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2.
父母成功的教育会给孩子一生留下深刻的痕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人是有自尊的,孩子也一样。他们希望自己在取得成绩或进步的时候,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这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孩子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就会萌发欣慰的内心体验。而这种情绪和体验,能进一步增强孩子的信心和进取心,激励孩子不断地进步。因而,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正确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使孩子不断受到一种积极的“刺激”,从而促进其全面  相似文献   

3.
自尊心是不甘心居于落后地位,同时认为自己并不比人差的一种情感体验。是推动人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因此,培养、激发、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是教育好青少年必不可少的条件。简单粗暴,不适当地对青少年的责问及歧视,很容易损伤青少年的自尊心,会使他们和老师、家长产生对立情绪,或干脆破罐破摔,以致无法实施教育。所以在中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多用表扬他们优点的办法,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应当“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使青少年树立起应有的自尊和做人的信心,从而成为克服缺点和错误争…  相似文献   

4.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向上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日本宪章明确指出:“儿童应作为社会的一员受到尊重,应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在我国,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然而这些大多还停留在观念上、口头上,在现实生活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现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身上表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幼儿园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相似文献   

5.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学会尊重家长,通过尊重家长人格,主动与家长沟通,积极听取家长建议等,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同时,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既要客观地反映问题,也要尽可能多地谈及孩子的优点、优势、潜能,对孩子保持信心,也让家长看到希望,并且引导家长合作,从而增强教育的合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静  张成贵 《山东教育》2002,(27):25-26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一种正当、积极的感情,也是积极进取、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有人把它誉为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如果孩子丧失了自尊心,接踵而来的就会是破罐子破摔,在这种心理背景上,就难以对其进行教育了,难怪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故而应当像爱护眼睛那样,保护孩子前进的“发动机”。幼芽都是娇嫩的,幼儿的自尊心也是十分脆弱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扶植孩子的自尊心呢?一、不要强制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我们知道,儿童从3~4岁开始便不再是大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常表示“…  相似文献   

7.
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任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  相似文献   

8.
史瑾 《动漫界》2021,(4):12-13
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但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好孩子"有标准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答案千差万别.所谓的"好"是一个判断性词汇,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外在参考勾勒出心中理想的孩子的样子,"好"寄托的是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好孩子"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尽管每个人对"好孩子"...  相似文献   

9.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也想听听老师的看法。老师:有的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情绪好的时候对孩子会耐心一些,甚至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笑了之;倘若情绪不好,则对孩子的行为处处看不顺眼,甚至对孩子一些正常的游戏也常常找一些理由来责难。这种以家长情绪为中心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诸多的不顺心,但请记住孩子是无辜而娇嫩的,我们应时时以爱心关怀他们,让他们无论何时都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0.
在孩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最亲密的莫过于他们和父母亲的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父母双亲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不同,会引起孩子们个性发展上的显著差异。双亲的教养态度可概括为溺爱型,民主型,严厉型等多种。其中民主型的父母对子女采取爱而不宠,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所以其子女较多表现出独立、直爽、亲切、善社交,情绪安定,有一定领导能力等优良的心理特征。可见,这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要建立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就要尊重孩子。孩子年纪虽小,但都有着自尊心和上进心。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珍惜他们的上进心。例如,薇薇刚回到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只  相似文献   

11.
要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使他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增强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反之,如果讽刺、歧视甚至体罚他们,很容易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甚至产生“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逆反心理,使教学难于进行,产生教育的负效应。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教师首先要理解、信任、关心他们,坚持“扬长避短”。看到他们有长处和优点就及时表扬鼓励,并给予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以触动他们的心灵,达到思想感情的交流。因为人的感情总是双向流动的,教师向学生倾注友爱之情,信任、爱护、尊重他们,学生就…  相似文献   

12.
幼儿怕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离不开成人的态度与行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孩子怕输的原因分析1.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迁就,使幼儿缺乏输的体验与承受能力。幼儿生活中输的体验、经验的积累往往决定了幼儿对输的看法与承受能力,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迁就,往往导致幼儿无法承受输的结局。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游戏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孩子自尊心的维护而过于迁就孩子,他们往往过多地故意输给孩子,保持孩子愉悦的心境。然而,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幼儿缺乏正常的输的体验,久而久之,幼儿会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1郾坚持表扬为主家长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微小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表扬,使孩子产生一种愉悦感,多次反复的表扬会促使孩子巩固优点,产生自豪感,从而会做得更好。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孩子亲近你,使家庭充满了幸福与欢乐。2郾减少唠叨在生活中,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大事、小事整天唠叨,唠叨过多孩子非但不听,反而会产生厌恶心理,脾气会变得暴躁,容易引起家庭不和。3郾保护自尊家长一定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万万不可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家长讲话切忌信口开河,不可讽刺、挖苦、张口就骂,更不可动手就打,这种言行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  相似文献   

14.
家教八法     
一、坚持鼓励为主对孩子要细心观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予以鼓励,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感。坚持鼓励为主会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巩固,并产生自信感。经常鼓励与表扬,还会使孩子亲近你,使家庭充满了幸福与欢乐。二、少唠叨千万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无论大事、小事整天唠叨个没完。话讲多了不灵。讲多了,孩子不仅不听,反而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孩子心情不好,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对孩子唠叨个没完,大人听了心烦,还容易引起家庭纠纷。三、保护自尊心孩子上进心强,好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计划的初衷和目的我们深感到开设所谓的“家教技能班”既妄自尊大又无效果 ,许多家长自己读书期间有消极体验以至于孩子的教育经历产生疏远感 ,并且不能也不愿参与学校生活。尽管几乎没有家长对孩子的学校教育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确实有许多人觉得无能为力 ,尤其是那些孩子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家长。所以我们致力于寻找一种中介 ,使家长从中获得自尊和被尊重的体验 ,这种由他们自己设计的体验贴近生活且实用而有趣。我们相信为了开发儿童潜能 ,有必要在家长、学校、儿童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为此 ,家长需要被尊重 ,并了解早期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因而,家长必须从内心认识到子女与家长具有相同的人格,对孩子采取民主、尊重的态度,爱护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兴趣爱好与见解,用平等的姿态、协商的口吻、理解的心理对孩子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孩子就显示出具有领导能力、积极性强、态度友好、  相似文献   

17.
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受到阻碍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反应。幼儿受到挫折后,可能会产生冷漠呆滞、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失去信心等情绪反应。有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爱,参加游戏或其他活动未能如愿,就采用捣蛋行为,寻衅肇事,以抒发内心的郁闷,求得心理平衡。有的孩子受到挫折后,往往将愤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教师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不要武断。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一是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自尊心是人在社会中处处自我尊重和处处维护自身尊严不受伤害的心理和情绪。当自身尊严受到他人维护和满足时,会产生心情舒畅的体验;反之,自身尊严受到他人伤害或侮辱时.会产生痛苦、愤怒、反感等抵触情绪。根据这一心理,教师必须注意维护学生人格,不要动辄伤害学生自尊心,对学生的问题一般要采取个别批评和疏导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20.
包容是家长的一种思想境界,是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是孩子自尊心的“保护膜”,更是家长内心焦虑的“灭火机”。只有提升“包容度”,才能降低“焦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