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陶文静 《福建教育》2022,(30):55-58
具身学习理论以身体参与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核心,强调身体与心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给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教师可从“代理具身”“增强具身”“直接具身”“虚拟具身”等角度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具身,即认知的身体性、体验性、环境性和生成性。而省属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离身,出现师德教育遮蔽身体主体、知识学习剥离身体体验、专业能力训练脱离现实情境、自我发展能力缺乏开放的生成机制等问题。省属师范大学针对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离身问题,形成了“身体”转向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养成新路径:师德教育具身,凸显身体主体;专业知识学习具身,注重身体体验;专业能力培训具身,重视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自我发展能力养成具身,着力构筑开放.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规模与质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高职扩招百万为农村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离身认知视角是农村社区教育培育农民的困境根源,具体包括:教学内容注重陈述性知识忽视程序性知识,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体验,教学环境重视物理环境忽视教学情境,要突破此困境需要从离身认知转向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的核心意涵主要包括认知的具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培育身心合一的新型职业农民;做到教学内容的具身性、教学方式的具身性、教学环境的具身性.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队伍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是实现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然而,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跟进力度薄弱,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实效性不足、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滞后性突出、农村教师对教育数字转型存在适应性冲突、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存在供需性矛盾。鉴于上述现实,需要全方位创新教师数字素养服务业态,优化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策为导向,提升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效性;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底座”,彰显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前瞻性;以数字化能力提升为核心,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的挑战;以有效培训为驱动,健全数字素养培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由当下"填鸭式"教学想到教师对学习主体的漠视.具身认知理论诠释了新的认知理念,它强调学习者的身体、经验以及所处的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初探:变革课堂常规要求,为学生的身体参与认知创造可能;创设贯穿全课的认知情境,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搭建平台;开展体验型教学,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提供机会;构建合作式教学,为学生身体参与认知营建氛围.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识理论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建构着认知,而教学现场的真实存在为教师的教学思维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基础环境。基于具身理论来看,教师通过身体在场的感知和互动,能够激发具有主体性、应变性和生成性特点的现场性教学思维,区别于具有易固定化、易僵硬化和易片面化等弊端的离场性教学思维。主体的身体成为关键,而提高教师的现场感知思考能力、增强把握教学资源能力和提升现场反思教学能力,或可成为培育现场教学思维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
具身认知主张人对事物的具体感知并非独立进行,而是以身体为媒介,凭借身体的感受与体验,赋予身体以参与感和归属感.从具身认知视角审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忽视教师身体感受、脱离教育实践情境等困境;研究者建议从珍视具身经验、倡导体验式学习、开展发展性评价和坚持耦合发展等方面开辟新路径,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 愿...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离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束缚身体,忽略儿童认知的具身性;脱离环境,忽略儿童认知的环境性;互动不足,忽略儿童认知的生成性等问题。基于此,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目标、兼顾具身性的教学主体、构建情境性的教学内容、创设动态性的教学环境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路径来改善以上问题,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素养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教师数字素养主要涉及数字化观念、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专业发展、数字伦理与责任等五方面内容。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路径:一是促进区校优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建设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二是开发具身式教师数字化研修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三是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模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数字化学习考核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身体与心智的相互作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转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一是从过多注重心智训练转向关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的身体需要、身体感受,改变单一、枯燥的心智训练模式,推进幼儿教师身心相融;二是从忽视教师身体学习的环境转向营造支持幼儿教师具身学习的培训环境,促进教师身境交融。  相似文献   

11.
董芬 《教育导刊》2013,(12):19-21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它必须以适切的认知科学为指导。而近年来,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正在狂飙突进地席卷整个认知科学界,并将对人类的认知与学习产生颠覆性的革命。受其影响,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模式——教师具身培训必将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教师具身培训是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指引,以身心一体为基点,以具身互动为手段,以教育现场为境域,通过心智(认知)、身体、环境的交互作用,彼此影响来促进教师生命整全发展的教师培训样态。教师具身培训若要真正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施行过程中亟须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人本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应掌握的基本数学素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身心多方位地、全面地参与学习,以获得最大的进步.“具身认知”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突破.“具身认知”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突出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整个身体都可以用来思考问题,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可见,教师要多创设“具身”情境,给学生“具身”学习的机会,这不但能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还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促进他们思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具身认知是以身体为重要元素,诠释人类在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身体感知体验周围世界或环境来获取认知并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将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视野扩展至教师个体的身体层面。基于道德主体的积极参与性、道德概念的现实生活性和道德生成的动态情境性,教师个体“身”在规约束缚下实现道德成长,在切“身”体验中陷入不同道德困境,在“身”入其境时面临多种道德局限。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支持型”道德环境,建构适合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管理制度的外部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内生路径是:教师在设“身”处地中感知身体经验,实现共情共育;教师在全“身”体验后,进行“身”后反思,提升道德智慧;教师加强“身”心调适,缓解压力,克服道德局限。  相似文献   

15.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为生成式学习达成了路径,情境教学则为加强身心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消除对学生和教师身体束缚的负性具身效应。具身认知观还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参与性与生成性的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语言具身认知范式主张身体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更具有具身性特点。本研究以学前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为例进行实验研究,具体从字母、单词和句子三个层面对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体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具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身体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据此审视职业院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可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效应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教师培养理念、行业企业参与、学生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当明晰具身和应用的理路,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关注和强化认知的具身特征。可借鉴“双元制”、CBE模式、TAFE模式等现代职业教育的国际经验,发挥产教融合的政策效应,建设政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合理设置职场情境、优化实施项目教学等途径倡导身心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具身性、体验性和驱动性,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具身认知理论引导幼儿园美育活动从浅层认知转为强调身体、心智与环境综合作用的深层认知,强调美育活动的感官参与和整体认知。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美育课程要充分挖掘美育课程资源、融合其他领域资源、注重隐性课程资源,实施中强调幼儿手脑并用、身心参与,调动经验、因材施教,创设情境、回归真实,注重过程、多元评价,推动幼儿在美育活动中实现审美态度、认知、情感、创造等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点存在的机械还原论倾向,并依据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分析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具有自组织性的认知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还进一步地从哲学角度辨析了二者的不可分关系。本文主张具身认知的发展应着眼于其认知内容、范围的具体化、明确化,并且关注具身认知与非具身性认知的联合关系;在认知任务实验中应区分具身认知和非具身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以具身认知理论审视当下高中法治教育,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核心素养和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应有之义。传统的法治教育教学面临法治情境建构形式化、法治知识传授填鸭式、法治实践活动缺位等问题。为此,高中法治教育可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构建具身性情境,创设生成性互动,发掘体验性活动,培育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