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小学四年级向五年级过渡的那个暑假,我觉得特别短。本来,在快要开学的时候,因为想到又要恢复那种温暖的集体生活,心里总会泛起一种隐隐约约的渴望和兴奋的感觉。但这一次,我心里却只有越来越深的不安了。原因现在看来很可笑,但当时我却以为是极严重的:暑假中间,我从班主任杨老师那里借来一本文学杂志,可是后来却不知怎样的被我妹妹撕  相似文献   

2.
在负笈苦读的寒窗岁月,是否有这样的一位或几位老师,他们可亲、可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你的前行点起一盏路灯,照亮曾经混沌青涩的时光,成为一生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怀着饶有兴味的心情,为您精心搜集和整理了几位名人与老师的真实故事,以期唤起我们共同的温馨记忆,让尊师重教的传统绽放出永不褪色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读书十几载,从师数十位。我的老师中有不少敬业的楷模、教学的高手。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复校,合称西南联合大学。集中了一些名教授,对教育有深远的影响。我是在北大读完了史学系二年级,又在联大读毕业的。毕业后,在昆明任教。课余时间,有时还去母校听教授讲课,所以对一些教授有较多认识。介绍他们的事迹,当是很有意义的。郑天挺先生,字毅生,福建长乐人。原北京大学秘书长兼文、史两系教授。先生是北大  相似文献   

5.
赵印 《考试周刊》2010,(52):248-248
最近,我随意翻了翻几篇旧文,不经意间,又看到了几个老生常谈的教师形象:第一个是鲁迅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第二个是魏巍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第三个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6.
陈老师 1978年我上初中,第一位语文老师姓陈。当时大约三十岁,其实还很年轻,可在十多岁的孩子眼里,我却误认他是中年男子了。  相似文献   

7.
<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又令我敬重有加的几位老师,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个性鲜明,热爱教育,性格温和。第一位是我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肖乐木老师。肖老师是位民办老师(后来离开了教育岗位),教我们的时候刚刚高中毕业,梳着那个时候农村少见的后背头,配上棱角分明的脸孔、高耸的鼻梁,显得特别意气风发。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个秋日的午后,夕阳的斜晖照进这间简陋的教室(因为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8.
鲁迅曾说: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这句话来献给作为人师的园丁们该是最恰当不过了。回想自己曾受业求学的几位启蒙老师,他们不也是这样吗? 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我的祖父吴潮海,他是清代的末代秀才,没等去考举人、进士等辛亥革命就爆发了。他曾参予创办山东第一所女子师范,后因兵荒马乱,便回到故乡一直教私塾。抗战期间,学校停办,家乡又是八路军、日伪军和一些地方武装拉锯的地方,为了不让学龄孩子们失学,祖父便在本族的一个大院里开办了私塾班,我和几个兄弟、堂兄弟及小伙伴们都在那儿就读。祖父不外从《三字经》、《百家…  相似文献   

9.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主人翁郭靖,他憨厚老实有时有点愚钝,他努力勤奋再加上几分运气,最终成为一代高人。在这里我只想谈谈他的几位师傅在教导他的成长过程中的得失。郭靖的老师有很多.第一任老师是哲别,这个箭术高手却使资质平常  相似文献   

10.
忆汪老师     
汪老师是我众多的语文老师中的一个,肥头大耳,腰如酒桶,体态丰腴,脂肪漫溢,因左腿微跛而摇曳多姿,有杨贵妃之遗韵,独性别迥然。此翁曾大言不惭,其腰围高达4尺,世间尚无腰带与其腰匹配,故结绳系之。他每言此,眉宇间有得意之色,我等弟子惊愕之余惊呼“安禄山”以喻其肥。汪翁闻言面不改色,谈笑自若,我等冒犯龙颜者却早已面无人色。曾闻其故旧弟子言其严厉,看来不过虚言,害我辈虚惊。汪翁肥胖若此,却天生一副樱桃小口,鲜艳红润,令无数女生暗怨老天爷乱点鸳鸯,无缘独获此等朱唇丽质。老天爷厚意,汪翁不负。这一张丽嘴秀口,确实秀外慧中,如一锦囊…  相似文献   

11.
忆张老师     
我是在一个特殊时期认识张老师的。那是1957年春天,上级号召知识分子帮助党整风,开展大鸣大放,校园里到处都贴着大字报。先是贴在教师住宅区的中楼过道的墙壁上,白纸黑字,彩色题图、插图,一期又一期;后来贴在师生集会用的人民厅里,墙上贴满了,又挂在纵横交错的绳子上;再后来又贴在行政办公的前楼外墙上,我那时读初三,十五岁,课外喜欢看《铁道游击队》、《地道战》、《战斗在呼沱河上》之类的小说,和朱自清、许地山等人的散文。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大字报,便成了我们的课外读物。课余或课前,我和同学们在大字报林里钻来钻去,互相交换着信息,语文组成立了卫星社,又成立了宇宙社,数学组成立了ABCD社,教地理的孙老师是“老孙(生)常谈”社。这些社团很活跃,大字报出得勤,  相似文献   

12.
1958—1960年,我有幸在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室进修学习,亲身感受了在大师教诲下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1958~1960年,我有幸在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室进修学习,亲身感受了在大师教诲下的学习生活.1958年时,我们除了系统学习一些课程外,还经常到生产研究单位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小麦的同志曾向  相似文献   

14.
王飙 《中国教师》2006,(9):28-30
韶山冲的山水养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毛泽东的启蒙教育就从这里开始。小的时候,由于母亲文七妹体弱多病,毛泽东从两岁的时候便开始寄养在湘乡外婆的家里,因为外婆天天忙于家务,便让表兄文运昌和文南松在上学的时候带他到二舅父文正莹的私塾里玩耍。懵懵懂懂的毛泽东还以为自己也成了学生呢,虽然没有人问他,但他却能很安静地坐着听课、背书。舅父看他不哭不闹,还能把所学之书背上来几句,很是喜欢,便抽空教他一些古诗、教他写字,教他一些做人处世的行为标准和礼节。稍大一些,还给他讲历史上一些人成材成功的故事,当然,故事的中心无不是围绕他的…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东部时间1月10日早上,我起床打开手机发现多条信息,得知李小文老师去世的消息,顿觉晴天霹雳。2014年12月初,我向李老师汇报在北京的工作和出国访学的计划时,感觉他精神尚可,不承想这竟成永别。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李老师是在2004年中科院遥感所的博士生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16.
忆家凤老师     
在童年上学期间,给予我启蒙教育的老师不下几十位,而使我印象最深、得益最大的莫过于解家凤老师了。家凤老师虽然在人间只度过了27个春秋(1918——1945)就匆匆离开了我们,但43年后的今天,追忆她生前的教学生涯及音容、轶闻、仍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难忘的第一印象我跟家凤老师上学那年才9岁,正值农村乡间新旧教育交替的时候。这之前,人们见过的教师大都是身着长袍马褂,表情冷漠,颇  相似文献   

17.
忆唐玉儿老师固原县头营中学张政军我小学一年级在家乡村办小学念书。冬季一天早上,北风卷起黄士满天地飞。经常教我们识字的马老师,50多岁了,这天在家给儿子娶媳妇,顶替他上课的是村里的知识青年唐玉儿。至今我记得清楚,她那时笑微微地走进教室,上了讲台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18.
我长大了,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思念过去的老师。在绵绵的思念里,你,罗大公,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时时催我奋进。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我得知你就是我的班主任,还教我喜爱的语文课时,我便高兴地望着你。你瞧瞧我,眼里透露着爱抚和欣慰:“哦,我早就从照片上认识你了,你叫伊文,还会写诗哩。大脑壳,一定聪明!”我不好意思地摸摸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他步入教坛,就受到学生的爱戴。17年前,他永远地离去,人们依然对他深情怀念。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以数十年的粉笔生涯,创造了平凡中的卓越。他,就是邢容钦老师。1951年初秋,在刚刚创建的安徽省无为初级乡村师范,我成为邢容钦老师的学生。1971年至1976年,我在已改为无为一中的母校任教,有幸和老师同在一个语文教研组。  相似文献   

20.
1953-1957年,我有幸在华东师大数学系学习,度过了四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1953年华东师大还处在建校初期,在大一时,我们上课的教室是一排排临时的草房,很多男同学进出教室不是从门中进入的,而是从窗框中跳进跳出的.当时上午有五节课,三节课后,生活班长从食堂领回馒头,每人一个加餐后,再上两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