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讲究由内而外、身心俱练,而且讲究反向思维,是放松性训练。但越好的东西越不能轻易得到。出于多种原因,大众对太极拳已产生了严重的认知偏差,很多人每天勤奋习练的太极拳已很难与真正的太极拳划上等号。绝大多数的习练者都是追求外在的美感,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套路上,都以高、难、险.美、齐、惊、快、慢等审美眼光认识太极拳,难免会被外在表演型标准牵着鼻子走,导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却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空壳而已,虽然热热闹闹,却空耗了时光,未免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2.
目前太极拳运动已相当普及,不论是高校教学还是大众健身,都热衷于太极拳这一运动项目,但大多只重视太极拳套路的习练,太极桩功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太极拳技术水平提高慢,健身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通过查找大量关于太极拳及桩功的资料以及自身的亲身实践,总结了习练太极桩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以此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太极桩功的重视,使更多...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太极拳活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口市太极拳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海口市太极拳活动中50岁以上的习练者居多,呈现出老年化趋势;习练者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习练者的周习练次数、每次习练时间安排较为合理,习练地点多为户外;习练项目以国家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为主;习练目的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为主。海口市太极拳活动的发展对策主要有:加强管理,理顺协会间关系;加强宣传,营造太极乐园;组织专家培训,提高太极拳技术和理论水平;完善竞赛机制,加强协会间竞赛交流。  相似文献   

4.
人们现在所熟知的杨式太极拳,如24式国家竞赛套路项目及49式、85式、103式等传统套路,这些基本都是属于健身与养生的慢架拳。除此以外,杨式太极拳还有74式、108式等以技击为主要内涵的快架拳。所谓慢架拳就是练内功的一种方法,而快架拳则是通过这个内功与对手进行技击的武器。慢架的五字诀是静、轻、慢、切、恒;而快架的五字诀...  相似文献   

5.
高广东 《武当》2023,(10):10-11
<正>一、组成太极拳的理论是科学的一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内家拳种,凡是拳都有护身自卫和技击的作用,否则不叫拳。技击作用在冷兵器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太极拳融合了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习练太极拳时,初始阶段是外形带动身体内经络和气血的运行。当习练者达到熟练程度后,则是以气正形,身体经络通了,气血足了,身体也就健康无病了。三是太极拳始终贯穿了中国道家的思想。如阴阳、开合、虚实、不偏不倚要守中、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等。长期习练太极拳,会使习练者身体内部阴阳协调平衡,也就达到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宁开阳  刘云萍 《武当》2010,(2):17-18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习练者的共识,也是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先师们教诲很多,诸如“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是何等重要。但不少初学者在练拳时往往找不到心静的感觉,因而进步不快。笔者认为,解决如何心静和如何放松的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武当春秋大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龙 《武当》2006,(2):3-4
武当春秋大刀是八卦紫霄派所传承的长兵器械套路之一,由河北平山已故八卦拳名师韩载根先生所传。整个套路共计二十四式,动作简练,刀法多变,在强身健体及变化气质,培养大无畏的精神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演练时,快练慢练均可,快练增力,慢练养气。习练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演练方式。  相似文献   

8.
程元江 《武当》2016,(4):33
在太极拳习练中,以腰为轴,胸的含展,身手的运转,是为练习的根基,如何习练出功夫,要看习练者对太极拳这些要素吃透多少,运作如何。《十三势歌诀》起首即曰:"命意源头在腰隙"。就可知道腰隙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太极拳习练者不解腰隙何指,问至  相似文献   

9.
赵幼斌 《武当》2005,(5):16-17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哪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专家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对人体身心的保健作用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进一步阐明中华传统武术运动项目中的太极拳对练习者身心产生的积极作用,使太极拳的习练者认识到太极拳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可以对人体各系统都产生较好的影响,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使之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在长期教授太极拳初学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了几种"先后"教学原则,现与同仁分享如下:一、先快后慢原则"先快后慢"原则是指,先以较快的动作速度教会学员部分或全套动作后,再进行慢速练习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以比太极拳正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十分渴望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使自己的劲运得美观、力发得漂亮。然而由于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的观点分歧、内容庞杂,广大习练者很难从中系统、全面地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从而影响了运劲发力水平的提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用现代物理力学知识,将人体所受的力分为支撑力、磨擦力、对手的打击力和打  相似文献   

14.
李文奎 《武当》2012,(7):20
太极拳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影响广泛,习练者众多,其发展势头令人欣喜。由于太极拳习练者对拳学的认识不同,练拳目的各异,因而在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种种误区,希望引起武术同仁的高度重视。一、只练套路,不练推手。在一般太极拳爱好者中,许多人只是把太极拳作为一项养生保健的体育运动项目,认为平时松柔舒缓的练练套路,活动一下筋骨,静静心就可以了,对太极推手不感兴趣。这部分人不明就里,以至于习练太极拳多年,其水平依然比较  相似文献   

15.
祝大彤 《精武》2003,(4):30-30
在修炼太极拳中,小手指似乎无足轻重,习练者往往不注意它的存在,也不刻意去练小指的动作。但在太极拳内功中,小手指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瑜伽起源于印度,太极拳起源于中国,两种运动在社会上都颇受人们的关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三方面分析了瑜伽和太极拳的相通性,并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对两项运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旨在为习练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紫剑 《精武》2009,(10):6-7
问:“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两句话,百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对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以慢制快的经典解释,请问先生对此如何看待?答: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把“四两拨千斤”当成太极拳的专利,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少林拳谱上,具体的章节是《避趋诀》。  相似文献   

18.
孟平 《武当》2003,(11)
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和、缓慢、稳静为主要特点的内功拳系。它要求习练者的意识,呼吸、动作三者配台协调一致。其动作柔韧、圆活、稳定、连贯,同时又使全身各关节肌肉部得到运动。太极拳对改善人的中枢神经的机能,提高心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也都有良好  相似文献   

19.
高云 《武当》2014,(7):27-28
现在的比赛以竞赛套路为标杆,为镜子,为模板,而规格和难度是得分的关键,这恰恰是太极拳绝对需要舍弃的东西。先辈对此捕述曰:太极拳“绝无表象,全凭内里”。遗感的是,现在竞有不少太极拳习练者,绝无内里,全凭表象。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习练人群最多的健身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习练者大多关注其健身效果,很少关注太极拳造成的疼痛和损伤,忽略了准备活动的作用。本文从人体生理学等方面分析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形式,强调习练太极拳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提出适合太极拳运动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太极拳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健康的掌握太极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