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接班问题     
我的忘年交关先生是某局局长,即将退休。他来征求我的意见:"上面想让我从局里推荐一个接班人,你说,我的三个副局长,哪个合适呢"我虽不喜欢官场,但官场的游戏还是略知一二。我反问道:"你是想退休以后,让人拿你当人待呢,还是拿你当狗屁"他把眼一瞪:"当然希望当人待了!"我说:"我明确地告诉你,你的三个副局长,一个也不行!""为什么"我说:"如果你选择副局长,第一,你就是给他出了力,让他坐在你的位置上,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熬出来的,不会感谢你;第二,副局长们窥视这个位置已  相似文献   

2.
故事一在新泽西,有一位愚钝无比的小男孩,无论老师如何努力地教他,他仍然无法学会从1数到10。无奈之下,老师与同事商量后,决定请他的父亲来学校一趟,好好沟通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如此差劲时,老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盛怒的父亲立刻把自己的孩子叫了出来,当着老师的面大声呵斥道:"你这么大了,连从1数到10都学不会,将来长大能有什么用?"这个学不会10个数字的孩子眼珠飞快地一转,笑嘻嘻地说:"我可以做一个拳王争霸赛上只需要数到9的裁判。"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布鲁斯·富兰克林。在今天的美国体育界,谁都知道布鲁斯·富兰克林是全美职业拳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裁判![感悟]其实,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美好特质与潜能。而且有时候,不甘心往往是最好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与你无关?     
社会上曾流行一句话:"与你无关。"这是我不喜欢的一句话,是一句粗鲁、冷漠的话。也许有些夸大,但我还是要说,世上所有的人可能都与你有关。我还在念小学时,听到一则难忘的故事:一位富家小姐在车内吃香蕉,发现香蕉腐烂不能吃,使随手扔到车窗外面。某穷人家的孩子经过那里,拾起那香蕉来吃,结果这孩子吃坏了肚子,发烧了。当天晚上。富家小姐父亲的工厂发生火灾,物品全部被烧毁。因为当夜值班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资讯     
2004年,中国来美国的留学生多达5万人,相当于中国20多所著名大学一年毕业学生的总和。而且,这5万人在中国肯定都是"拔尖"的学生。美国一家传媒曾报道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来到了美国,中国移民美国的拥有本科以上文凭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人之多。我们需要那些到国外学习或工作的人学成后回国效劳。如果他们走了,就如同亚洲把强大的武器送给了敌人。不用说,这样就无法在新经济战中取胜了。  相似文献   

6.
正省报记者建新兄因开设"千湖新记"专栏,和他的同事一行来枝江采访,约我一同前往,实地调研枝江的湖泊情况。我因手头工作丢不开,无缘与他们同行。作为枝江人,我为家乡迎来省报记者而感到高兴。建新兄告诉我,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开始了新一轮的"千湖"梳理与保护工作,这是一种注重生态发展的复兴现象,令人欣喜。我对建新兄说:"你们来枝江,是来对了,宜昌境内的湖泊.就数枝江最多。在公布的湖  相似文献   

7.
徜徉在这个国家里,时而让你陶醉,时而让你震撼。尽管有两个词被人用得很俗了,那就是皇冠和明珠,没多少人见过它们,却经常被人拿来形容旅游目的地,可是在这里,我还是想用它来形容突尼斯。我愿意将它比喻成非洲大陆皇冠上的-颗明珠,因为没有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它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杂志社招聘员工,编辑、美术设计、市场、客服,什么人都要几个。大概有200人报名,约面试的也有几十个。其中不乏资深的媒体人,还有些刊物的主编级人物。让我深感意外的有两点,一是不少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聘的职位,居然是编辑部主任或者是资深财经记者。看着他们简历中"我2006年7月毕业"的字样,我简直哭笑不得。是他们狂妄?是他们不懂事?总之,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约面试的。  相似文献   

9.
王信建 《生态文化》2009,(2):27-28,38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人生一大步 一九六八年我初中毕业了,毕业去向总的来说,还是“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我能去哪儿呢,就像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漂浮不定。当然,最好的去向是留在上海的工矿企业,不过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所有的毕业生都想走这条路,自然这独木桥能走的人就有限了,虽然每个人肯定都有一百个理由。十二月的那一天是返校日,风和日丽,我照例去了学校,看看有什么情况。果然学校的广播通知,要求大家晚上注意收听毛主席的最新指示。  相似文献   

10.
承诺太遥远     
如果我答应借钱给一个人,我不期待他归还。那是已出之物,他主动归还就归还,否则我有什么能力追讨。这方面,我不会太天真。同样,承诺也不可追讨。当一个人对你说:"我不爱你!"你为什么还要流泪问他:"你说过永远爱我的!你说过的!"两个人之间的承诺,若一方无法信守,那是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1.
溟北 《文化交流》2003,(5):19-21
一个盛夏黄昏,上海喧闹的西藏南路旁边的一所老房子。沿着昏暗陡峭的楼梯拾级而上,笔者走进了“笔名大王”陈玉堂的家。老人已年近八十,虽然事先已看到过照片,但他的清癯还是令我有些吃惊。“是老乡啊,快请坐”,老人的热情使我很快摆脱了拘束感。 “我住在这里50年了,这个房子差不多也有100年了,据说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后代的。这间临街房子,汽车喇叭声不断传来,不过外边再闹,我耳朵听不见。”老人说,“听见也无所谓,还是照写我的书。”这口气颇有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前,中国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动乱。不开学,课没法上,书也没得看了。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想像不出,这有多么单调乏味。忽一日,同学小平告诉我,我们学校里的图书室好像被什么人抄了,图书乱七八糟堆了一地。我一听心想,与其让人家乱踩乱踏,不如找几本来自己瞧瞧。天刚亮,我和"同谋"小平就跑到远在德胜门外的学校侦察了一回。图书室里乱归乱,但还是有"铁将军"把守。看了半天,无计可施,我们垂头丧气又回来了。下午,我又来了精神。心生一计:门进不去,走窗户吧!于是我们又返身回到学校。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现场     
异乡人看见一辆卡车从东面开过来,一边向卡车招手,一边向山下奔去。异乡人刚奔上61号公路,忽然听到一声巨大的刹车声,异乡人转身一看,发现那辆卡车把一个人撞倒在路中央,被撞的人刚坐起来又倒了下去,卡车司机跳下驾驶室,跟被撞的人说了几句什么,便向东奔去。异乡人奔过去,见被撞的人浑身是血。异乡人说:"司机呢?"被撞的人说:"报警去了。"乡人惊讶道:"报警?他不赶快送你去医院,去报警干什么?"被撞的人说:"保护现场。"异乡人说:"保护现场?"被撞的人用手抹去嘴角上的血说:"他现在不能送我去医院,送我去医院现场就会被破坏。他必须确保现场不会被破坏,才能送我去医院。"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时,我开始四处应聘寻找工作。有一次,我来到了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应聘。到了网络公司之后,我才知道,他们招聘的不是网络管理员,而是专业的程序员。而我大学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虽然多少能编写一些程序语言,但是与他们的要求还有些偏差。但是想到既然来了,也就不妨硬着头皮试试。来应聘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学习专业编程出身的,排在他们的队伍里,我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直到轮到我面试的时候,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才走进门去。负责招聘的是这个公司的人事经理,一个看上去很俊朗睿智的人。他认真地浏览了一番我的简历,就开始很亲切地问我,我一一作答。当然,到最后的时刻,他终于问我:"你会不会用JAVA语言编程?"我咬咬牙,坚定地说:"我会!"他笑了笑,说:"那好,请你20天后到这里来参加笔试。"我高兴地点头出去了。走出网络公司,我的心情一  相似文献   

15.
老鹰和鸭子都会飞,但是老鹰在高空盘旋,鸭子只能紧依在水面生活。鸭子早上醒来时"嘎嘎"叫,喂食前"嘎嘎"叫,别的鸭偷它的饲料时它也"嘎嘎"叫,要是有一件事没做到,它还是在那里"嘎嘎"叫。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住店的故事来了解人类中"鸭子"和"老鹰"的分化。住酒店时,你有没有错过规定时间迟了15分钟用早餐的经验?如果你这时遇到一只"鸭子",他一定会说:"很抱歉,您来晚了。您没有看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物质社会,人们经常听到见到的是天才、成功者和幸运儿的故事。可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假如你不是天才,你就不活了吗?活,当然还是要活的。而且还都想活得更好一些。可是,当今信息世界是透明的、扁平的,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大同小异,如果你不是天才将怎样胜出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敬业。敬业精神,被视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尽管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天才,通过敬业却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7.
安宁 《文化博览》2006,(2):16-17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决地便拒绝掉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2006,超女又来了。而且超男也来了。有人评价说:这一年,是狼和狈一起来了。2005年,再没有哪一个明星能够像超级女声那样吸引媒体的长枪短炮,口舌笔墨,牵动上亿的人为之激动。这是一次无知孩子们的狂欢,是一次民众的狂欢,是一次媒体的狂欢,也是商业炒作者的一次狂欢。有媒体们给2005年给了一个新的名词:超女年。这也成了一种流行。但这种流行代表了什么?流行愈演愈烈的背后留给人们什么?其实,小孩子的游戏,收场的  相似文献   

19.
吴锦卉 《文化博览》2005,(10):20-21
又喝了一晚上的酒. 上班一年半了,酒量真的见长.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就两杯啤酒的量.现在,喝好了,白酒也整半斤.有点颓废.以前的同学偶然看见我喝酒,特别惊讶.他说:这样喝,似乎有点儿不像女孩子.我默然. 其实,很豪放地喝酒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我周围的男士明知道酒喝多了难受,还要去喝,而且喝得那么畅快.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的"美食哲学家"布里亚·萨瓦兰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这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货真价实"的话,那么对一个民族而言,则更是恰如其分。嗜好美食且在餐桌前留连忘返,是高卢后裔和龙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