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之处,不是其“口头与文字之间”的语言,或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的体式,而是它情节的流淌式和典型性,是它朴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它的理性色彩。这种情节样式和我国同时代的著名小说相似,更与西方小说相似,但又与它们不同。与什么都相像,又什么也不是,这正好就是它。这样的情节样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因而,赵树理小说的重要地位,无可推翻,也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理论“丛林”时代,高校教师管理工作遭遇着纷繁理论的困扰,理论跟风、理论拼盘、理论装饰等现象阻碍着有效教师管理样式的形成。教师管理的目标、内容、方式、结果是复杂的,它需要一种基于复杂理论的新型教师管理样式。复杂教师管理样式的基本框架是:从增进管理工作对复杂管理情景变异的敏感性与适应性的立场出发,充分利用教师管理工作的自组织系统.努力形成教师管理工作的复杂适应系统。  相似文献   

3.
教学模式虽与“格式”、“方式”是一个意思,但它是以稳定的格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课堂教学样式,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是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种种迹象表明,语文教育实践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理论层面上,它的宽度和深度与纠缠了近百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从操作层面上,它是一次全方位的课程开发工程。在此转变中,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师,理应自觉地成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语文教育的反思性实践者。舍弃以“理论样式的话语”作为评价标准, 选择从“实践样式的话语”出发来反思教育,这是本文思考语文教育问题的切入点,并试图通过对一个“理想主义的语文教育公式”的分析, 来思考突破课堂中心后的语文实践的丰富涵义;进而,把理论视为对实践的反思,通过反思理论自身的不足,获得它自身疆域的开拓——突破认知心理学和语文知识体系,从社会学、语言学、人文思潮等诸多领域获得它更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陈恒东 《现代语文》2011,(10):70-71
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它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鲜明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使人吟咏回味,以高度的凝练和含蓄使人回味无穷。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也认为:“止怒莫若诗”,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  相似文献   

6.
一、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释义   1.模式的含义及演变 “模式”一词的英文是“model”,“model”又源于拉丁文“modulus”,其本意是“标准”、“尺度”、“制度”、“形式”等。而“model”又可译为“模式”、“典型”、“范型”等。现在,模式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对客观对象的简单描述和机械直观的仿制的范畴,它已不仅囿于原形的标准样式,而是能够反映原物、活动、理论等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化样式,并借此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阐释事物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文学习样式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大板块。课程改革之后,又多了“综合性学习”。在循文课程标准》里,“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因为它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打开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之门。它的出现受到了师生们,特别是学生们的青睐。所以大家都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称之为新课程的亮点,最绚丽的光彩,最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电脑急转弯     
与电脑相伴多年,原先觉得它很听话,挺老实,后来就发现它是个机灵鬼,有时候我打字打累了,或者寂寞孤独,它会像相声演员那样逗我玩儿。比如,我想要“协会”两字,打x—i—e—h—u—i,就把6个字母敲到键盘上去,结果跳出来的是“斜晖”!我转念一想,也讲得通,许多协会学会的会长都是老领导老干部挂的职,夕阳西下嘛,此“晖”自然有点“斜”。我打中央电视台的简缩“央视”两字,跳出来的竟然是“样式”!再一想,也对嘛,人家是中央电视台,是榜样,是样板,怎么不是地方电视台的“样式”呢?我打“股权”两字,它给我别别扭扭跳出“顾全”。琢磨琢磨也有道…  相似文献   

9.
楹联,是我国独具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体制小巧,风格多样,用途极广。其中有文艺性的,有实用性的,但无论哪种在写作上人们无不竭精殚虑,于形式美和内容、意境之美上穷力追攀,旋展才情。因此它实是我国“美文”的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都是文学的,是我国独具的一种袖珍型的文学样式。 楹联文学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极盛于明清两代。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平头百姓,贩夫走座,没有不熟悉它的。其参与面之广没有哪种文学样式能与之匹敌,早已成为全民所喜爱的一种艺术样式,在今天仍有其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求异杂说     
张百栋 《师道》2003,(7):28-29
如果你到美国,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老美一大堆与当今世界“不接轨”的事例。世界各地都用公斤作计量单位,它却采用磅;别人用公里,它却采用英里;别人用摄氏,它却用华氏;别人测血糖用新标准,它却偏偏用旧标准;世界各地都疯狂地玩足球,它却陶醉于橄榄球等等,不一而足。对此,儿子颇有感慨地说:“美国人总是自以为是,与众不同。”房屋建筑也是如此。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很难发现一幢样式完全相同的房子。儿子要购置新房子,我和老伴陪儿子、媳妇去“相”屋,看到每幢别墅的样式都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我诧异了,儿子却说:“如果…  相似文献   

11.
新闻播音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效果。播音员主持人播音时把握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样式非常重要。“播”新闻与“说”新闻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主要语言样式,两种语言样式各有优劣势。采取哪种表达样式应根据新闻节目的内容和栏目定位来确定。但都不能违背一个基本原则,即语言规范,表述清楚,并符合受众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小说被普遍地称为“成年人的艺术”,说明这种艺术样式较之其他艺术样式有其内在的构成上的复杂性和成熟性。小说的背景地,也是其产生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背景地,主要指小说所刻划、描绘和叙述的人物和故事所活动和发生的包含着审美和文化意蕴的空间。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自然环境”,但这个术语却并不是十分准确,特别是“自然”二字,  相似文献   

13.
一、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释义1.模式的含义及演变“模式”一词的英文是“m odel”,“m odel”又源于拉丁文“m odulus”,其本意是“标准”、“尺度”、“制度”、“形式”等。而“m odel”又可译为“模式”、“典型”、“范型”等。现在,模式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对客观对象的简单描述和机械直观的仿制的范畴,它已不仅囿于原形的标准样式,而是能够反映原物、活动、理论等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化样式,并借此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阐释事物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美国两位著名的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在研究了一般模式后下的定义是:“模式是再…  相似文献   

14.
探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主题所产生的美学和文学的影响,它使“荒诞”上升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他们大胆地进行文学样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悲剧、喜剧的范畴,创造了喜悲剧。  相似文献   

15.
诗与散文是有着严格分野的两种文体。“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主要“样式”(体裁),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比较下列几种关于小说的“界说”(定义),可以加深我们对小说的理解。“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生活,这就是小说。”(初中语文第三册《谈谈小说》)“小说是一种综合地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小说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方式介宾状语之语义句法特征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方式介宾状语的认识和判定往往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困惑。事实上,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句法结构“PX+VP”,当能够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其内在的本质机制则在于:方式介宾状语所表述的内容映射了动作行为的表层特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或有机的构件。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10,(7):156-156
目前.中学语文课程主要是“以教为主”的“教语文”的课程样式。它在课程预设、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等各环节都明显体现了“以教为主”的倾向。这种模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挤占了学生读书、背书的时间:二是引起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中国文字特有的传统艺术样式,源于五代,盛于明清。它集文字、书法、艺术于一炉,平仄考究,对仗工整,情趣高雅,意韵悠长,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奇”、“妙”、“趣”的特点。适逢春节,特选我国历代名家迎春与自勉对联一组,供全国小读者阅读欣赏。———编者  相似文献   

20.
所谓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其中“寓”,是寄托、假托,“言”,是道理或教训。由此看来,所言道理与教训必假托于故事与自然物之中,反之就不能称其为寓言了。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与盛行,应当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