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潜在价值及其面临的重大伦理问题,提出该项研究应当遵循或应予慎重考虑的若干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5,30(7):72-73
据2005年2月21日《环球时报》消息,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投票通过了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政治宣言,敦促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类的活动。由于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函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许多国家投了反对票。赞成宣言的共有71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等。反对的共有35个国家,包括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另有35国投了弃权票,主要是伊斯兰国家。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11月 2 5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向全世界宣布 ,他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这一人类胚胎克隆技术上的突破引来各方关注。虽然ACT公司表示 ,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 ,而是为了获得治疗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并声称一旦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得成功 ,就可以利用克隆胚胎所得到的全能型胚胎干细胞诱导培养成各种目标器官的细胞 ,甚至组织和器官的整体 ,来修复或更换人类各种受损组织、器官 ,造福于人类 ,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都对克隆人类胚胎所引发的伦理及科学上的问题作了迅速的反应。许多国家政府在表示有限度、有控制地允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同时 ,对克隆人或人类的生殖性克隆实行或正在实行立法禁止。为了使读者从生物学知识方面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及治疗性克隆研究及时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刊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的张红锋、叶希韵两位老师 ,请她们就有关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动物克隆和人胚胎干细胞技术进展迅速,治疗性克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克隆的概念、基本程序和进展,并分析了治疗性克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学争议。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是在生命的生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原始细胞,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值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研究及临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干细胞的定义、种类,从干细胞研究的历史入手,阐述了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的矛盾心理,指出了目前干细胞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展望了干细胞研究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研究是当代生物科学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研究产生的伦理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广泛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是胚胎的道德地位之争,即如何看待胚胎——胚胎是不是人?第二是胚胎干细胞来源之争,即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是否合乎法律及道德,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及法律问题该如何处理。受精卵/胚胎/胎儿是具有潜力的位格人,应该赋予其完全的位格人的道德地位。基于该立场,对四种不同来源的HESC研究的伦理争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生物学教学》2009,34(1):74-74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日援引《每日电讯报》7月1日消息,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HFEA)已经颁发许可,同意沃里克大学的科研人员制造人猪混合胚胎,以便用来进行心脏病起因及治疗研究,许可的有效期一年。这是该协会第三次颁发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许可。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细胞,是能分化成个体所有组织和细胞类型的全能细胞.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后,可以分化成神经细胞前体,置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损和功能障碍的细胞,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胚胎干细胞也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使外源基因能在植入的胚胎干细胞表达,达到治疗的目的.胚胎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培养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准确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了解其生长规律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论:用此方法分离胚胎神经干细胞实用、便捷和可行.  相似文献   

12.
凡一平《上岭村的谋杀》故事叙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小说深刻地揭示人性与道德、本能与文明矛盾、冲突和妥协的复杂性,展现了当代农村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图景。尤其是,凡一平用文学形象地把传统文化中遮遮掩掩的性文化、性心理、性道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下,阐明在制度文化的视野下,性放纵与性压抑都同样是不可取的,不回避文明的坚守、道德的规范与人性的张扬、本能的需求的残酷搏奕;他在鞭挞性放纵的同时,对性压抑透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性与道德的复杂性,乃至对人类"性存在"的终极本质有较真切的体验和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猪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向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诱导。在整个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传统的诱导分化形成神经干细胞(NSCs)的方法,即通过拟胚体(EB)的形成并添加维甲酸(RA)进行诱导。猪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经历了传代培养、拟胚体(EB)时期、诱导分化时期三个重要阶段,生成一类新的细胞。最后我们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新的细胞中存在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Nestin、神经元标志物β-tubulin III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从而确定这类新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可见,猪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经过这种传统诱导分化方法培养可分化为具备基础特征的神经干细胞(NSCs),能够表达出神经干细胞(NSCs)特异的标志分子nest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兔急性心肌缺血,探索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雌雄不拘.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1/2,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缺血60min后将0.3ml的108/ml人脐带血干细胞注射到实验组兔的缺血区心肌组织,对照组兔缺血区心肌组织中注射等体积的人静脉血.3周后观察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的LVSP和左心室最大变化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VED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血清CK和MD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改善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心功能,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5.
探讨脐带血干细胞的所有权归属,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牵动着与该高科技产物相关法律行为的效力判断。在质疑关于脐带血干细胞的所有权归于新生儿这一通说的同时,以民法和物权法理论为基础,并配合脐带血干细胞特有的生物解剖学特性,通过分析胎儿分娩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主张母体才是脐带血干细胞的真正所有权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对人胎肝细胞(L-0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L-02细胞进行染毒,24小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氟化物对L-02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各染氟组人胎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idit值得分别为0.5815、0.8145和0.8923;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率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化物可导致L-02细胞DNA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公德和私德的定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议,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从道德的现实意义来看,无论对公,还是对私,道德都应该有一致的善恶评价。对公德和私德的划分不仅意义不大,而且会产生出诸多弊病。我们认为,只有淡化对公德与私德的划分,才能促进伦理学的发展和全民和谐社会的共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性EGFP基因转染修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可行性。方法:用增强型荧光绿色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作为报告基因,以脂质体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结果、表达情况及对靶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成功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了基因转染。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做标记的MSCs细胞的移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师德研究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既具有颇为一致的理论关注与研究焦点,却又展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旨趣与研究进路。两者皆强调通过教师个人内化的美德来实现社会赋予教育的各种道德价值。然而,与我国研究传统不同的是,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研究更侧重于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而且在研究旨趣上着重于促进教师理解教学行为的道德后果,而非固着于教师个人德性的提升。充分拓展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无疑将为我国当代师德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被重新编程的、具有多能性的成体细胞。最近的研究证实,iPSCs能够达到与胚胎干细胞同样的全能性。源于成体的iPSCs对药物或毒性筛选、医疗研究以及疾病专一性治疗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细胞来源,然而,在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克服潜在的风险,包括iPSCs诱导中病毒的整合、基因的改变。iPSCs潜在的风险涉及外源因子的转入、目标细胞的改变及诱导因子的表达和重新激活等。本文回顾iPSCs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同时对诱导安全性iPSCs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