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欲在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以及一定的社会影响,都必须具备独有的媒体特质,这种特质是一种让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力,即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电视媒体可以凭借这种独特的竞争力谋求生存与发展,并不断成长、不断壮大。所谓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从“刚力”和“柔力”两个方面来理解“,刚力”是用来支撑电视媒体生产、制作、播出电视节目的基础设施、技术条件等有形资产,而“柔力”主要指电视媒体的制度文化、品牌影响、人才素养等无形资产。因此,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刚力”和“柔力”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刚柔并济、协调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柔力”方面。  相似文献   

2.
陶新艳 《当代传播》2011,(6):112-114
电视湘军在经历了改革和辉煌之后,电视产业持续发展、突出重围的源泉必然来自根植于深厚湖湘文化的文化竞争力.培育湖南电视的文化竞争力,需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提高文化创造力;以“心忧天下”的情怀,打造文化亲和力;持“兼收并蓄”姿态,增强文化传播力;扬“经世致用”传统,铸就文化持续力.  相似文献   

3.
湖南大学彭祝斌教授主持的电视内容产业研究三部曲——《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建设发展研究》《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研究》和《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已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三本新书是彭祝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5BXW007)  相似文献   

4.
区域文化与电视产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争  魏珑 《当代传播》2005,(4):10-11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扮演着传统的区域文化的守望者,同时又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电视频道化生存和文化全球化语境等视角入手对我国区域文化与电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传媒类院校为例,阐述了行业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提出行业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建构要立足行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行业高等教育及区域高等教育竞合关系构成、行业特色院校自身发展状况等四重维度.行业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协同性、渗透性、稳定性、整合性、发散性等特征.文章提出行业特色院校核心竞争力由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产业融合及贡献能力、文化传承及浸润力、管理模式及治理结构优化能力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6.
叶立 《声屏世界》2010,(10):50-5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什么是未来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人认为未来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电视节目新模式的研究开发能力、电视节目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电视产业的市场经营能力。三力综合形成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体系,它是决定未来媒体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企办电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电视宣传已成为企业职工家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然而,企业电视台的生存问题由于受内部因素及外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企业电视人的面前。现实的生存压力需要企业电视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6,(6):53-53
本刊讯李岚博士新著《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电视产业价值链的专著。以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来判定电视传媒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发现一些方法以创造和维护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国内首位广电传媒企业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该书在分析有关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前电视产业政策环境下,电视传媒企业资源共享和产业价值链接的可能性,并通过电视产业价值链整合系统,分析提升电视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同时为电视传媒企业多元化的资本运作与产业价…  相似文献   

9.
发展内容产业是整合电视媒体的致胜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内容”,对传媒而言,其实就是具有实力和底蕴,在注意力争夺战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按照美国最新的“北美产业分类标准NAICS”和欧盟。“INIF02000计划”中对产业的定义,电视作为一种产业,连同印刷出版(含软件)、电子出版、电影、录音、广播以及传播、信息服务等等,统称为“内容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处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将对国家相关产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手机电视跨越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诸多领域,高度复合性的人才需求使得能够满足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捉襟见肘,人才专业素养的缺失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选取国内第一家全网运营的手机电视运营商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重点调查上海市手机电视人才的职业环境和各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期在手机电视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创新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的新媒体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竞争的本质从根本上来看就是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体主要组成是新闻采编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本身,新闻媒体的新闻记者的竞争又代表着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人才支撑着新闻媒体整体品牌的竞争力。这是由于如今社会上新闻媒体的发展主要是由新闻媒体内容的影响力来决定的,所以说新闻的本质决定了求异思维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建立需要丰富的知识和阅历。  相似文献   

12.
訾鹏 《新闻爱好者》2009,(1):100-101
文化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其中新闻及传播业被列入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是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浅议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高人一筹的、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立性、战略性、整体性和积累性.影响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创新与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经济时代,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强度的主要产业指标已经从传统的大产业(基础工业)转向了知识密集的信息产业或叫做内容产业,"内容为王"成了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主旋律.出版业作为信息产业(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策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容产业的导向和价值,成了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张仕军 《新闻世界》2011,(10):141-142
中国的媒体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力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广告传播价值。凤凰卫视从一家娱乐电视台,逐渐成长为颇具公信力的新闻媒体,并能迅速地在全世界的华语观众中,建立起鲜明的形象和品牌,给我们带来启示,很值得电视传媒同行的关注,也为走向产业化的中国电视媒体提供了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视资料编目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广播电视行业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电视媒体资产管理的迅猛发展,如何发挥电视台节目内容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和活力,推动电视媒资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电视事业50年发展积累下的丰富而珍贵的音像资料资源共享,提升其利用价值,支持电视节目制作及其新媒体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姚林 《传媒》2007,(12)
中国的媒体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力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决定着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广告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硕 《视听界》2013,(5):90-92
一个新颖、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模式,能够延长电视内容产业链,成为电视产业新的价值补偿方式,而围绕节目模式的创新将会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4C理论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分别阐述电视节目模式的营销策略,并提出引进节目模式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许峰 《新闻世界》2012,(1):144-145
“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市场,三流企业做质量”。品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知名度高、美誉度好以及忠诚度高的品牌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力之间的竞争。文化力是支撑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灵魂。①文化力是构成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要素之一,是新时期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必须着力提升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影响电视产业的竞争力量不仅是现有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还包括潜在进入者、可替代产品、客户、供应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如何对抗各种竞争力量,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电视媒体制订战略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