构实施的课程。笔者以“乙烯”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进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时代。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融入新课导入、重难点处理、课堂演练、课后活动等各个环节,克服以往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落实、轻素养培育的弊端,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跨越,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