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在于“语”、“文”也。如果一堂语文课只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明白了道理,然后朗读一番,喊几句口号,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人文性强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感受情的基础上,找到这情的源头——语言文字中去。让学生在品词析句、感受言语形式的特殊中来进一步加强情的落实,升华情的感受,这就是我听了《将心比心》一课的一点想法,“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这“温暖”应来自带有温度的“言语”。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结构与编排修订后的第三册教材 ,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框架结构。全册教材包括“识字学词学句”“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际”等内容 ,分两大部分编排。“识字学词学句”排在每部分之首 ,共 1 0课 ,每部分安排5课。接着是课文 ,五年制共 2 8课 ,每部分安排 1 4课 ;六年制 2 5课 ,第一部分安排 1 3课 ,第二部分 1 2课。其中包括 5首古诗和 4篇看图学文 ,5首古诗集中安排在第一部分课文的前面 ,看图学文每部分安排两篇。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共 8个。写字和口语交际各安排 8次 ,分别编排在复习之后。为便于学生识字、阅…  相似文献   

3.
申丽 《师道》2003,(8):30-30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部曲。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这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天净沙·秋思》由于诗句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所以教学的第一步自然便是吟诗。  相似文献   

4.
一、“回家 ,别走错家门”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是实践活动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 ,为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学 ,有机会学 ,让每个学生都是受教育者 ,更是实践者。在初读课文时 ,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做一件具体的事 ,就是“送生字回家”(“家”指课文)别走错家门 ,即对照生字表 ,在文中把生字圈出来 ,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做上记号 ,然后再去认真通读全文。在朗读过程中 ,教师只需强调一下 ,“别喊错生字的名字”。例如教学古诗《草》时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会认的字画圈 ,会读的字画…  相似文献   

5.
一、默读是否过早以往教材一般都在二年级才提出“学习默读”,新教材在一年级下学期就要求学生默读,是否过早、恰当?首先,“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新教材虽然课文比较长,阅读量大,表面上看朗读能力似乎也造成高于以往的学生,但是课文长、识字多,有些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还不如以往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默读,没有实际效果。其次,新教材识字量大,上课时忙着识字、读通课文———这必须要朗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默读。再次,默读在学习课文当中主要用于理解文章内容。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不提倡讲解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语教材中所选出的古诗文质兼美,通常是用很少的文字,表达出一种特殊的意境,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九义小学语文第11册教材课文《暮江吟》就是如此。在这首古诗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如何使学生明了“景”,理解“情”呢?在教学这课时,我运用电教手段,通过音响和图像信息创设意境,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然纸上,把诗变成画,再依画读文,使学生入情入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是一项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活动.它集声与情为一体,通过绘声绘色、人情入境的有声语言,阐发课文的思想内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鼓舞.因而,我认为,应该把师生的朗读放在首要位置.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师生共读的习惯.利用早读和课中的朗读时间与学生一起朗读,能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这里,就我肤浅之见,谈谈师生朗读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意境的高下一方面取决于物象的艺术组合,另一方面取决于情感的一以贯注“。情”与“景”是古诗的根本构件“。景”是物质的,是“情”的折射物“;情”则是灵魂的,是“景”的粘合剂。教学古诗,当由景而入情。“意象叠加”使学生知道古诗“言之有物”“,意象透视”则使他们明白“物而不空”,从而整体悟出古诗的意境美。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  相似文献   

9.
打开记忆的闸门.有一件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记得在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课前,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了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厅式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旨存通过朗读让学生人情入境.以鲜活的案例来诠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以亲身的体验来感受课文,培养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古诗不仅文字璀璨夺目、意境深邃无穷,而且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闪烁着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光芒。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鉴赏、体味古诗,不仅要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而且要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提高艺术感受力。然而,由于古诗所体现的意蕴丰厚而篇幅容量较小,故而容易使教学流于单调刻板,影响学生对古诗韵味的领悟,也阻碍了学生遨游于古诗深邃意境中的想象。利用PRIME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交互功能及“资料信息库”技术,对课文进行超文本改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积极因素,学生容易被诗中的景…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好字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因此我觉得引导学生很好地识字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利用各种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识字 1.利用课堂环境识字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语文课堂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所以在课堂上我有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识字:首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评价老师渎得怎样。“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棒,相信你们能行!”这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在凑中认识汉字。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低年级讲读课文中,我曾经用两种方法教学生字。一种是先集中识字,即:每学习一篇课文,范读或自读课文之后,马上教学全课的生字,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然后讲读课文。这种方法的弊端:一是脱离语言环境识字,不利于确切理解字义;二是音、形、又同时解决,难点集中,效果差。另一种是随课文分散识字。这种方法虽然能做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但不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课文完整的印象,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熏陶有不利影响。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很据这一要求,我努力改进课文中识字教学的方…  相似文献   

13.
范读的灵魂     
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因此,教师本身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必须研究“声”与“情”的关系,也即“技法”和“感情”的关系。先来说说朗读技法。课文的“情”,通过朗读的“声”来表达,“情”与“声”是互相依赖的。“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声音,最科学的发声来取得“表情…  相似文献   

14.
按大纲要求,一、二年级学古诗,只要让学生懂得课文的主要意思就可以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仅靠死记硬背会适得其反。我认为低年级古诗教学应分三步进行。 (一)讲清字词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应该按常规要求教给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弄清字义。但是在古诗中,有些字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不属生字,而在诗中却另有含义。例如,“墙角数枝梅”中的数,“为有暗香来”中的暗;“离离原上草”中的离,“一岁一枯荣”中的岁等。像这样的熟字生词老  相似文献   

15.
【同题课例展示】一、欣赏歌曲《再别康桥》,引出课题1.要求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吟唱。2.了解作者(由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介绍作者,教师展示徐志摩的相关图片及文字)。二、朗读、赏析、改写课文1.听朗诵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节)。2.教师讲述诗歌欣赏的方法。课件展示:情感情乃诗之胚景物景乃诗之媒板书:景物+情感=意象3.组织学生讨论,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教师及时评价(特别是对诗中“招摇”、“金柳”、“新娘”、“悄悄”等关键词进行探讨)。4.改写课文,学生交流。(1)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改成情境性描…  相似文献   

16.
魏淑静 《课外阅读》2011,(12):365-365
一.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1.利用教材优势,激发学生兴趣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每单元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非常易于朗读。例如第二单元是“三字经”识字,第三单元是“对子”识字,第四单元是“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  相似文献   

17.
学习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识字三》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自读几遍,读准字音,熟悉课文,然后把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音。其中,“朝夕”一词是学生比较容易读错的,“朝”是多音字,有的学生读成了“潮”。给生字注上拼音后,再让学生读多几遍。基本上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改编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编排了 30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之后。本册第三组是继“古诗”之后的课文教学。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识字;②词句训练;③朗读和背诵;④学习语言;⑤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是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本组课文的体裁有儿歌、故事;题材有写盎然春意的《我爱祖国》,有表现革命传统人物形象的《小八路》和《王二小》,有反映能客观地认识事物《我选我》的当代儿童,内容丰富有情有趣。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当代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兼容了语文知识、思想…  相似文献   

19.
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课文,与其过多地讲授,不如变换花样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比如利用晨会或课前时间,请学生上讲台朗读给全班同学听,朗读结束,再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大意和诵读的感受;有条件的,让学生在家里朗读、录音,上课时教师抽签播放学生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进行年级朗读比赛等等。在这样明白如话的诗词面前,教师任何自谓“精妙”的讲解不仅是拙  相似文献   

20.
范读的灵魂     
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因此,教师本身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必须研究“声”与“情”的关系,也即“技法”和“感情”的关系。先来说说朗读技法。课文的“情”,通过朗读的“声”来表达,“情”与“声”是互相依赖的。“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声音,最科学的发声来取得“表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